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力薦書:《荀子》《韓非子》《左傳》《漢書》
梁啟超之所以不厭其煩地為清華學子講解《讀書法》,是配合其《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展開的,他是要將古往今來、卷帙浩繁但又魚龍混雜的中國古籍分門別類,為莘莘學子找到「入門」的捷徑與「開門」的鑰匙。
1923年8月,梁啟超在清華大學的《國學講義》中,專列《讀書法》一章,一邊為學生們講解,一邊編寫成稿。《清華周刊·書報介紹副鐫》一直在根據梁啟超的進度,連載《讀書法》的講稿,到當年年底時,已經連載了五期,仍然沒有完稿。事實上,直到1925年底,梁啟超都還在講《讀書法》,並屢有新論見載於《清華周刊》之上。
梁啟超之所以不厭其煩地為清華學子講解《讀書法》,是配合其《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展開的,他是要將古往今來、卷帙浩繁但又魚龍混雜的中國古籍分門別類,為莘莘學子找到「入門」的捷徑與「開門」的鑰匙。但因為他自身的學術研究門類廣、任務重,又加之社會活動與交際也不少,因此,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教學中,僅僅《讀書法》一章,竟講了兩年也未講完。為此,頗有些心急的學生們很想請他刪繁就簡,拿出一個更為簡要的書目來,以便儘早「入門」。
時年21歲,後來成為「新儒家」及著名哲學家的賀麟,當時在清華就讀併兼任《清華周刊》記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甚至訪晤梁啟超。因有「工作之便」,他有幸聆聽了梁的種種教誨;其中有一次,梁談到了大學生必讀的四部國文書,可以說解了眾多讀過《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又正在聽《讀書法》卻仍不得要領門徑的學子的「燃眉之急」。他將這次談話記錄了下來,又經梁本人審閱無誤,發表在了《清華周刊·書報介紹副鐫》第七期上。
1923年12月,由賀麟記錄的《梁任公勸人讀的四部書》發表了出來,清華大學師生們內部傳閱,應當都有所了解。但這篇記錄稿在大學門外流傳不廣,後來也並未輯入《飲冰室合集》以及《梁啟超全集》中,《梁啟超年譜長編》中也未有任何相關記載,至今鮮有知者。部分原文如下:
梁任公勸人讀的四部書
「專為學做文章起見,我勸人讀四部書:
1、《荀子》
2、《韓非子》
3、《左傳》
4、《漢書》」
梁先生解說這四部書對於我們學做文章的好處的理由也甚為詳明,歸納起來約有四端:
一、這四部書內部所含蘊的哲理無《老子》《莊子》之奧妙精深,易於使我們領會。
二、這四部書的文字結構無《管子》《墨經》之詰曲敖牙,容易使我們了解。
三、把這幾部書打通了,國文便略有基礎,便沒有別的較困難的看不懂的古書了。
四、《老子》一書的年代頗成問題,《論語》《孟子》《墨子》等書大都是門人記的,不是本人自己的著作。所以中國最早的有系統有組織的著作,恐怕要算《荀子》及《韓非子》二書。
又梁任公認為《左傳》及《國語》本來是一部書,由後人析成兩書的,所以他勸人讀《左傳》,《國語》也包含在內。
這則400餘字的簡訊性質的通訊稿,記者賀麟出色地完成了急欲「國學入門」者的請求,梁啟超也開出了四部國文必讀書的「超精簡」書單。按照國學傳統「經史子集」的圖書四部分類法,梁氏書單中「集」部缺席,「子」部兩種,「經」、「史」部各一種。他最推崇「子」部的《荀子》《韓非子》;「史」部《漢書》與「經」部《左傳》也入選。梁啟超薦書的四個理由也很明白,這四部國文必讀書內容易領會、文字易了解;讀之可為國文立基礎,其中《荀子》《韓非子》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個人專著,貨真價實、字字靠譜。
在梁啟超看來,「國學入門」路徑多種,讀中國古籍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細分的,有系統的,有精深的,有專門的,不一而足。他編撰並講授的《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實在是需要長期的、充分的、深入的去為廣大學子講解並辨析的。但他所開出的四部國文必讀書,是基礎中的基礎,是「國學入門」之前的「國文入門」,只有先進了這所「院門」,才能往裡走,才能叩開「房門」。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