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順口——關東州風雲
【原創】小娃 軍旅警營
關注軍旅警營公眾號,
閱讀更多軍旅美文
旅順口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
是遼寧大連的一個市轄區
東臨黃海、西瀕渤海
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北依大連
旅順口總面積506.8平方公里
海岸線長169.7公里
旅順口是國家級的
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
境內有舉世聞名的天然不凍港
旅順港
為京津海上門戶和東北的天然屏障
新開闢的旅順新港
是溝通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的
"黃金水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童年時家裡這本厚厚的蘇聯小說讓我知道了旅順。
這本曾經獲得「斯大林文學獎」的歷史大書現在很難買到。解放初期,我黨的既定國策是「一邊倒」,這本老大哥寫的小說很快被翻譯成中文。1950年1月周恩來前往蘇聯和斯大林談判中蘇友好條約,途中他翻看了此書,發現作者站在沙皇反動統治階級的立場上,竭力美化和宣揚沙俄的侵華戰爭。「竭盡醜化中國人之能事,裡面的中國人不是特務奸商就是妓女騙子,實在令人氣憤」,他對秘書說這是一本壞書。
多少了解一點日俄戰爭帶給中國的恥辱,你就能體會周恩來對蘇聯小說《旅順口》的態度。
旅順舊稱「獅子口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馬雲、葉旺二將率軍從山東蓬萊乘船跨海在此登陸收復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遂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一直沿用至今。清光緒年間李鴻章在此苦心經營,建成北洋水師艦隊的主要基地。
旅順口建港4年即遭劫難,甲午年淪陷於日軍之手。《馬關條約》簽署六日後,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勸告"為借口,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清政府。沙俄以「還遼功臣」自居,與清政府簽訂了25年的《旅大租地條約》,派海軍進駐旅順口港,將其作為在中國北部、朝鮮和日本海的前沿陣地,並更名為亞瑟港。1904年2月,日軍偷襲旅順口,日俄戰爭爆發。經過極其慘烈的戰役,日軍奪取旅順口軍港,旅順由沙俄轉租給日本。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雅爾塔協定,旅順港由蘇聯佔用。直到1954年,蘇軍全部撤退,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接管旅大地區陸海空三軍防務,旅順才真正重回中國人民手中。
"老虎尾"是旅順口港的天然屏障,沙嘴位於軍港西南口處,一端與陸地相連,尾部深入海中,呈狹長的反"S"形彎曲堤壩狀地貌,因此被形象地叫做老虎尾。老虎尾沙嘴的形成是海浪長期侵蝕、搬運和堆積的結果。
老鐵山角位於遼東半島的尖端,延伸黃海和渤海之中,形成黃海和渤海的自然分界。東部黃海部分水是深蘭色,而西部渤海水卻顯得渾濁,略呈微黃色。
一百多年來,旅順的自然山水見證了中日甲午海戰、日俄戰爭等諸多歷史事件。
1898年沙俄強租旅順、大連,並在旅順、大連成立「關東州」,將旅順、大連市區、金州區、普蘭店市和瓦房店的一部分即今天大連市的大部分地區強行劃入「關東州」內,實行軍政合一的殖民統治。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侵略勢力以租借名義進入大連地區,代替沙俄對這一地區實行殖民統治,繼續沿用了「關東州」的叫法,實際上是把大連當成日本領土的一部分,直至1945年戰敗投降。
