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黑色剪紙風靡,玩轉「光影」效果!

黑色剪紙風靡,玩轉「光影」效果!


第二自然

(d2ziran.com)


是一個專屬匠人的推廣平台


藝術家Pippa Dyrlaga出生於赫布登布里奇,她尤其喜歡剪紙和版畫,且大多作品使用傳統的技法來創作。


她的作品精緻細膩且靈感多源於生活及愛好,最近也是因為非常喜歡種花,所以她決定用剪紙的方式將這些花永久的保存下來。


Pippa Dyrlaga的創作總是由一張簡單而乾淨的

白紙

開始的。


她曾在採訪中說,每次在開始雕刻之前她都需要先

繪製

這些紙的輪廓,再進行

切割

,光是繪製草圖就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再加上切割的時間,每一個作品可能都需要10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才可以完成,較為複雜的作品甚至可能

需要40多個小時

才能完成。


在創作的過程中,Pippa Dyrlaga首先會先畫出一個簡單的構圖,隨著創作的過程再做大量的修改。而且Pippa Dyrlaga會先用鉛筆,把構圖輪廓的標記畫在背面,因為作品所有的文本與圖片都必須反著被畫出。


大家都知道,紙這種材質非常地脆弱,如果一旦發生錯誤就是不可逆轉的,因此利用這種材料創作者必須極其小心,因為一個很小的疏忽就可能毀了數小時的功夫。



這些最終我們看起來尤其細膩精緻的作品,實際上是非常耗費創作者精力的。


大量的時間投入,讓Pippa Dyrlaga的作品甚至可以和髮絲比較。




下面這位藝術家是來自印度的Parth Kothekar。最開始 Parth 做紙雕僅僅是為了逗自己的寶貝孩子,但沒想到當他把作品傳到網上以後,竟然受到了大眾的歡迎。



Parth說他自己十分享受這種慢工出細活的精彩,一點一點,

不急不燥,安靜優雅



Parth擁有著一手讓人嘆服的剪紙技術,他可以讓一張平凡無奇的白紙,在他的雕琢之下,變成難以置信的藝術品!那麼

「心細如髮」

是不是可以用來形容這位藝術家呢?




實際上Parth除了精緻的手工藝之外,作品更是非常的有創意。


Parth把他所理解的「光與影」的概念,常用黑色的剪紙形式呈現在大眾眼前,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Bovey Lee(李寶儀),華人女剪紙藝術家。


她的作品材質多為一張

帶有絲綢襯裡的

中國宣紙

,我想大家都知道,宣紙和絲綢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環保材料,不僅如此,她在創作過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也十分的簡單,有裁切墊、美工刀和刀片、夾子等。




李寶儀的創作特色是

數碼做圖與手工雕刻相結合




她的作品總是讓人感覺到親切,溫暖,因為都是一些充滿著情懷的物件。



丹麥紙雕藝術家彼得·蓋勒森(Peter Callesen)利用常見的

A4紙

,創造了許多精彩的作品,比如骷髏、人影 、建築等。




彼得·蓋勒森把他腦海中的奇思妙想,從一張張死氣沉沉的A4紙張上躍然呈現給大家,可以說創意十足。他曾說,



「這是對二維和三維之間關係的一種探索。我認為,將一張普通的紙創造成三維的立體作品,實在非常神奇,你簡直可以稱之為『看得見的魔術』。因為整個創作過程是可以親眼所見的。」



那麼紙雕僅僅是藝術家創作的過程中小心謹慎嗎,實際上它的展出需要人們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細心。彼得曾經在英國一所大學進行展覽,在校園裡他用了將近10天忙於建造一座大型紙雕城堡。結果,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卻將這座「城堡」毀於一旦,遂後彼得又不得不轉戰室內。




我想對於廁紙的捲筒,我們多數人是選擇扔進垃圾桶的,因為我們認為用完的廁紙捲筒幾乎是廢品了,然而生於日本沖繩的設計師Yuken Teruya,則利用這些人們不用的捲筒帶來了一場別樣的視覺體驗--

紙雕藝術



這些廢棄的捲筒就這樣在Yuken Teruya的手下變成了精美的紙雕。



當然除了捲筒,其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紙製品也是他的創作材料。



這是樹變成紙又回到樹的狀態,此時的作品也是對生命的一種延續。



這是一位來自愛沙尼亞平面設計師,Eiko Ojala。


現在的他專註於為書籍或者雜誌等創作紙雕、拼貼、插畫等藝術創作。



愛沙尼亞藝術家Eiko Ojala 通過小心謹慎地排列好剪紙和陰影的層次,來將縱深和肌理的奇妙感覺帶進他的作品裡,且Eiko Ojala的數字技術的運用也

突破了

傳統紙藝靜態呈現的限制

, 探索了剪紙紙藝風格的新可能。



他的剪紙雕塑藝術作品立體感十足。



剪紙區別於繪畫,它的精髓更多在於鏤空和設計。


設計師們通過對紙張的設計創作,剪紙上的鏤空最終會以圖案或者花紋的方式呈現,觀賞者更多的是能透過這些圖案花紋的鏤空,去欣賞他們所造成的視覺上的光影效果。

編輯|mary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春節還是春劫?福建莆田的壓歲錢水平已經高達12000元



拯救年味 | 你有多久沒親手貼過一副春聯了?




第二自然


挖掘原創設計,傳承傳統手藝


等你們遇見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二自然 的精彩文章:

廢舊的油布、輪胎和救生艇,是如何踏上它們的奇幻旅程的?
建築師設計的包包,就是不一樣

TAG:第二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