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罕見金代傢具實物模型

罕見金代傢具實物模型

文 / 明清傢具研習社

傢具是物質文化的載體,精神文化的象徵,它能折射出一個民族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軌跡和興衰,以及一定歷史時期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傳播和融合。每一個時期每一個民族的傢具發展,既繼承了先祖時期的精華,又不斷融合鄰近兄弟民族尤其是先進民族的傢具文化,逐步形成更適合自己傢具的樣式,同樣金代傢具也不例外。

傳世的繪畫作品和大量的考古發現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形象資料,因此對於金代傢具的形制特點,我們可以先從繪畫材料中作出基本的歸納。

金代墓室壁畫 大同市博物館藏

在考古發現的眾多金墓壁畫中,傢具可謂是頻頻露相,這些曾經長眠於地下的壁畫,讓我們重新目睹了屬於民間生活的、反映社會文化的金代傢具的風采:

PART 1 張世卿墓壁畫

墓群發現於1972年,是一處遼代晚期至金代中期以遼代監察御史張世卿墓葬(建於1116年,遼天慶六年)為代表的張氏家族墓群(西區為韓姓墓地)。

PS:以張世卿墓為代表的10餘座遼代時期的張氏家族墓,出土各種文物800餘件,壁畫360平方米。被國家文物局評選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PART 2 絳縣城內村壁畫

2001年發掘的山西絳縣城內村金代古墓壁畫生動呈現了距今800年前的晉南人家日常生活。

PART 3 晉城陵川縣玉泉村壁畫

2007年6月,山西陵川縣附城鎮玉泉村發現一座金代磚室壁畫墓,墓室內壁通施灰漿並分別繪製彩色壁畫,其中一面繪有侍從僕人,分別為備酒、備茶的侍奉場面或庖廚勞作情景。

木石南壁甬道口西側壁畫

壁畫以墨線勾勒形象,再以彩色隨形填染,器具整體準確自如。

PART 4 山西博物院藏金代墓葬壁畫

金 繁峙南關村金代墓葬壁畫墓·青年得志

金 繁峙南關村金代墓葬壁畫墓·仕途青雲

金 繁峙南關村金代墓葬壁畫墓·暮年仙居

以上墓室壁畫中的金代傢具,我們可以粗略的看出一個共同點:

在結構上仿照中國傳統建築木構架做法,洗鍊單純、簡潔工整的樑柱式框架結構開始代替箱體壼門結構。

造型上和宋代傢具非常相似,但是整體裝飾更少,只在局部稍有點綴,比例協調,神態純樸,線條上硬朗粗獷,帶有些少數民族的威猛彪悍之氣。

金 繁峙南關村金代墓葬壁畫

中國的墓室壁畫發端於人類對自身最後歸宿場所的裝飾。這些金代墓室壁畫可以說是金代社會生活的縮影,它也從一個側面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時尚風俗等。

當然,更直接以及更具有說服力的形象資料,是考古的實物發現:

上世紀70年代初,在大同市城西發掘了一座金代閻德源墓,墓主閻德源生前是西京(大同曾為金代的陪都西京)玉虛觀宗主大師,墓中出土了各類隨葬品90餘件,僅木器即達20件之多。

其中,一套杏木材質製作的影屏、巾架、盆座、床榻、茶几和桌椅傢具模型用材適度,造型準確,簡潔古樸,呈現著原木器之本色:

木 茶 幾

時代:金代

尺寸:方7.5cm,高15.7cm

來源:閻德源墓出土

取圓材製作,方檯面下邊抹,四腿修長呈圓柱形,其間安橫帳,側腳收分,此幾造型簡占舒展,挺拔秀氣,雖纖腿小足重心較高,然仍不失其穩重之感。

木 炕 桌

時代:金代

寸:長18.5cm,寬10.5cm,高8.8cm

來源:閻德源墓出土

炕桌敦厚可愛,神態淳樸,整體選用原材,夾頭榫,牙板一木連做,整體造型準確,簡單大方。

方 炕 桌

時代:金代

:方10.5cm,高8.8cm

來源:閻德源墓出土

桌面板材厚實,四腿足直下,內側方外側圓。造型圓潤敦實、簡潔靈巧,古樸素雅且恰到妙處。

木 地 桌

時代:金代

寸:長40,寬50,高60厘米

來源:閻德源墓出土

此桌見證了古人從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生活方式的轉變。正面牙條連接,兩端留牙頭,外有角牙,其下安橫棖;側面無牙條,雙橫棖略低,契合了堅定穩固的力學原理。

