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震驚 | 你可能吃了「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它們,正在侵佔地球

震驚 | 你可能吃了「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它們,正在侵佔地球


每 天 送 你 一 份 生 活 菜 單


給 寂 寞 的 靈 魂 畫 一 個 

 亮

 的

 妝



她鄉華聞 · HERLAND




她鄉華聞(微信ID:chicvancouver)編輯


是時候,開始改變了!


這是一個關於「塑料星球」的故事。



每年,都有兩三百萬海洋動物成為海洋塑料垃圾的犧牲品,而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加。

研究顯示,塑料和聚苯乙烯類製品占海洋漂浮垃圾的90%,塑料垃圾正在吞噬著人類和其他生物賴以為生的海洋。

如再不採取措施,海洋將無法負荷,人類和其他生物都將無法生存。

有人作出假設,如果塑料是在清教徒從英國普利茅斯航行到北美的時候發明的,而且「五月花」號裝滿了瓶裝水和塑料包裝的零食,那麼即使到了400年後,塑料垃圾仍然存在。

如果當時的清教徒像今天的許多人一樣,把空瓶子和包裝紙扔到一邊,那麼大西洋的海浪和陽光就會把這些塑料磨成細小的碎片。直到今天,那些碎片仍可能漂浮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它們靜靜地漂浮著,等待著被一些不幸的魚類或牡蠣吃掉,最後,再被我們中的某個人吃掉。

人們把海洋上漂浮的塑料垃圾整體稱作「第七大陸」。

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污染對動物存在巨大影響。在北太平洋,30%的魚會吃下塑料。

所有的物種,包括鳥、鯨魚、烏龜,都受到影響。而塑料中的毒素,最終會回到人類的餐桌。


在印度孟買郊區的卡延,天剛破曉,撿垃圾的人們就已經開始在垃圾堆里尋找塑料製品了,在他們旁邊,還有一群鳥為伴。遠處,垃圾車滾滾而來,穿過這個巨大城市中的垃圾谷,拿著紅布的女人們就以這裡為家。

我們或許應該慶幸,當年那些清教徒並沒有塑料。幸虧直到19世紀末人們才發明了塑料,直到1950年它才真正開始生產,因此我們只有92億噸的塑料需要處理,其中超過69億噸被浪費。

令人驚訝的是,在92億噸急需處理的垃圾中,有63億噸塑料垃圾從來沒有進入過回收站。這個數字,讓對此研究的科學家們震驚不已!

沒有人知道,那些未被回收的塑料垃圾,最終有多少流入了海洋——地球的最後一個大水池。



塑料袋、塑料瓶等塑料包裝如今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在「白色污染」的籠罩之下,塑料已被稱為

「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



人們所消耗的每一片塑料,都有可能流入大海。隨著塑料的觸角已經從陸地伸向海洋,如今,在太平洋上已經形成了一個面積有美國得克薩斯州那麼大的以塑料為主的「海洋垃圾帶」,約70萬平方公里。而

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總量已達350萬平方公里,超過了印度的國土面積。

在孟加拉國達卡的布里甘加河中,一片片乾淨的塑料垃圾被沖洗乾淨後,努爾迦罕(Noorjahan)把它們攤開晾乾,她一邊定期翻看,一邊照顧她的兒子莫莫(Momo)。這些塑料最終會被賣給回收商。全球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塑料最後得以回收。在美國,這一比例甚至還不到10%。

2015年,美國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工程學教授珍娜·詹姆貝克(Jenna Jambeck)的一個粗略估計,引起了所有人的關註:

僅沿海地區,每年的塑料排放量就在530萬噸至1400萬噸之間。

大部分垃圾並不是從船上扔下來的,而是不小心傾倒在陸地上或河裡的,然後被風吹或衝到海里,並且它們主要來源於亞洲。

這個數字,相當於世界上每一英尺海岸線上都堆了5個塞滿塑料垃圾的大塑料袋,重量足足有880萬噸。目前尚不清楚這種塑料完全生物降解成其組成分子需要多長時間,

預估的期限是至少需要450年直至永遠


西班牙馬德里市中心市政廳外的西貝利斯噴泉,被塑料瓶堵住。去年秋天,一個名為Luzinterruptus的藝術團體用6萬個廢棄的瓶子裝滿了馬德里的兩個噴泉,希望以此來引起人們對一次性塑料對環境影響的關注。

