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放軍歷史上以人名命名的三所軍校

解放軍歷史上以人名命名的三所軍校

在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所以人名命名的軍校,它們是工農紅軍郝西史大學校、工農紅軍彭楊步兵學校、工農紅軍公略步兵學校。

工農紅軍郝西史大學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後,一支由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的、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新型人民軍隊誕生了。

在紅軍日益壯大的前提下,組建一所由中共獨立領導的軍校的任務被提到議事日程,一些紅軍部隊相繼成立了隨營學校,以解決對部隊基層指揮員培養的需求。

1931年10月,紅一方面軍將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的隨營學校合併組建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這是紅軍歷史上最早又較大的一所軍校。軍校由蕭勁光、何長工、鄧萍等負責組建,先後擔任校長的有蕭勁光(未到職)、葉劍英、劉伯承、何長工、周昆等,校址在江西瑞金。這所軍校開設有步兵科、政治科和特科(包括機槍、炮兵、工兵等特種連隊)。隨著戰爭的需要和學校規模的發展,又開辦了政治營和軍事營等訓練班。1932年5月準備開辦第三期時,校名改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簡稱紅軍學校或紅校)。

1933年。根據反「圍剿」鬥爭的需要,蘇區開展了大規模的「擴紅」(即「擴大紅軍」)運動,紅軍又組建了一些新的軍團和一些新的兵種,而此時紅軍部隊中的指揮員、特種人才和訓練人員卻非常缺乏。因此,為了加緊培養紅軍的各級幹部和專門人才,這年10月,中革軍委決定把紅軍學校擴大為五所軍校,其中的一所是紅軍大學校(簡稱紅大)。不久,為了紀念在廣州起義時犧牲的蘇聯駐廣州領事館副領事郝西史,紅大改名為工農紅軍郝西史大學校。

1927年12月發動的廣州起義是中共繼南昌起義、湘贛邊秋收起義之後對國民黨的又一次英勇反擊,也是中共以蘇聯革命為模式在城市建立蘇維埃政權的一次嘗試,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因此也遭到了國民黨軍隊的血腥鎮壓。國民黨軍張發奎部三個多師和駐守廣州珠江南岸的李福林的第五軍一部,在英、美、日、法等國的軍艦和陸戰隊的支援下。從東、西、南三面向起義軍反撲。起義軍和工農群眾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戰鬥,但終因實力懸殊,起義失敗。慘遭殺害者高達5000餘人,其中就有郝西史。郝西史是蘇共黨員,也是一位蘇聯紅軍將軍。當時,張發奎的部隊包圍了蘇聯駐廣州領事館,隨即包括郝西史在內的五位蘇聯人被殺害。

郝西史犧牲後,受到了蘇聯的褒獎。為了紀念這位犧牲在中國土地上的蘇聯紅軍將軍,中國工農紅軍也將自己的軍校——紅大,以郝西史的名字來命名,以此作為永久的紀念。工農紅軍郝西史大學校當時主要是培訓和提高紅軍的中級軍事指揮員和政工人員,它也是解放軍歷史上唯一一所以外國人的名字命名的軍校。

工農紅軍彭楊步兵學校

當年紅軍學校擴大為五所,其中一所是紅軍第一步兵學校。它以原紅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六期學員為基礎擴編而成,其辦學的主要任務是培訓和提高紅軍的初、中級指揮員。為了紀念彭湃烈士和楊殷烈士,紅軍第一步兵學校改名為工農紅軍彭楊步兵學校。

彭湃和楊殷都是廣東人,也都是大革命洪流中的中共重要領導幹部。彭湃曾任國共合作時期的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秘書、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主任,還是中共五屆中央委員。大革命失敗後,彭湃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隨後叉在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不久負責領導海陸豐農民武裝起義,建立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廣州起義時,他被任命為廣州蘇維埃政府人民土地委員。起義失敗後,他繼續領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的余部在海陸豐地區堅持鬥爭。1928年7月,中共六大之後,他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和委員,同年被調到上海,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兼江蘇省委軍委書記。

楊殷曾參與領導省港工人大罷工。八七會議後,他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兼省委革命軍事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不久也參與領導了廣州起義,任廣州蘇維埃政府肅反人民委員。張太雷犧牲後,他還被任命為廣州蘇維埃政府代主席。1928年7月,在中共六屆一中全會上,他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和候補常委,並任中共中央軍事部部長。此後,又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常委、中央軍委委員和主任,以及中共江蘇省委軍事部部長等。