註:「關東」意為位於山海關以東,與日本關東地方無關。「州」 為沙俄的省級建制。
旅順是俄國在遠東攫取的唯一的不凍港,是太平洋分艦隊的主要基地。整個日俄戰爭期間,始終貫穿著雙方對這一戰略要地的爭奪,實質上是爭奪對戰爭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制海權。
沙俄在旅順口城區周圍10公里,建起一片鎖鏈式軍事工事,大大小小90個炮台、堡壘,被統稱為旅順要塞。殘垣斷壁凝固了百年歷史,戰爭給中國造成巨大災難。
電岩炮台位於旅順口黃金山南麓,北依黃金山,南臨黃海,西面旅順軍港,是清末時期清朝政府在旅順建設的海上防線13處炮台當中的一座,也是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炮台。
炮台位置優越,前為懸崖和大海,後有山溝與黃金山相隔。用當時的炮鏡從海上觀察會產生錯覺,誤認為它與黃金山同在一個點上,因此有很大的隱蔽性。從海上炮擊稍近炮彈會落到懸崖下,稍遠又落到後面的山溝里,很難命中這個寬度僅有50米的岸炮陣地,所以當時的軍事家稱這座炮台為"百發不中"。
俄軍佔領旅順口之後,把這裡稱為"15號"炮台,設炮兵一個連(稱連長為司令),在炮台上布置1895式254毫米口徑海岸炮5門,57毫米火炮一門,探照燈兩座。由於這兩座探照燈口徑大、射程遠,可以在夜間輻射一公里範圍之內的一切目標,探照燈採用動力源為電力,又架設在海邊岩石上,因此稱炮台為"電岩炮台"。
炮台與炮台之間建有寬1.85米,高2.1米的地下長廊,便於人員互相支援,為節省炮兵體力,俄軍還修建了6間地下彈藥庫,並在陣地上建立了測距指揮所。在日俄戰爭中,這些火炮在封鎖海面,保衛旅順口軍港戰鬥中給日軍以毀滅性打擊。
東雞冠山位於旅順口城區東北部。1904年,這裡是日俄戰爭旅順陸戰東部防線的重要戰場,留有東雞冠山北堡壘、二龍山堡壘、望台炮台等遺迹。建有全國唯一的日俄戰爭陳列館。
1900年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沙俄趁機出兵,侵佔了整個東北。事態平息後仍不撤軍,妄圖永遠霸佔東北。準備已久的日本為從沙俄口中奪下東北這塊肥肉,利用國際輿論對沙俄的不滿,在英國等列強的支持下,於1904年2月8日偷襲駐旅順的俄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
東雞冠山北堡壘是日俄戰爭中旅順要塞爭奪戰的重要戰場之一,日軍為攻此堡壘,傷亡900多人。
東雞冠山北堡壘紀念碑,用大型方塊狀的青色花崗岩砌築,象一個驕橫的日本武士立在那裡。碑身上刻有指揮東雞冠山戰役的日軍中將鮫島重雄書寫的碑名與記敘戰況經過的碑文,類似這樣的尖頂紀念碑,至今分布在各個當年日俄雙方進行激烈爭奪戰高地的遺址上。現仍有近20餘座。這些石碑的始作俑者是「滿洲戰跡保存會」,它是1913年11月關東都督福島安正男爵、旅順鎮守府司令官阪本一、滿鐵總裁中村等人發起成立的,主要任務是保存日俄戰爭的遺迹,目的在於對外炫耀「天皇神威」,對內欺騙和愚弄日本國民。
東雞冠山北堡壘側防暗堡和機槍陣地。堡壘1900年1月由沙俄始建,是當時俄軍陸上防線的主要工事。採用由俄國聖彼得堡航運而來的混凝土和鵝卵石灌制而成,北堡壘外部還覆蓋有2米厚的沙袋和泥土,能抗擊230毫米以下口徑炮彈的轟擊。1904年6月,俄軍在堡壘竣工後為防「泄密」,殘忍地將一千多名參與施工的華工騙上「波羅」號艦船,行至旅順口外將船炸沉。
在這處戰爭堡壘遺址里,有一處天然形成「美女頭像」,抑鬱的神情、大波浪的頭髮、深凹的眼睛、尖尖的鼻子、圓潤的下巴,看起來像是個歐洲美女頭像的側影。自從被人發現後,「瑪格利特頭像」就成了東雞冠山的景中景。
