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禪,是以己心會佛心

學禪,是以己心會佛心

文:馬明博

在湖北黃梅雙峰山小住時,宋歌為當代禪門宗匠凈慧法師治印數十方 。其印風靈動深邃,深為法師喜愛。近日,在北京琉璃廠宋歌工作室,我有幸讀到凈慧法師題箋的《明鍥佛印選》印譜。「一喝」、「庭前柏」、「吃茶去」、「無」、「面壁」、「滿目青山」、「正法眼藏」、「拈花一笑」、「佛祖心燈」、「玉泉老人」等印,一氣貫通,禪趣迭出。

何謂禪?了解祖師公案的人知道,沒有標準答案。何謂禪趣?化繁複為簡單者,乃禪趣之一也。三千大千世界雖然繁複,在佛眼中,不過一實相。這一實相,即《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一實相,體現在宋歌篆刻上,是知白守黑。於方寸地,宋歌在石頭上做減法,以空白映襯存在,營構「無」之妙境。

以石頭寓禪心,不是件容易事。這讓人想起禪門「石頭路滑」的公案。

唐代,隱峰禪師向馬祖道一告辭。馬祖問:「向什麼處去?」隱峰說:「南嶽石頭希遷禪師處去。」馬祖允准隱峰辭別,但提醒他「石頭路滑」。

拜會石頭禪師時,隱峰繞禪床一圈,振動錫杖,問:「是什麼宗旨?」石頭禪師不予理睬,過了許久,才回了句:「蒼天!蒼天!」

隱峰無法應對。

回到馬祖道一禪師處,他把見石頭禪師的情形說了一遍。馬祖說:「你再去,石頭禪師若說『蒼天!蒼天!",你便噓他。」

隱峰再到南嶽,依前例,又問:「是什麼宗旨?」未料石頭禪師先發制人,以「噓!噓!」作答。

隱峰只得再次黯然歸來。馬祖安慰他說:「我跟你說過『石頭路滑"嘛!」

禪不可言。石頭禪師叫「蒼天、蒼天」,已明禪不可言說。隱峰再問,石頭禪師「噓!噓!」,仍是表明不借言語、不立文字。

學禪,是以己心會佛心,不是照著葫蘆畫瓢。因此能夠在無言處找到下手處,習禪者才算是踏上大道。

宋歌浸淫印事多年 ,受業於當代篆刻名家滬上韓天衡先生,並深得印可。其於篆刻之法,可謂深有體會。明末著名僧人書畫家石濤曾說:「嘔血十斗,不如噬雪一團。」近年來,宋歌依止凈慧法師習禪,欲以藝載道,超越自我。

習禪之後,宋歌手握刻刀時,想必欲以篆刻會佛心,他如何借堅硬的石頭體現自覺觀照的禪心呢?

我沒有問他。

偶然一次同行,答案不期而遇。

前些天,我與宋歌結伴拜訪了兩位藝術家。這兩位藝術家,一位通透如水晶,一位偏執如毛玻璃;一位如可以正人衣冠的鏡子,一位像誇張變形的哈哈鏡。歸來路上,宋歌有些感慨,「從他們,我們不僅能夠明得失,也彷彿見到自己的未來。」

長安街上,行車限速70公里/小時。左側右側,不時有超速車飛馳而過 。宋歌不急不緩,準確把握車速。遇紅燈,車停下來,他有意無意說:「搞不清他們開那麼快乾什麼?開快車就像『騎老虎"啊!」

開快車如騎老虎。妙喻!

以前,聽做交警的朋友講,十起事故九起快。開快車遇到突發事件,來不及應對,災難已到眼前。駕車人不是不知道,但心總有放逸,有恃無恐,有規矩而不遵守,致使災禍頻仍。據報載,每日因交通事故喪生者約300人。車禍之慘烈,甚於猛虎。

宋歌很清楚,自己不是伏虎羅漢。

長安街上紅燈多。車行三五分鐘到一路口,眼見著綠燈變黃,右側的車唰地一聲竄了過去,宋歌卻將車穩穩停下。靜候綠燈時,宋歌扭過頭來,對我一笑,「搶過去有什麼用?前面還不是一樣要等?不搶燈,排第一;搶過去,排最末。」

身在都市,駕車人可以學著參汽車禪。 前行途中,遇到紅燈,駕車人可以藉機欣賞周圍風景,放鬆心情。何必活在妄想中,期望一路綠燈呢?在自我認知途中,眼前這一盞盞紅燈,其實就是「善知識」,它們在提醒我們,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如佛陀所說,禪修如調琴,弦太緊容易崩斷,弦太松不成曲調,只有恰到好處,合乎中道,才能奏出妙音。

若把人身比作車,我們的心就是司機。請問,駕車的是一顆俗心,還是一顆佛心?參汽車禪讓我想到宋代東坡居士的 《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同理,若言車在跑,無人駕駛,車為何不動?若言是因為人在動,如果沒有車,人還能坐著前進嗎?汽車禪這個公案,頗有意味。

前方路口,車要右轉。宋歌打了轉向燈,後面的車卻視而不見,從右側急馳而過。宋歌說:「明博,你把車窗搖下來,舉手示意一下。」然而,依然有車不理不睬。宋歌說:「揮手示意時,你注視對方眼睛,對他微笑。」還好,後來的司機接受了我的微笑,他不但報我以微笑,還向我點頭致意。

生活中,處處禪機,行車亦然。擁堵路上,車時進時停。遇到堵車,人大多會感覺煩。煩惱即菩提。觀照那個令我們生煩惱的,正是禪修的好機會。學禪的人,車可以堵,心不能堵。學會接受堵車,就是學習隨緣。

我們和其他人一樣,行駛在回家路上。我們慢慢地經過了前面的堵點,此時發現,造成擁堵的,是兩車刮碰,在等交警處理。過堵點後,路開闊了,車也快了。宋歌說:「開車不能心浮氣躁,想快些再快些,往往欲速而不達;接受擁堵、慢慢開車,其實又穩又快。」

離家還有一段路,天已經黑了。宋歌打開車燈,照亮前方道路。

凈慧法師提倡「生活禪」, 教導人「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一路暗中觀察宋歌駕車,我發現,他已經在日常生活的舉心動念處實踐禪法 。想來,在執刀治印、以藝載道時,他也不會感覺「石頭路滑」,無處下手了吧?

本文選自佛教雜誌《禪》

五台山供燈共修

祈願五台金色世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加持眾等,家庭和睦、事業順利、資財豐饒、福德增長、受用無缺、運程順遂。開大智慧,有正確的取捨,息除一切身心諸患、所求一切世出世間善願皆能圓滿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覺 的精彩文章:

修行,就是把心量給打開
虛雲老和尚的凈土思想

TAG: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