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比勤奮更決定人生的複利思維,你具備嗎?

比勤奮更決定人生的複利思維,你具備嗎?

有一個老話題總是被提及,猶太人只佔世界人口的0.3%,而卻擁有著超過30%的財富。不僅僅是財富,這個民族還獲得了世界上超過20%的諾貝爾獎,還有數不清的音樂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用普通人的角度去看,這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學霸民族,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並且還特別會賺錢,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這其中重要的決定因素在於猶太民族的教育,他們的子孫天然擁有一種思維的複利。什麼是複利思維,以下的推文會讓我們明白。

什麼是複利思維

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

所謂複利思維,其本質就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反過來加強A,不斷循環。正如一張紙的對摺,每一次都是把之前的結果翻倍;正如滾雪球,雪球粘上的雪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大,而越來越大的雪球又能夠粘上越來越多的雪,如此不斷重複,雪球會大到不可想像;正如財富的積累,當你有了盈餘資金,即使不多,只要能產生盈餘,哪怕很低的盈餘(例如回報率5%),不斷重複,利滾利,長時間下來,也會是一筆很大的資金。

經濟學家用一個公式表達複利效應:(1 r)n,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n代表時間。當r為正時,例如你每天堅持看半個小時書,也許一天兩天,你和別人的差別無法顯現出來,但三四十年之後,差異是你想像不到的;再例如你每天堅持跑步半小時,也許一天兩天,你的身體並沒有變得多麼強壯,三四十年之後,和你同齡的人,有的人也許已經不在了,有的人疲弱不堪,但你還是能一餐吃三碗飯,一口氣上六樓不用喘。只要r為正,即你在做正確的事,時間就會為你帶來奇蹟。

財富

複利

在財富積累領域理解複利思維,最好的例子是巴菲特。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曾經是世界首富,即使是現在,依然是全球富豪榜前十位的人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財富,都是他50歲之後獲得的。也就是說,50歲之前,他也許就和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50之後,進入財富爆炸期。

關於財富積累,巴菲特在其2006年《致股東的信》中,舉了一個例子:

從1900年1 月1 日到1999年12 月31日,道瓊斯指數從65.73 點漲到了11497.12 點,足足增長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觀?那它的年複合增長是多少?答案是並不讓人欽佩,才僅僅只是5.3%。

這個增長率意味著,你有一萬塊錢,每年才新增530塊錢。不用巴菲特,每個普通人都能做到這個增長,但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巴菲特,因為只有他能持續數十年地堅持。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如此而已。這裡有個很大的誤解:很多人認為複利的核心在於回報率,但其實複利真正的核心在於時間。即使年5%的回報率,100年後,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但很少有人,能持續做到100年每年5%的回報率。不是能力上能否做到,而是沒有這個耐心。要麼覺得回報率太低,不屑去做;要麼覺得回報率太低,摁不住蠢蠢欲動的瘋狂舉動。

知識複利

複利思維可以用來思考人生,而不僅僅是財富積累。

說說雷海為吧,一個外賣小哥,在今年的中國詩詞大會上擊敗北大碩士,成為年度冠軍。外賣小哥擊敗北大碩士,某種程度上算成功了吧。人們一定會認為,他們背後付出的辛酸,是常人無法想像的。但記者問雷海為:「你每天的作息時間是怎樣的啊?哪有時間看詩詞呢?」

雷海為說:「不管工作和生活多麼忙碌,時間擠一擠還是有的。送外賣其實有很多碎片化的時間,這些時間用來背詩詞是比較合適的。比如在商家等餐的時候、在路上等紅燈的時候。這些時間都可以拿來背詩,下午兩點半到四點半這段時間,我回到住處換過電瓶,吃過午飯,有那麼一個多鐘頭的時間。這個時間相對充足,就可以坐下來好好讀幾首詩詞。」

正是這日積月累的一個小時閱讀,一個外賣小哥擊敗了一名北大碩士。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所謂知識複利,就是:新知識不斷成為下一次思考素材的積累,從而讓知識能夠不斷以「複利」速度快速迭代。

人脈複利

人脈也是一個複利模型。尤其是在社交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職場上有一個說法,叫做「情感銀行」。今天,你損害了一個朋友的利益,就是從「情感銀行」中取了錢;今天,你和朋友合作共贏,即是往「情感銀行」中存了錢。「情感銀行」其實就是你的人脈資源,一個人「情感銀行」中的存儲越多,意味著人脈資源越豐富。

簡單來說,一個天天需要麻煩同事的人,和一個天天能給同事帶來幫助的人,在公司同事群中留下的形象一定是不一樣的。

人際關係大師斯蒂芬·傑姆提出「微笑原則」:每天早上上班,對每一個同事微笑,一年後,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的微笑所傳遞之人,又會把對你的好印象擴散出去,並在行為上反饋給你。人脈複利的最終回報是,你將會在人群中擁有自己的形象,以至於每當有人提起你,立刻會有人附和說:「他可真不錯啊!」

複利思維背後的4點優秀品質

1.堅持

很多事情,都是堅持到後面有了臨界點,才會爆發出效果:胡煒煒做了10年的汽車記者,才創辦了摩拜;papi醬在網上發布了幾千條視頻,才開始火起來。複利思維作為人生的第一策略,要求你具有的第一品質就是:耐心,堅持。

2.不要透支

熬夜加班掙錢,犧牲健康去獲取財富,無論什麼樣的理由,都是不可取的。複利思維作為人生策略的另一個要求是:不要透支,無論健康、人脈、財富、智力,都不要去透支。你需要有大局觀,能沉得住氣,對自己能把控,每天透支一點點,十年後,你就廢了。

3.目標感

猶如吳曉波一般堅定而強烈的目標感,一年一本書,一年買一套房,大家都唱衰房地產的時候,他堅持隨著經濟的發展,靠近市中心城市的土地,會越來越值錢。目標感,決定你能否在一個方向持續走下去,做任何決策時都務必要知道,變更方向是有成本的。目標感愈強烈,複利思維對你人生的影響會越大。

4.別盲目相信勤奮的力量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勤奮使人進步」「勞動光榮」。這讓中國人對勤奮有種莫名的依賴感。無論什麼問題,只要努力、勤奮,就一定可以成功。小米創始人雷軍說:「很多人用勤奮在麻痹自己,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自己在戰略上的懶惰。」不要成為沒有思考戰略的能力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視界Jobsight 的精彩文章:

一個卓越的團隊,都是由什麼樣的人組成的?
測試「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改變生活的17個問題

TAG:職場視界Jobs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