東雞冠山北堡壘主要由堡壘大門、軍官室、兵舍、彈藥庫、電話室、側防暗堡、外沿坑道、護壘壕、梯形井、暗道、炮陣地、機槍陣地、伙房兼包紮所、暗堡、堡壘後院、木弔橋、散兵壕等設施構成,西北至西南部、南部為後勤生活設施、東北至東南部為軍事作戰防禦設施。
當年沙俄駐守兵力300餘人,配備有火炮30餘門,馬克沁重機槍四挺。該堡壘的射擊孔大都與進攻方向正好相反,這是堡壘設計者精心安排構築的。其目的是給進攻的敵方造成一種錯覺、衝進又寬又深的護壘壕,發現烏黑的槍口對準他們胸膛時已經來不及抵抗,對應中國的誘敵深入+關門打狗。
1904年8月至12月之間,日軍對旅順要塞防線展開上百次進攻,收效甚微。 12月14日,日軍點燃油氈,大量的窒息性毒氣在堡壘坑道蔓延,迫使俄軍後退,日軍乘機佔領了俄軍放棄的坑道。次日,俄軍旅順要塞陸防司令康特拉琴柯視察堡壘時,被日軍炮火炸死。
12月18日,北堡壘發出最後一個電報:「堡壘危在旦夕,日兵隨時可能實施爆破,開始總攻,我們僅有77人。 」電報發出不久,日軍在北堡壘投放2.3噸炸藥,一聲巨響,堡壘被炸出巨大的「V」形缺口,日軍衝進堡壘,最終攻陷這個陣地。
戰爭結束後,日本當局為康特拉琴科在北堡壘的廢墟上豎起了一座不起眼的小型方尖碑,碑身上用日文雕刻著「露國少將康特拉琴柯戰死之所」,炫耀日軍的神威與「武功」。
望台山位於旅順市區東北方,海拔181米。在不過500平方米的大山尖上,兩門大炮赫然而立。從炮台眺望,遠處一馬平川,近處山景如畫。這就是望台炮台,清代稱之為將軍台,當地人稱之為「兩桿炮」。
日俄戰爭中,沙俄強迫2000多中國民工花費半個多月的時間,把兩門從軍艦上卸下來的大鐵炮拉上山頂,臨時搶修成這座工事。並把這裡改名為"大鷹巢"炮台。1905年1月1日炮台失守,旅順落入日軍手中。從此,侵入中國東北的俄軍一潰千里,「兩桿炮」成為日俄戰爭轉折點。
二0三高地在旅順國家森林公園中,高地上整個旅順盡收眼底,黃海、渤海、鳥島、蛇島全在大炮射程之內,所以二0三高地在日俄戰爭中是雙方必爭之地。為爭奪此高地,俄軍傷亡5000餘人,日軍傷亡超萬,日軍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次子乃木保典少尉也死於此役(其長子乃木勝典已在金州南山戰鬥中陣亡)。
戰後,乃木希典為紀念其死亡將士,以炮彈殘片熔鑄了這座高10·3米的彈形塔,並親書「爾靈山」三字,其中既含二0三米海拔高度的諧音,也是安慰死者「你們的靈位在此山。」
高地有複製的兩門日式150毫米加農炮,在西頭山頂也擺放著一門日式280毫米榴彈炮,炮口對著東南方向的旅順軍港。當年日軍在此架了60門大炮,就是想把俄軍艦全部擊沉。上世紀五十年代,這些炮都成了大鍊鋼鐵的原料,幸有周總理下令,保留下彈形塔,作為日軍侵華的罪證。
旅順會戰是日俄戰爭中的一場陸上戰役。日本陸軍為奪取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母港,對其包圍,最終攻佔了中國遼東半島旅順口。戰役共持續5個月,是日俄戰爭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亦是世界上首次大規模現代化要塞圍攻戰,被認為是10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塹壕戰的一次預演。
旅順博物館、日俄戰爭陳列館等展館陳列的日俄戰爭遺物:老虎尾燈塔,俄軍水雷,日軍炸死沙俄陸防司令的榴彈炮彈,被擊沉的日俄艦船的鐵錨。
白玉山位於旅順城區中心,海拔130米。白玉山塔矗立於山巔,在城區很多位置都可以看見這座刺破青天的日軍招魂塔。原塔北建有納骨祠和凈手池。
日俄戰爭結束後,在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和陸軍第三軍軍長乃木希典的倡議下,殖民當局在白 玉山頂修建"表忠塔",以表彰在日俄戰爭中為天皇效忠的官兵。工程歷時兩年零五個月,1909年建成,耗資25萬日元,建塔工人多達20000名。該塔高66.8米,塔內有螺旋形階梯273級,塔尖為彈頭形狀(也有說是蠟燭形狀,表示長明不熄之意),做工精細、雄偉壯觀。1945年,塔身"表忠塔"三個字被蘇軍剷除,後正式定名為白玉山塔。
