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什麼樣的音樂劇稱得上「活久見」?

什麼樣的音樂劇稱得上「活久見」?

從上個月「法扎」的火熱開局來看,2019年無疑將是音樂劇火爆的一年,從春天到夏天,音樂劇將帶你看見不一樣的羊城:非常林奕華首部音樂劇《梁祝的繼承者們》將於3月末登場,門票銷售火爆;4月音樂劇大師韋伯新作《搖滾學校》又是一部「燃系」作品,5月《綠野仙蹤》響起經典的《飛躍彩虹》旋律,8月,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登臨廣州大劇院,羊城的觀眾將有機會領略倫敦西區的新世代頂尖IP的獨特魅力。

與此同時,今年廣州的舞蹈作品之多元與精彩,以「饕餮盛宴」來形容毫不為過:4月雲門舞集林懷民《白水》《微塵》雙舞作同場演出,年底,林懷民攜手鄭宗龍和「陶身體」陶冶共同創作的三部互換編舞作品也將亮相廣州,這也將是林懷民退休離任前的最後一次巡迴演出,是絕對的「年度重磅」。此外,英國編舞大師馬修·伯恩的《天鵝湖》,俄羅斯編舞家艾夫曼的「心理芭蕾」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等,都將以各自的風格展示舞蹈的絕美意境。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黃文浩

什麼樣的音樂劇稱得上「活久見」?

「最經典」搭配「新力作」,音樂劇精彩再續

非常林奕華音樂劇《梁祝的繼承者們》將於3月末登陸廣州大劇院。對劇迷來說,「林奕華」三個字意味著「搶票」,而且這還是其首部音樂劇,更加要嘗鮮。除了導演,林奕華還是這部作品的編劇和作詞人,為該劇寫了15首歌詞。「梁祝」的故事家喻戶曉,林奕華將「梁祝」的故事放到了當代,把梁與祝相知的尼山書院改為藝術學院,巧借經典之殼,講述了發生在藝術學校的一場三角戀,以此探討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

從「四大名著」到《聊齋》,再到「梁祝」,喜歡林奕華的觀眾在劇中找到的是緊貼當下的情感共鳴,《梁祝的繼承者們》有一個副標題叫「獻給跟自己談戀愛世代的人們」,林奕華試圖通過整部劇呼喚觀眾「要敢於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和探索,這包括那個仍未被開拓的新大陸:你自己」。

音樂劇大師韋伯最新力作將在4月「直送羊城」。《搖滾學校》改編自2003年由理查德·林克萊特執導的同名電影,這部劇在2015年百老匯首演4年後時間就能登陸中國,可能也是韋伯音樂劇引進的最快紀錄了——畢竟《劇院魅影》《貓》等都等了快30年才看到。而與你印象中的韋伯經典不同,劇中最大亮點是一群可鹽可甜的小小少年,他們原本都是優等生乖寶寶,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當他們第一次背起吉他敲起鼓棒拿起麥克風,最燃最萌的搖滾天團就此誕生。《每日日報》評價韋伯「喚醒了搖滾的力量」,該劇獲得2016年托尼獎最佳音樂劇等四項獎項提名,2017年獲勞倫斯·奧利弗獎最佳音樂成就獎。

什麼樣的音樂劇稱得上「活久見」?

5月登場的經典音樂劇《綠野仙蹤》,則將1939年奧斯卡獲獎電影搬上舞台,是對經典的一次全新且盛大的演繹。觀眾們不論老少,不論看過多少次電影,都會被它炫麗的布景、永恆的旋律和驚艷的特效所深深吸引,《飛躍彩虹》(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幾十年來一直被傳唱,讓人過耳不忘,永久地縈繞在腦海和心間。

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則是來自倫敦西區的新世代頂尖IP,本劇根據全球頂尖奇幻文學大師羅爾德·達爾的同名小說改編,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孵化,詞曲由全能鬼才蒂姆·明欽一手包辦,英國音樂劇大神皮特·達玲擔任編舞,以奇幻童真的故事,搭配顛覆想像力的舞台創舉,勞倫斯·奧利弗和托尼獎兩大戲劇界最高獎項都授予了《瑪蒂爾達》最佳舞台設計獎,該劇還曾因包攬七項奧利弗獎而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8月,羊城觀眾將有機會一覽其風采。

什麼樣的音樂劇稱得上「活久見」?