木 巾 架

時代:金代

寸:高18.8厘米,橫杆長15.2厘米

來源:閻德源墓出土

整體形如「丁」字狀。底座以厚重的板材上抹角十字交叉,底內凹。

中央置立桿,桿呈上收分柱狀,柱頭束腰葫蘆式直抵搭腦,搭腦橫直兩頭上挑雕成三角雲頭式,並用單墨線勾勒出雲紋。

木 影 屏

時代:金代

寸:高28.8厘米,屏身25.7厘米,寬19厘米

來源:閻德源墓出土

影屏由屏身、站牙和抱鼓墩三部分組成。屏身正面無任何修飾,屏背攢四邊框和腰間雙橫檔棖,意在抗變形。底座由墩厚的板材雕成如意式抱鼓墩,底心內凹。雲紋站牙將屏身夾抵。

木 榻

時代:金代

寸:榻板長40.4厘米,寬25.5厘米,通高20厘米

來源:閻德源墓出土

四足形欄杆式圍子床,由床柱、圍板、床板、床腿四部分組成;床上鋪木板,左右及後面有欄杆,欄杆下有圍板。

四角均有方立柱,左、右、後面的立柱間又有花形間柱。四條床腿為秋葉形,腿之間有橫棖,四足雕成長方形花紋。造型美觀,結構精緻。

帶欄杆式圍子床是遼金床榻類獨具特色的傢具,這種類型的床周圍有間柱,嵌有欄杆也有圍板,床體有箱形壼門結構和四足形結構為典型。

遼金時期的傢具製作深受兩宋文化影響,閻德源墓出土的這件木塌不僅反映了當時高超的雕刻技藝,更反映出南北文化交融的特徵,也是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碰撞的產物。

木 椅

時代:金代

寸:通高20.5厘米,座面10.5厘米

來源:閻德源墓出土

椅搭腦呈圓柱狀通直超長,靠背板與立柱微向後彎,靠背板的兩側起邊線。座板厚實,扶手與搭腦出頭作法一致,橫截面未做任何修飾。

四腿垂直、椅腿、立柱及扶手皆為圓柱形倒收分,頗為有趣,四面曲線形牙條,管腳棖偏高。此椅造型標準,端莊古雅。

木 盆 架

時代:金代

尺寸:通高13.8厘米,座圈直徑12.8厘米

來源:閻德源墓出土

器外表及腿足髹朱漆、盆座呈六棱形,上開座口,內里中空,並在束腰下端安一橫棖和四斜棖相互交叉定型。

橢圓座口外分六棱與腿部相圈,並在每段間嵌裝鏤雕的「萬」字紋檔板,束腰甚高。六條呈扁狀棱形三彎煺,足尖誇張活潑地朝外翻翹,以至形成極窄的著力面,尚有金屬瘦勁之風度。

腿間分段相接寬闊的如意雲紋牙,牙深度達腿彎度之最大處,使整個器型更具飽滿與華麗的色彩。此盆座造型別緻,做上考究,匠心獨運,觀賞性特強。

這組尺寸大小均在20厘米左右的明器,實為不可多得的金代傢具中之實物模型精品。因此,它為研究我國金代木質傢具的形制、下藝水平和傢具的發展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金代傢具形式與功能是隨金代社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傢具形式的變化標誌著金代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民族融合也促進了傢具形式的演變。

積澱著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的中國傳統傢具文化,蘊含著博大精深的內涵,通過精妙絕倫的有意味的形式變化,向我們傳遞著千百年來人們追尋美的訊息。

中國傳統傢具在物與我在審美理想中統一,這是中國人形態哲學觀和文化意識的反映,體現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提煉和總結,以及通過創造和想像,折射出人們對幸福、吉祥生活的憧憬。

而獨具特色的金代傢具也為明清傢具的輝煌奠定了基礎,是中國傢具史中不可忽略的一筆。

PS.文獻參考 / 朱毅劉亞萍 《觀金墓壁畫 品金代傢具》《東北地區傢具形制演變初探》 / 曾分良《金代傢具的形制研究》 / 張麗《觀金代傢具工巧風貌 品八百年前榫卯古韻》

- END -

| 投稿 | 轉載 | 合作 |

研習君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大研習君 的精彩文章:

近300件

TAG:正大研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