1953年,赫魯曉夫訪問旅順時,曾經要求將白玉山塔拆除,用其"原湯原料",在對面的黃金山上建一座比白玉山塔更高的塔,以紀念在日俄戰爭中陣亡的俄軍將領馬卡洛夫、康特拉琴科等,被周總理斷然拒絕。周總理說:"中國的領土,決不能再給任何外國侵略者豎牌立傳",赫魯曉夫的大國沙文主義陰謀未能得逞。
旅順白玉山風景區原名"西官山",光緒六年(1880年),李鴻章陪同光緒皇帝的父親醇親王視察旅順口時說,旅順有黃金山,也應有白玉山。從此得名"白玉山" (也有傳說是因早年山石潔白似玉而得名) 。山頂有白玉山塔和高達110米的電視塔及海軍兵器館。白玉山有南北兩條公路盤山而繞,在山的東坡,有一條496級的水泥台階直達山頂,沿途有涼亭供遊人休息,南麓有空中索道直達山頂,登上白玉山頂,旅順口軍港及市區風光盡收眼底。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取代了沙俄在遼東半島統治地位。次年8月,日俄兩國為處理戰後事宜成立了「將卒遺骸委員會」,由戰勝國日本以同一戰場或相近戰場,將日俄戰爭期間在旅順戰役中戰死的俄國軍人14873具遺骸遷葬於沙俄公墓。公墓佔地兩萬多平方米,具有明顯的古羅馬風格。鵝卵石鋪就的甬道,兩側松柏成蔭花草遍地,風格迥異大小不一的墓碑林立。墓園中的小教堂也是當年俄國守墓人的棲身之所。
1908年6月10日,遺骸遷葬工作全部完成。東雞冠山北堡壘和盤龍山西堡壘322具俄軍遺骸合葬一穴,203高地和椅子山西麓6550具俄軍遺骸合葬一穴,每座墓穴前豎有日本當局修建的「露兵之墓」石碑。日本原稱俄國為露西亞,因此稱俄軍為露兵。(碑座標註著戰役地點和遺骸數字)
1945年8月9日零時10分,蘇聯150多萬軍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4000多公里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客觀上蘇軍的這次行動,是盡國際主義義務,幫助中國人民解放東北。
但也有當時不能明說的動機和企圖,一是對過去日俄戰爭失敗的報復,因此蘇聯在出兵東北後,將近60萬日軍俘虜盡數運到西伯利亞做苦工,其中十分之一死在西伯利亞。二是為了攫取蘇聯在華尤其是在東北的利益,比如謀求長期控制旅順港周圍的海軍基地等。三是垂涎於東北豐富的物產,必竟當時的偽滿洲國是亞洲乃至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旅順蘇軍烈士墓(陵園)位於水師營鎮三里橋西,1945年蘇軍進駐旅順後,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礎上擴建而成,佔地4.8萬平方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外籍公墓。
陵園前廣場矗立著高39.9米的蘇軍紀念塔,該塔是1955年蘇軍撤離旅順前修建的,1999年由大連人民廣場整體遷移至此。碑文用中俄兩國文字寫著"為蘇中兩國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光榮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陵園正門採用水磨花崗岩石砌築,造型簡潔肅穆。左右門垛上雕花環、五星、武器和蘇聯軍旗等精緻圖案,酷似法國的凱旋門,又猶如一座巨大的紀念碑,意味著勝利與和平,傾注著對死者的哀思。
陵園中央是1955年蘇軍撒離旅順前修建的紅軍烈士紀念碑,它在藍天白雲之下顯得格外雄偉莊嚴。塔前兩側各有一名銅鑄的蘇聯戰士,行著蘇聯軍隊最高禮節。
