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當佛教遇見生物學

當佛教遇見生物學

 


推薦

長久以來,小乘佛教一直勸勉修行人修習約束自我和關心他人;大乘佛教則要求修行人去救度所有的眾生離苦。自始至終,其基本的核心理念都是慈悲,它並不同於一味的同情,或者蒼白無力地聲稱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加措活佛


作者介紹:


大衛?巴拉什(David P. Barash)是一位進化生物學家,也是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著有34本著作及200餘篇經同行評審的研究論文。

科學和宗教之間的聯繫(或者分歧)——自兩者誕生伊始,就成了人們討論的焦點。一些科學家認同已故的史蒂芬?傑伊?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提出的「NOMA」(互不重迭之學科)觀點,認為科學和宗教兩個領域涇渭分明,前者討論事物是什麼,而後者只關心它們本應是什麼。其他人(包括我本人)則反對NOMA概念,認為宗教也提出了很多關於真實世界的論斷,它們常常與科學所認為的事實相矛盾。

然而,這裡卻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特例——佛教。也許是因為佛教中的哲學成分並不亞於宗教成分。科學與佛教相遇,並不同尋常地和睦相處著。NOMA論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POMA」(有效交互之學科)。

舉個例子,想想佛教和生態學驚人的相合之處吧。那些研究生態學的人也許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同時也接受了一種古老的靈性傳統。而許多佛教的擁護者——也許是被它時尚別緻的好萊塢式魅力所折服,也同時認可了一種較之對某位上師的盲目崇拜而更為務實的世界觀。

「如果你是位詩人,」當代禪宗大師一行禪師這樣寫道,「那麼你會看到這張紙中有一片雲。如果沒有雲,就不會有雨;沒有雨,樹木就不會生長;沒有樹木,我們也就不會造出這張紙。」生態學概念中的「食物網」與佛學的一個基本觀點驚人相似:萬事萬物都在互相依存並互相關聯(梵文pratitya-samutpada,巴利文paticca-samuppada)。

長久以來,小乘佛教一直勸勉修行人修習約束自我和關心他人;大乘佛教則要求修行人去救度所有的眾生離苦。自始至終,其基本的核心理念都是慈悲,它並不同於一味的同情,或者蒼白無力地聲稱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這種慈悲的基礎——「無我」的概念,是佛教教言中令西方人感到最難掌握的部分之一。在佛教徒看來,並沒有一個內在化的、有恆常自性的獨立個體存在,因為每個眾生都產生於與他眾的聯結中,我們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每個人都完全是由原子、分子這些我們和萬物共有、且沒有自性的東西組成。佛教徒和生物學家都認為,所有的眾生都是由同一個宇宙垃圾堆里揀來的零備件組裝而成,「我們的」零件只是臨時借用,最終都要被回收。「生物體皮膚的作用,並不是使它與環境相區分,而是使之與環境相聯接」,佛教徒的這一觀點也同樣可能出自於一個生理生態學家之口——如果2000年前就有這一職業的話。

19世紀末期的英國詩人弗朗西斯?湯普森(Francis Thompson)這樣說過:「萬事萬物……/ 不論遠近/ 隱約神秘/ 彼此相連/ 一花既拈/ 萬星耀閃。」[1]前生態學家[2]約翰?繆爾(John Muir)也曾對此基本原則有所談及:「每當我們試圖要把什麼東西單單挑出來時,卻發現它和宇宙中的其他一切都連在一塊兒。」正如詩人和佛教徒一樣,這對生物學家來說,也是一個基本規則。




有緣請加我個人微信



長按上圖二維碼即可添加


公益網店


長按識別



所有盈利用於藏地

失學兒童的教育


網店地址:jiacuohf.taobao.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到達我們的微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加措上師語錄 的精彩文章:

慈悲冥想的生物學機制與臨床應用研究
為什麼佛教徒比常人更快樂?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TAG:加措上師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