1929年8月24日,由於叛徒告密,彭湃、楊殷以及顏昌頤、邢士貞、張際春等在召開中央軍委會議時被租界巡捕房的巡捕和警察局的包探逮捕。在獄中,他們不畏犧牲,保持氣節。最後,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英勇就義。

當時的《紅旗日報》刊載了周恩來撰寫的《彭、楊、顏、邢四同志被敵人捕殺經過》,記述了彭湃、楊殷等的事迹,如:「他們入警備司令部後,已知必死,故他們傳出書信多是遺囑之詞。他們囑咐黨中同志不要因他們被捕而傷痛,要繼續努力謀得革命的發展。……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四同志行刑時,慷慨地向士兵及在獄群眾說了最後的贈言,唱著《國際歌》,呼著口號出了獄門,引得一般士兵及獄犯都痛哭失聲,甚至看守所員工都為之掩面。有一獄犯特殺雞一隻望空致祭,可見其感動之誠!」

為了紀念彭湃和楊殷,紅軍第一步兵學校更名為工農紅軍彭楊步兵學校。該校下設兩個軍事營、一個政治營、一個參謀營,主要是訓練連、排級幹部。

工農紅軍彭楊步兵學校共辦了三期,1934年10月,該校編入幹部團,開始了長征。

工農紅軍公略步兵學校

當年紅軍學校擴大為五所,除上述兩所軍校以及紅軍特科學校(主要負責培訓和提高紅軍的特種部隊。如炮兵、工兵部隊的指揮員和專門人才)、游擊隊幹部學校(主要是培訓和提高游擊隊幹部),還有一所是紅軍第二步兵學校。紅軍第二步兵學校的任務是培訓和提高紅軍初、中級指揮員,後來為了紀念在第三次反「圍剿」中犧牲的黃公略,該校改名為工農紅軍公略步兵學校。

黃公略是毛澤東的湖南老鄉。毛澤東有詞云:「六月天兵征腐惡,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蝶戀花-從汀州到長沙》)這是對黃公略的極大推崇。

黃公略早年在家鄉湘鄉讀書,從小就同情勞苦人民,好打抱不平,立下報國的志向。後來,黃公略與彭德懷一起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並在畢業後投身北伐戰爭。不久,又考入黃埔軍校,在大革命的風暴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又發展了彭德懷、彭紹輝等人黨。黃公略曾擔任所在部隊隨營學校的校長。在他的教誨和影響下,很多學員後來成為紅軍的優秀幹部和領導者。

1928年,黃公略和彭德懷等領導了平江起義,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由此誕生。此後,黃公略率紅五軍一部在湘鄂贛邊開展游擊戰。他依靠地方黨組織、游擊隊和人民群眾,採取化整為零、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等靈活的游擊戰術,不斷取得勝利。黃公略曾任紅五軍副軍長、紅六軍軍長、紅三軍軍長等。他所開闢的贛西南蘇區,為後來建立中央蘇區奠定了一定的基礎。1930年7月,毛澤東率領紅四軍、紅十二軍與紅三軍會合,由此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並相繼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多次「圍剿」。

1931年4月,蔣介石發動了第二次「圍剿」。在白雲山戰鬥中,黃公略率部大勝。為此,毛澤東又寫了一首《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這裡的「飛將軍」,就是對黃公略及其率領的紅三軍的讚譽。9月15日,在一次部隊轉移中,敵機的子彈射中了黃公略。17日,毛澤東親自主持了黃公略的追悼會,當時會場上的輓聯日:「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降;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工農紅軍郝西史大學校、工農紅軍彭楊步兵學校和工農紅軍公略步兵學校等,形成了紅軍高、中、初級幹部的一個完整的訓練層次,也開創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軍校新紀元。後來在長征過程中,這幾所軍校合併組成為幹部團,隨中央縱隊一起行動。其中,原彭楊步兵學校編為第一步兵營、原公略步兵學校編為第二步兵營。抵達陝北後,幹部團又和陝北的紅軍幹部學校合併,又復稱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至1936年6月,擴大為中國工農紅軍大學。隨後,紅二、紅四方面軍也相繼抵達陝北,這些部隊的軍校隨之也合併到了紅大。再至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前夕,紅大又發展成為中國抗日軍政大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最讓蔣介石省心的「辦公室主任」
目光短淺的劉大夏,一把火燒毀了鄭和下西洋的全部資料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