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豬年祝你……像豬一樣聰明!

豬年祝你……像豬一樣聰明!


豬年剛剛來到,祝大家

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有一句老話,「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而現在這個年代,這句話也許是反過來的。很多城市裡長大的年輕人餐餐吃豬肉,但真的沒見過活生生的豬。即使有見過,也可能只是流行的寵物「小豬」,而不是在農場里待宰的肉豬。


                           



嗷嗷待哺的小豬仔。圖片來源:flickr

.com


現實生活中小象君也很少接觸過豬,但大學時的動物福利教授曾經專門研究過豬的行為,每每上課都會提起有關豬的例子,於是現在也積累了不少關於豬的知識。趁著豬年大吉,總結出一個小系列,給大家分享一下。

在這個系列中,我主要會用到患有自閉症的著名美國動物學家Temple Grandin所著的《Animals Make Us Human》一書中有關豬的章節。以下是系列大綱:


一、

豬的趣聞科普及動物情感系統簡介


二、工業化養殖中豬的精神問題


三、解決以上問題的方法和Temple對管理養殖從業人員的見解



在本文中我不會討論是否該吃肉的話題,因為我還不能實現純素的生活方式,而本文引用的書著作者Temple Grandin也不是一個素食者。請大家理解,

這個系列是從一個支持使用動物但必須保障動物福利的角度來寫的



今天的這篇文章是

系列的第一篇

,重點是介紹豬不為人知的趣聞知識和動物情感系統。了解動物情感系統是解決工業養豬業中豬的精神問題的第一步。



科普篇


說起豬,很多人都會覺得他們又懶又蠢又貪吃,許多貶義詞中也含有豬的字眼,「蠢豬」、「肥豬」等等。實際上這些看法太不公正了。Temple Grandin說,雖然她不願猜測豬的相對智商,但她指出,如果我們和豬長時間、近距離地打過交道,就會發現,豬這種動物實際上相當聰明。許多名人也同意這種看法——名著《動物農場》的作者喬治奧威爾讓豬成為革命的領導者;而溫斯頓·丘吉爾則說道:「

我喜歡豬。狗仰慕我們。貓鄙視我們。豬平等地對待我們。

」有著豐富經驗的動物訓練師也曾報告說,他們認為豬超越了浣熊、狗和貓,是他們訓練過最聰明的動物。英國農民從十一世紀到十五世紀還曾使用豬來捕獵,因為當時國家不允許他們養獵犬。



《動物農場》中大搖大擺的豬豬 圖片來源:Scarra Blog [http://www.scarrablog.com.au/2017/09/27/animal-farm-revisited/]


豬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

他們對待同伴和人都非常深情

。離開母親的未斷奶小豬仔會發出分離時的尖聲呼叫,而實驗發現,如果用隱藏起來的音箱回放小豬的分離呼叫,母豬會開始尋找並靠近音箱的方向。這也可能是小豬佩奇是「社會人」的原因吧。



在日常生活中,豬非常好奇,他們的頭腦和鼻子總是閑不住,要把鼻子伸進能碰到的一切東西中去。這可能與他們是雜食性動物(他們吃植物和肉)的事實有關,他們的祖先花了大量時間在野外尋找食物。一項研究發現,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豬用52%的白天時間來拱地和吃草,另有23%的時間用於探查周圍環境。

他們有很強的動力去探索世界。



豬還很隨心所欲。如果你將用於清潔豬圈的水管留在他們觸「鼻」可及的範圍內,他們就會將其嚼爛。Temple在伊利諾伊大學時的一群研究對象豬學會了擰開固定豬圈分離器的螺栓。當她把螺栓擰回來時,豬就把他們的鼻子和嘴巴放上去並再次擰開它們。她無奈地寫道,「我無法趕上他們的速度。」