據估計,海洋塑料每年都會殺死數百萬海洋動物,有包括瀕危物種在內的近700種物種都深受其害。一些動物顯然是被廢棄的漁網或廢棄的塑料環狀物勒死的,還有更多的動物受到了無形的傷害。

而各種大小的海洋物種,從浮游生物到龐大的鯨魚,正在以直徑小於五分之一英寸的微塑料為食。


一頭巨頭鯨在泰國死亡。解剖後發現,該鯨魚的胃裡藏有80多個塑膠袋,加上腹中的其他塑料製品,重量超過17磅(8公斤)。(東方IC)



塑料,早已入侵海洋

為什麼海洋塑料被看成是一場迫在眉睫的災難?這場災難如果不能及時遏制,那麼「海洋末日」就將到來……

美國佛蒙特州資源經濟學家泰德·西格勒(Ted Siegler),在垃圾問題上與發展中國家合作了25年之久。西格勒表示,

問題在於需要建立必要的制度和體系

,而且最好要快,否則海洋在未來幾個世紀內很可能就要變成一鍋「塑料濃湯」了。


為了乘風破浪,海馬通常會抓住漂浮的海草或其他自然殘骸。在印度尼西亞松巴瓦島被污染的水域里,這隻海馬抓住了一根塑料棉簽——「我真希望這張照片不存在」,攝影師賈斯汀霍夫曼遺憾表示。

數據顯示,塑料的世界產量從1950年的230萬噸呈指數級增長,1993年增長到1.62億噸,到2015年增長到4.48億噸。在海洋上漂流和衝上海灘的塑料數量雖然令人擔憂,但似乎並沒有增長得那麼快。

科學家們想知道為什麼他們沒有在海洋中發現更多的塑料。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

這些塑料都去了哪裡?

如今,研究海洋污染的專家們找到了答案:

「消失」的塑料碎片已經變得越來越小,幾乎很難發現,它們漂浮在海洋中,呈微小的顆粒狀,因而被稱為「微塑料」。

第一批由化石燃料製成的塑料,距今只有100多年,它們在二戰後被廣泛使用。今天,從汽車到醫療器械再到食品包裝,一切都在發生著變化。

塑料的使用壽命各不相同,一旦處理完畢,它們就會分解變成碎片,繼續「存活」幾個世紀。


塑料的演變過程 (ROLAND GEYER)

一項研究表明,分解塑料的不僅僅是海浪和陽光。在實驗室的測試中,科學家們觀察了在歐洲沿海水域很常見的一種名為Orchestia gammarellus的甲殼類兩棲動物,發現它們能將塑料袋撕碎成175萬個微小的碎片。科學家們還發現,這些小傢伙在塑料上塗上一層微生物黏液後,咀嚼塑料的速度特別快,它們最終會將塑料碎片排泄出來。

研究顯示,隨著未來10年北極冰層的融化,可能會有超過1萬億的塑料被釋放到海洋中。

在夏威夷島的一些海灘上,有多達15%的沙子實際上是微塑料顆粒。




在卡米洛角海灘(Kamilo Point Beach),堆滿了洗衣籃、瓶子和標有中文、日文、韓文、英文標籤的容器,偶爾還會有俄文標籤。在南太平洋無人居住的珊瑚島亨德森島上,研究人員發現了數量驚人的塑料製品,它們來自南美、亞洲、紐西蘭、俄羅斯,甚至還有遙遠的蘇格蘭。

在生產塑料的過程中,化學物質的濃度非常高。當塑料變成魚能夠咬碎的大小時,人們也已經不知道吃下了多少添加劑。

研究海洋污染的專家說,沒有人在日常環境中能發現這些顆粒,因為它們低於分析設備的檢測水平。

但它們就在那裡,並且有可能悄然進入人體組織,從而改變「遊戲規則」。

中國是最大的塑料生產國,佔全球塑料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而位於中國東部浙江省的義烏國際商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這個市場里的貨品簡直就是一場視覺盛宴。7萬多個攤位分布在一系列相連的建築中。

這裡出售各種商品,從充氣泳池到烹飪用具,再到人造花卉。這個市場讓人感覺既完全熟悉,又完全陌生,因為它所售賣的商品,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同時它們的數量大得令人難以置信。



塑料,也曾改變世界

「塑料奇蹟」的黑暗面是什麼時候開始顯現的?事實證明,這是諸多科技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自二戰以來,尼龍降落傘或輕型飛機部件塑料就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它們使太空旅行變得容易,並使得醫學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這些塑料減輕了每輛汽車和大型噴氣式飛機的重量,節省了燃料和污染。

