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養生鍛煉的「尺度」在哪裡?

養生鍛煉的「尺度」在哪裡?

大家可能都知道運動好,生命在於運動,但是應該如何運動,我們適合做哪些運動?下面就以怎樣提高心臟的潛力為例,講講運動的「尺度」。

心臟的儲備功能

心臟有儲備功能,它的儲備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個是心率,就是心跳的快慢。天氣熱的時候,人的代謝快了,我們心率就增快。我們運動的時候比如爬山、跑步,心臟要是不提高心率,那麼供應的血液就不夠全身使用,所以心臟就必須把心率提上來。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安靜地休息的時候,心率就會慢下來。

再一個就是心肌的收縮力,心肌的收縮力就相當於我們走路的力量,如果有力,那你邁的步就大,走的就快。心臟也是這樣的,如果有力,它射出的血就多。

這裡我想再講講心肌的耐缺氧能力,為什麼要提這個?因為我們的生活、工作環境差異很大,如果說你在自然的、氧氣充足的環境中工作,那沒問題,你就不用提高心臟的耐缺氧潛力。但是我們如果需要在缺氧環境中短時間經歷一下,如果你心肌的耐缺氧能力不行,你就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比如嚴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突然死亡。

那麼怎麼樣來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來防止我們遇到惡劣的環境,比如說像在地震中被埋但又不足以致死的情況,空間很狹小,氧氣不夠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心臟的耐缺氧能力很好的話,你生存的時間就會比較長,爭取到了被營救的時間。

做讓心臟「 又累又餓」 的運動

有一個辦法,既可以鍛煉心率,也可以鍛煉心肌耐缺氧能力,還可以鍛煉心肌收縮力,那就是「有氧運動」,它是提高心臟潛力的最好措施。

那麼,哪些運動能提高心臟潛力呢?比如舉重這種運動就不好,它不利於提高心臟的潛力,而我們經常做的散步、跑步、登山、游泳、勞動都是一些能夠提高心臟潛力的非常好的運動方式。這些活動能夠增加機體的耗氧量,能夠給心臟增加一定的負荷,使心臟處於一種「又累又餓」的狀態。「餓」是指心臟本身血液相對不夠用,所以我們運動多了的時候會感覺氣短、憋氣。再嚴重了,就是憋氣、跑不動了,是心臟累了。那麼通過「餓」和「累」,正好鍛煉心臟的潛力。到底怎麼來把握,是不是越「餓」越好,越「累」越好呢?不是這樣的,需要把握尺度。

循序漸進, 持之以恆

這個尺度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每次鍛煉的時候我們的心率達到什麼程度算是好。這裡要強調「因人而異」。那麼怎麼來掌握呢,就是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具體運動的時候,應運動到覺得稍微有點累了即可。之後在這個程度上堅持一段時間,直到感覺不累為止,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提高一點,又覺得稍微累了,再堅持一定時期,如此逐漸提高。不需要每天都提高,這樣你的心臟受不了,也達不到鍛煉的目的。一定要一點一點地增加,每增加一點,持續一到兩周。二是我們心臟的潛力到底要提高到什麼程度。是不是一定要提高到跟飛人劉翔的一樣呢?劉翔是田徑運動員,他的心臟功能很好,那是不是我們每個人心臟的潛力都要達到那種程度呢?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就像我們平時開車上班一樣,我們不一定非要開好車,車就是代步工具嘛。但是我們的心臟要鍛煉到什麼程度,夠我們日常的使用、日常的消耗,就足夠了,不需要吹毛求疵,還是要適合自己並且適度。

來源:家庭科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為人工智慧糾錯
為了減肥你做過的事有哪些?「減肥咖啡」靠譜嗎?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