圖片來源:Instagram @christopher_the_pig



你知道豬也喜歡玩電腦遊戲嗎?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Candace Croney和Stan Curtis在一個非常堅固的盒子內將汽車換檔裝置安裝到了一個標準遊戲控制器上,製作了一款堅不可摧的視頻遊戲操縱桿。(它必須很堅固,不然豬在學會玩之前會把它嚼爛。)豬很快就知道他們可以用操縱桿在電腦屏幕上移動游標。起初,遊戲非常簡單。游標位於計算機屏幕的中間,如果他們將游標向任何方向移動並觸及在游標周圍形成正方形的線,豬就會得到一個食物獎勵。一旦豬可以做到這一點,遊戲變得越來越困難。方塊的部分會逐漸消失,因此豬必須沿特定方向移動游標以擊中線段。他們真的可以繼續玩困難模式,而且

即使餵食器壞了,豬還會繼續玩遊戲

,說明他們不僅僅是為了好吃的而這麼做。



玩電腦遊戲的豬豬。視頻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dFwx95ufEk


家豬是野豬的現代後裔。家養豬的野生親屬是強大的動物。男性長著捲曲的長牙,會攻擊威脅他們的人。

家豬也可能很「惡毒」

豬甚至可以形成臨時「團伙」來攻擊豬圈中的另一頭豬。如果飼養員沒有營救,受害豬可能會在一小時內嚴重受傷或死亡。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

豬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頭腦簡單,而是具有相對複雜的行為系統的動物。

研究過豬的神經學家會說,豬的行為中展示了許多非常基本的情感,比如好奇心、憤怒、恐懼和社交依戀。Temple在她的《Animals Make Us Human》一書中,詳細概述了豬乃至哺乳動物和鳥類共有的大腦核心情感系統——「藍絲帶情感」。通過理解該系統,我們可以認識到豬在現代養殖模式中面對的一些精神問題。



藍絲帶情感


所有動物和人的大腦都具有相同的核心情感系統。大多數寵物主人可能已經相信這一點,但Temple發現許多高管,工廠經理,甚至一些獸醫和研究人員仍然不相信動物有情感。這些人有的傾向於認為動物是沒有意識的「生理機器「。對此她有兩點要說:第一,適用於人類的精神科藥物,如百憂解,也同樣適用於動物;第二,除非你是專家,否則當你解剖豬的大腦時,很難區分動物大腦和人腦的偏下部位。人類的腦皮層更大,但控制核心情感的中心並不在腦皮層中。它們位於大腦的偏下部位。


左為人腦,右為豬腦。圖片來源:Research 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Comparison-of-human-left-and-pig-right-brain-images-a-Ex-vivo-anatomical-brain-and_fig1_221902761]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Jaak Panksepp博士是提出以「藍絲帶情感」稱呼核心情感系統的人。在西方文化中,藍絲帶代表了重要和高質量的事物(尤其在

拍賣

畜牧動物時,第一名會繫上藍絲帶)。

藍絲帶情感會引起一系列有規律而標準化的行為,如果用電流刺激大腦中對應某情感的區域,動物們總是會做出相同的行為。

例如,刺激控制憤怒的區域時,動物就會咆哮和撕咬。如果刺激人腦中相應的部分,人不會咆哮或撕咬,但他們會報告自己感受到了和以上動物行為相應的情感。



藍絲帶=第一名。圖片來源:All Posters



這些情感是人和動物(哺乳動物,可能還有鳥類)與生俱來的。神經科學家研究的就是情感在大腦中的運作機制。有四種主要的藍絲帶情感:Seeking(尋找),Rage(憤怒),Fear(恐懼),以及Panic(社交依戀),它們驅動了動物的大部分行為。



SEEKING

是「搜索,調查,和理解周圍環境的基本推動力」。Seeking意味著

對某種事物感到渴望、期待、又好奇的積極情感。

例如,當一隻貓偷偷接近老鼠時,Seeking為他/她的行為提供能量;當孩子們看到聖誕樹下的禮物時,大腦中的Seeking系統讓他們感到期待而興奮;當一隻鹿聽到一種新奇的聲音,Seeking系統會促使他/她朝聲音的方向望去。