塑料,以粘稠、輕盈如空氣的包裝形式,延長了新鮮食品的壽命。安全氣囊、恆溫箱、頭盔……其實塑料每天都在拯救生命。

在早期的應用中,它們確實拯救了野生動物。19世紀中期,鋼琴鍵、撞球、梳子和各種各樣的小飾品都是用一種稀有的天然材料製成的——象牙。由於大象的數量瀕臨危險,象牙又貴又少,紐約市的一家撞球公司懸賞1萬美元,向天下有識之士尋求辦法。

蘇珊·弗賴恩克爾(Susan Freinkel)在她的《塑料:一個有毒的愛情故事》(Plastic: A Toxic Love Story)一書中講述了這個故事。

業餘發明家約翰·韋斯利·凱悅(John Wesley Hyatt)接受了挑戰。他的新材料賽璐珞是由纖維素製成的,這種聚合物在所有植物中都能找到。賽璐珞不僅拯救了大象,還讓撞球從一項貴族的娛樂變成了上班族在酒吧里就能消遣的遊戲。

這只是塑料引發的一場深刻革命中一個微不足道的例子。20世紀初,當塑料開始由同樣的材料合成製造時,革命加速了。

這種材料給人們帶來了豐富而廉價的能源——石油(石油公司的煉油廠排放出乙烯等廢氣)。化學家們發現,他們可以利用這些氣體作為建築材料或單體,來製造各種新型聚合物,比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而不必拘泥於僅僅使用自然界中已經存在的聚合物。

至此,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出現了!任何東西都可以用塑料製成,因為塑料很便宜。

1955年,《生活》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慶祝「美國家庭主婦從單調乏味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了」。在「一次性生活」的標題下,一張照片顯示一個家庭將盤子、杯子和餐具拋向空中。


1955年的《生活》雜誌上,一個美國家庭慶祝了一次性生活的開始,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一次性塑料。一次性使用的塑料,給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如今它們成為堵塞海洋的垃圾。

60年後,現在每年生產的4.48億噸塑料中,大約有40%都是一次性的,其中大部分用於包裝,在購買幾分鐘內就會被丟棄。

塑料產量的增長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幾乎一半的塑料都是在過去15年內生產出來的。

2017年,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瓶生產商——可口可樂公司,第一次承認他們每年生產1280億瓶瓶裝水。除此之外,雀巢、百事可樂等公司也在大量生產瓶裝水。

塑料生產的增長,已經遠遠超過人們管理廢棄物的能力,而這就是海洋受到攻擊的原因。

2013年,科學家發布了一項關於「一次性生活」的評估報告。他們在《自然》雜誌上撰文稱,一次性塑料不應被歸類為家庭主婦的朋友,而應被歸類為危險材料。

近年來,亞洲的垃圾收集系統可能還不夠發達,或者根本就派不上用場,而一次性塑料包裝在不斷增長的亞洲經濟體中,則被廣泛使用,這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塑料垃圾的產量激增。

據統計,2010年,世界上一半管理不善的塑料垃圾是由5個亞洲國家產生的——中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和斯里蘭卡。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化學工程教授拉瑪尼表示:「就算你回收了來自北美及歐洲100%的塑料,你仍然不能在釋放到海洋中的塑料上準確地留下印記。如果你想做點什麼,那你就必須去到那些國家,親自去處理那些管理不善的垃圾。」



塑料,影響了他們的生活

曾經雄偉的帕西格河流經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市中心,之後流入原始的馬尼拉灣。這是一條寶貴的水道,也是市民引以為豪的地方。可

它現在,卻被列為世界十大向海洋輸送塑料垃圾的河流之一。

每年有多達7.2萬噸的原油順流而下,其中大部分是在季風期間。1990年,帕西格河被宣布名存實亡。

馬尼拉灣的海灘曾經是大馬尼拉1300萬居民的休閑勝地,可現在垃圾隨處可見,其中大部分都是塑料垃圾。



2017年秋天,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和其他組織組成的一個名為「從塑料中解放出來」(Free From Plastic)的聯盟,自發清理了自由島(Freedom Island)的一片海灘。

志願者們共撿起了5.4萬多塊塑料,從鞋子到食品容器。可是,短短几周后,海灘上又堆滿了瓶子、包裝紙和購物袋。


在孟加拉國布里甘加河(Buriganga River)支流上的一座橋下,一個家庭正在從塑料瓶上取下標籤,然後把綠色的塑料瓶分揀出來,賣給廢品商。這裡的拾荒者平均每月可有100美元左右收入。