1323座墓座,安葬著2030人,其中1408名軍人,622名家屬。墓碑有塔式、柱式、立式、卧式、鍋爐式等,風格特色鮮明多樣,均刻著死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大部分曾鑲嵌著死者的遺照或製作精緻的瓷像,留下生前的音容笑貌。這個墓地的墓飾很別緻,墓碑頂端分別鑲有鐵錨,坦克和飛機圖案,想來是死者軍兵種標誌。
陵園造型各異的墓碑中,有一個202座墓碑組成的巨大方陣,墓碑的主人都是蘇軍飛行員,犧牲時間在1950年至1953年之間。朝鮮戰爭中,蘇聯空軍曾和美國空軍直接交戰,這支蘇聯空軍當時約有3個飛行師,全部駐在中國東北境內,使用當時東北軍區的番號,佩戴中國軍隊徽章、符號,但行動直接聽命於莫斯科。蘇聯不公開出兵朝鮮,是為避免引發一場新的世界大戰——第三次世界大戰。
旅順蘇軍紀念館布展面積525平方米,共有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曙光、蘇聯紅軍出兵東北、友好合作的歷史記憶、蘇聯紅軍撤離旅大、永恆的懷念5個展廳,通過近200幅珍貴圖片和100多件歷史文物,生動再現了蘇聯紅軍與中國人民結下的深厚友誼。
說到底,旅順解放還是中國人民堅持革命鬥爭的結果。為此,成千上萬的先烈獻出了寶貴生命。"八一"烈士陵園與蘇軍陵園相鄰,始建於1955年,共安葬在抗美援朝戰爭以及在保衛和建設祖國等各個時期犧牲、病故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戰士355名。
旅順解放塔位於白玉山東側的文化廣場(今友誼公園),1949年2月,為紀念蘇軍解放旅順所修建。正方形的塔基前用中蘇兩國文字刻著"感謝從日本帝國主義奴役下解放旅順的蘇軍"。塔基上部,雕刻著蘇聯國旗和旅大地區地形圖,標明旅順口。塔身頂端是一個石刻的五星。解放塔藝術構思獨特,是罕見的地圖塔。她雖然資格不老,但屬於建國前老幹部。
1945年8月22日,蘇軍進駐旅大,標誌著旅大人民近半個世紀被帝國主義者侵略、奴役的歷史宣告結束。為了紀念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紀念中蘇兩國人民的友誼,大連市先後修建了旅順解放塔、金州蘇軍烈士塔、大連蘇軍烈士紀念塔、旅順蘇軍烈士紀念塔、勝利紀念塔、旅順中蘇友誼塔六座紀念塔。
勝利塔位於友誼路、斯大林路、八一街交會處。
蘇軍撤離旅順之前,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10周年而建,1955年9月3日落成。塔高45米,寓意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塔尖為一顆紅五角星,周圍有鍍金的穗飾。塔基外廊的3塊鑄銅牌匾刻有頌揚前蘇聯紅軍功績和俄中友好的兩國文字銘文。勝利塔的建築風格和雕琢藝術蘊含著濃郁的俄羅斯風格。
沿塔內螺旋樓梯拾級而上,可進入二層和頂層觀瞻平台,俯瞰軍港,遙望白玉山。
中蘇友誼塔1957年2月落成,坐落在旅順博物館正門前廣場上。塔高22米,塔尖是雪花石雕成的蓮花瓣,上有中蘇友誼徽。塔上層有朵朵白雲和展翅翱翔的和平鴿,象徵著中蘇兩國人民之間的團結友誼。十二角形塔身下部,雕有高達1.2米的20個神態各異的中蘇兩國人民群像。
塔座四面有浮雕:正面刻北京天安門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西面刻中蘇友誼農場的康拜因收割機在收割;東面刻鞍鋼高爐;北面刻旅順港口和港畔的勝利塔風光。該塔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卡洛夫燈塔。
馬卡洛夫,沙俄著名軍事理論家,科學家,海軍將領,日俄戰爭期間任沙俄太平洋分艦隊司令。1904年4月13日,他親率艦船試圖打破日軍對旅順口的海上封鎖,作戰中觸雷身亡。1954年赫魯曉夫訪問旅順時曾提議在電岩炮台為其立碑,被周恩來總理斷然拒絕。出於中蘇友好,總理建議在其觸雷海域建一座燈塔,這樣即可指示航行又有紀念意義。兩年後,燈塔建成。