圖片來源:giphy.com



RAGE

的核心情緒源於

被掠奪者捕獲並受到束縛

的體驗。刺激皮質下特定的大腦區域會導致動物發怒。Rage為被捕的動物提供了猛烈掙扎所需的爆炸性能量,使捕食者放鬆其抓握,給捕獲的動物逃脫的機會。 Rage的感覺從出生開始就有了——如果你按住一個人類嬰兒的雙臂,他/她就會非常生氣。



沮喪是Rage的一種溫和形式。當你無法做你想做的事情時,就會因為身體或精神上的束縛而感到懊惱。當你打不開瓶蓋,因為身體的動作受到限制,就會感到輕微的憤怒。同樣地,心理上的束縛也會影響人的情感,比如當你解不出數學問題時,心情可能會變得有些沮喪。



一隻「沮喪」的北極熊。圖片來源:buzzfeed

.com


我們能夠合理地假設,一些圈養動物被困在圍欄、穀倉、公寓和房屋、院子和籠子裡面的時候會感到沮喪。

因為無論環境多麼好,被鎖起來都是一種身體和精神上的束縛。

許多圈養動物一旦有機會就試圖逃脫。



FEAR

系統不需要很多解釋。當生存受到任何

物質、精神或社交方面的威脅

時,動物和人類都會感到恐懼。腦皮質下的Fear迴路已經完全被繪製出來了。破壞杏仁核(大腦的恐懼中心)會使恐懼感消失。舉個例子,Fear的核心情緒激發了沙鼠的挖掘行為,因為在野外,不挖掘隧道的沙鼠會被掠食者吃掉。



被小鳥嚇壞了的老虎。圖片來源:reddit

.com


PANIC

(直譯為驚慌)是Jaak博士給社會依戀系統起的名稱。

當母親離開時,所有嬰兒動物和人類都會驚慌哭泣。

因為被母親拋棄的孤立嬰兒可能會變得抑鬱並死亡。P

anic系統可能是從身體的疼痛演變而來的。當你刺激動物大腦中調節身體疼痛的部分時,動物會發出與同伴分離時的呼叫。鴉片類藥物在治療社交痛苦方面比治療身體疼痛更有效。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人們說失去他們所愛的人是非常「疼痛」的。



狗寶寶追著媽媽跑的行為是由社會依戀系統驅動的。圖片來源:giphy

.com


以上就是四種基本的藍絲帶情感,它們從人類的心理學研究起源,而現在也可以被用來研究如何提高動物的精神福利。有趣的是,不同物種的動物,由於在生態環境中的角色不同(有捕獵者和獵物之分),情感系統的側重點也不同,獵物動物的恐懼系統會非常發達,而捕獵者的尋找系統則會很強大。




如果你也像小象君一樣相信動物是有情感的,那麼請期待本系列接下來的文章,了解一下豬豬在豬場的一生中會面對的健康和情感危機,以及農業專家們用來對抗這些危機的方法。



「小」豬Esther給你拜年啦,??年快樂!



圖片來源:Instagram @estherthewonderpig


Esther是一隻被當成茶杯豬收養的商業母豬,今年六歲大,超過600斤重,她和她的兩位爸爸一起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農場上。




References: 


Fraser, D. 2009. Assessing animal welfare: different philosophies, different scientific approaches. ZooBiology, 28(6), 507-518.


Grandin, T. 2010. Animals make us human: creating the best life for animals. Mariner Books.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未標註圖片來源網路

作者 | Andrea


UBC應用生物專業畢業,理想是聽懂動物的心聲,將其傳播給全世界,現實中是個鏟屎志願者。



??掃碼關注

北美小象君??



{ 點擊導航欄

總目錄

查看以下內容 }


自然保護職業 | 100個人的動物星球專訪


動物福利&權利 | 純素生活 | 農場動物


野生動物 | 伴侶動物 | 逗比科普



-  ??  For a planet of all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小象君 的精彩文章:

進了收容所,難道就只有安樂死一條路嗎?
沒有大象的動物園

TAG:北美小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