在菲律賓的馬尼拉,存在著數千名拾荒者,34歲的阿曼多·錫耶納(Armando Siena)就是其中之一。他和他31歲的妻子安吉一生都生活在垃圾中。

他們出生在斯莫基山——一個國際上臭名昭著的垃圾場。那裡於20世紀90年代被正式關閉,現在,他們和三個孩子住在馬尼拉海濱的一間單間公寓里,房間里只有一個燈泡,還配有一對塑料椅子,沒有管道、床上用品,也沒有冰箱。

這套公寓位於一個名叫「芳香」(Aroma)的貧民窟,那裡同樣也是垃圾遍地,而這座貧民窟的旁邊則是另一個名叫「樂土」(Happyland)的貧民窟。

每天,錫耶納都會騎著一輛搖搖晃晃的自行車越過「芳香」邊界,在街道上搜尋可回收的垃圾,然後把它們塞進車斗里。塑料湯罐價值不菲,每公斤售價20比索(約合38美分)。錫耶納把這些垃圾分類後賣給他叔叔的一家舊貨商店,他叔叔再將這些垃圾運到馬尼拉郊區的回收廠。





裝滿塑料瓶的卡車駛入菲律賓瓦倫蘇拉的一個回收點。這些瓶子是由拾荒者從馬尼拉大都市的街道上撿來的,他們把瓶子賣給廢品商,再由廢品商運到這裡。塑料瓶和瓶蓋將被撕成碎片,在回收鏈上出售,然後出口。

彩色的塑料碎片在恆河岸邊收集、清洗、手工乾燥後分類。

在達卡及其周邊地區,約有12萬人在從事非正式回收行業,當地1800萬居民每天產生約1.1萬噸垃圾。






綠色和平組織在清理自由島海灘時,貼出了志願者收集的包裝品牌名稱。雀巢排名第一,聯合利華第二。該組織表示:

「罪魁禍首不只是亂扔垃圾的人,生產和推廣使用一次性塑料的人在整個問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4年3月,馬來西亞航空公司370航班在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途中突然從雷達屏幕上消失。此後,對該航班的搜尋範圍從印尼延伸至南印度洋,吸引了全球觀眾的注意。幾經搜尋,都未見飛機殘骸的任何跡象。

有幾次,當衛星圖像顯示海面上有漂浮的物體時,人們總以為有了找到飛機殘骸的希望,但結果,所有的漂浮物竟然都是垃圾——破碎的集裝箱、廢棄的漁具,當然還有塑料購物袋。





塑料,讓人們覺醒

目前,禁止使用塑料袋的國家數量在不斷增加,並對違反者處以高額罰款和監禁。法國表示,到2020年將禁止使用塑料盤子和杯子。從2018年開始,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均禁止在化妝產品中使用塑料微粒,該行業正在逐步淘汰這些產品。

可口可樂公司宣布,到2030年,其目標是「收集和回收相當於其包裝100%的等量塑料」。

它和包括百事可樂、安姆科(Amcor)以及聯合利華在內的其他跨國公司承諾,到2025年,將100%使用可重複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的包裝。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正在將棉簽上的塑料桿換成紙桿。

專家認為,真正的解決辦法,是首先要阻止塑料進入海洋,然後重新思考我們對塑料產品的治理方法。

比如新的塑料產品,應該是可以生物降解的,或者可以循環利用的。嶄新的材料、更有效率的回收,以及避免不必要的使用,都是塑料垃圾問題的長期解決方案。

有專家提議,在全球範圍內,對每磅塑料樹脂徵收一便

士(1便士約等於0.09人民幣)的稅。這項稅收每年將籌集大約60億美元,可以用來資助發展中國家的垃圾收集系統。

專家強烈呼籲,公眾應增強海洋環保意識,從源頭上減少海洋塑料垃圾的數量,共同維護人類的「藍色家園」。

她鄉華聞出品|轉載申請授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作者:Lydia


編輯:柏顏


平台:她鄉華聞


微信ID:chicvancouver




有她的地方就有家

 商務合作:


sales@herlandmag.ca


 歡迎投稿:


editor@herlandmag.ca


778.654.8488


:

:

:

:
@copyright http://www.herlandmag.ca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權聲明:

【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鄉華聞 的精彩文章:

動人 | 忠犬送別老布希讓人淚目!那麼多美國總統鍾情「汪星人」,唯獨……

TAG:她鄉華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