旅順潛艇博物館座落在旅順軍港風景秀麗的黃金山海岸,它是亞洲最大的潛艇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以展示潛艇文化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由原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題寫館名。
033型潛艇是我國自行研製,由武漢造船廠建造的第一代國產"033"型常規潛艇。該艇於1982年下水,編入海軍旅順潛艇部隊序列,在旅順口服役20多年。多次執行戰備巡邏、重大演習和遠航偵察等戰備任務,為保衛海防、捍衛主權立下了赫赫戰功。該艇於2006年光榮退役,被命名為"旅順口"號,作為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的基地,供大家參觀遊覽。
33型潛艇最大長度76米,艇寬6.7米,最大高度15米,水上排水量1300噸,水下排水量1700噸,最大下潛深度300米,水上航速15節,水下最大航速13節,最大續航力14000海里,最大自給力60晝夜,艇員編製60-70人。
第一艙室也叫艇首魚雷發射艙。潛艇上共裝有8具魚雷發射管,艇首6個,艇尾2個,通常可攜帶魚雷14枚,其中艇首12枚,艇尾2枚,同時還可攜帶水雷和深水炸彈。
第五艙室為柴油機艙。裝有兩部"6390"型2000馬力柴油機。潛艇的動力裝置主要是由柴油機、主電機、經濟電機和蓄電池組成。工作原理是用柴油機帶動主電機發電給蓄電池充電和向電氣設備供電。潛艇在水上主要靠柴油機航行,在水下主要靠靜電機推動螺旋槳航行。
第二艙室下部是蓄電池室,上部為潛艇的會議室和指揮員休息室。分別設有艇長室、政委室、機電長室和無線電室。會議室的長條桌,在緊急時就作為艇上的手術急救室。
第三艙室是潛艇作戰指揮的中心。
第四艙室主要是廚房和士官住艙。潛艇空間狹窄,機器、儀器佔據了半壁江山。艇員按三更制輪流值更和休息,但仍有許多官兵睡在地板和通道上,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特別是在炎炎夏季,艙內溫度高達50多度,狹窄的士官住艙,還要分上、中、下三層。
博物館建有國內首個潛艇巡航模擬館,其採用的全套高科技電子系統,是大連海事大學發明研製的最新航海模擬科研成果,該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巡航模擬館可體驗到乘坐真實潛艇的種種感受:一艘我國自主研製的33型潛艇,載著您從新中國潛艇部隊的誕生地旅順軍港啟航,在浩瀚的大海中歷經各種艱險,驚濤駭浪將攜著朝陽和晚霞伴您同行,潛航時更有暗礁和巨鯨給您添趣,航行中還會與釣魚島擦肩而過。
日俄戰爭距今已114年,關東洲百年風雲表明,這場戰爭是帝國主義之間的不義之戰,是交戰雙方站在對立的立場同時侵略中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爭奪利權的戰爭,是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粗暴踐踏。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居然接受日本要求,嚴守中立,坐視日俄兩國在中國境內屠戮廝殺。
戰爭使百姓遭受了巨大損失和人身傷亡。旅順的工廠民房被炸毀,寺廟也未能倖免,幾十萬人流離失所或冤死在炮火之下。日、俄兩國侵略者都強拉中國老百姓為他們運送彈藥,服勞役,還有成批的中國平民被日俄雙方當作「間諜」,慘遭殺害。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照片拍於2018年國慶節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