舞蹈饕餮盛宴:中西薈萃,個個都是「狠角」

今年將登陸廣州的舞蹈劇目堪稱重磅。4月,雲門舞集將帶來兩部林懷民作品,《白水》《微塵》雙舞作經常同場演出,迥然不同的風格造就強烈的戲劇張力。《白水》營造了一個超現實的動感世界,輕巧、美麗而詭異;《微塵》則是熾烈的紅黑背景,舞台灰煙瀰漫,這兩部放在一起演,用林懷民的話說,是「檸檬水PK伏特加」。

2019年對雲門來說將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林懷民將於年底自藝術總監職位退休,「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於2020年起接任新重擔。在這個節點上,年底(12月27-28日)將在廣州上演的「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無疑意義重大。這次演出將聚合雲門舞集、雲門2、陶身體劇場、林懷民、鄭宗龍、陶冶,三個表演團體、三位藝術家首度聯袂演出三部作品,互換編舞。雲門舞者演出林懷民的《秋水》、陶冶的《12》,陶身體舞者演出鄭宗龍的《乘法》,這也是林懷民退休離任前的最後一次大陸巡迴演出。

除了雲門,6月末登台的楊麗萍作品《平潭映象》、8月北京當代芭蕾舞團舞劇《風聲鶴唳》,10月末優人神鼓劉若瑀與黃志群打造的新作《墨具五色》,都將以藝術家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形式詮釋「東方氣韻」。

什麼樣的音樂劇稱得上「活久見」?

芭蕾舞方面,各種名號的《天鵝湖》雖然是無論何時都不會缺席的演出,但今年9月,馬修·伯恩芭蕾舞劇《天鵝湖》卻是特別的存在。1995年,由英國頂級編舞大師馬修·伯恩編排的《天鵝湖》在倫敦薩德勒威爾斯劇院首演,他大膽起用了全男班舞者飾演天鵝——區別於某些「男版天鵝湖」的滑稽演繹,劇中演繹王子與天鵝在夢幻與現實之間的糾葛,是驚艷顛覆的現代改編。該劇自首演來獲得超過30個獎項,包括奧利弗獎最佳新舞劇製作、托尼獎最佳編舞和最佳服裝設計等,同時它也是在西區和百老匯上演時間最長的芭蕾舞劇。

聲名遠播的俄羅斯聖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團將緊隨馬修·伯恩之後獻上雙舞作。提到俄羅斯的舞團,觀眾可能先想到的是馬林斯基芭蕾舞團、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這樣的世界名團。艾夫曼芭蕾舞團成立於1977年,屬於芭蕾界的革新力量,其藝術創作把芭蕾舞的情緒表達和戲劇衝突推至極限,開創獨此一家的「心理芭蕾學派」。

什麼樣的音樂劇稱得上「活久見」?

鮑里斯·艾夫曼是當今俄羅斯舞壇上最有特色、最受歡迎的編舞家之一。這次帶來的作品之一的《卡拉馬佐夫兄弟》,是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的新詮釋。艾夫曼稱:「《卡拉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寫心理最全面的小說。而我們的芭蕾劇院是全世界第一個去關注和製作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劇院。」第二部舞作是為中國觀眾所熟知的《安娜?卡列尼娜》,改編自托爾斯泰的同名小說,這部作品在艾夫曼心裡佔據了特殊位置,小說里,托爾斯泰不但探討了哲學和道德問題,也剖析了女人在情感上依賴男人的心理本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