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風流才子柳永,年少多才卻大器晚成,一生情場得意仕途坎坷

北宋風流才子柳永,年少多才卻大器晚成,一生情場得意仕途坎坷

與風月為伍,與紅顏為伴。風流不羈的性格,註定著柳永與其他詞人有著不一樣的人生。

年少多才

柳永出生時尚叫「柳三變」,這個名字,他用了大半生,後來才改為柳永,今天我們還是慣以柳永稱他。

柳永的父親柳宜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近臣,後降歸大宋,因此柳永便有憑藉父親接觸到李煜詞作的機會。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成名佳作,柳宜在祭奠他時也曾多次吟誦,小小的柳永就從這一刻起,第一步接觸到了「詞」。

詞,大多平仄不齊,但那正是人生跌宕起伏的寫照,詞中包含的更是作者的一片深情。而它,註定要與柳永結下不解之緣。

柳永的母親劉氏出生於書香世家,精通詩詞歌賦,柳宜忙於仕途,她便擔起了教導柳永的職責。在母親的引導下,柳永有著快樂詩意的童年。小小年紀,便已經才華橫溢。

思念遠行的父親,他已經能夠用填詞,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登山臨水望春暉,屈指算來數月離。閩江水漲鯉魚肥。盼爺歸,菽水承歡媛庭闈。」思父之情,躍然紙上,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才氣,已是可贊。

母親也會不斷的與他聯對來試試他的天賦。「風吹鐘聲花間過,又香又響。」小柳永當即對出「月照螢燈竹邊明,且亮且涼。」又或是「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小柳永再次對出「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小柳永如此之才,當可以與詠出「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謝道韞相齊名了。可是,如此多才對他來說,究竟是福是禍,終究是個未知數。

不久,柳宜趕往揚州做官,留下了柳永陪伴母親,並且寄厚望於柳永身上,希望他不要沉迷於詩詞歌賦中,應當發奮讀書,考取功名。柳永沒有拒絕,從此以後刻苦學習,他不知道,正是這「考取功名」四個字,拖累了他的一生啊。

風流青春

柳永到了十八歲,家人開始主張為他娶妻,這位短命的妻子卻在史書上沒有記載,我們暫且呼她柳夫人。

柳永與柳夫人是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的親,卻也是情誼相投,一見鍾情。

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雲情意。舉措多嬌媚。 爭奈心性,未會先憐佳婿。長是夜深,不肯便入鴛被。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釭,卻道你但先睡。

這首《斗百花》是柳永新婚第二天所作,他對妻子的愛戀從那一句句充滿深情的詞闕中便可看出,若是能長長久久,必定會是才子佳人的一段美好故事。可這首詞也因為詞句旖旎而遭世人譴責。柳永卻不願理會,在他眼裡,詞是他抒發情感的寄託,不是博取功名的工具。

時候一到,柳永便辭別妻子,去汴京趕考。

到了汴京,柳永卻遊戲花間,沉迷醉卧於紅顏之中,當然,對於妻子,他還是想念的。

薄衾小枕涼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征轡;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此情並無虛情假意,曾經的相濡以沫還歷歷在目,可是卻無法相聚,實是無奈。可是柳永卻是一個耐不住寂寞的人,他雖心裡思念著妻子,可是身邊還是需要有紅顏相伴。

不久後,柳永寫下了《望海潮》進行自薦。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這首詞將杭州的富庶與美麗刻畫得淋漓盡致。據說此詞還被一位名叫楚楚的名妓歌唱,從那以後柳永的才氣便在杭州傳遍,可是也正是這樣過於出名,成了他日後科舉道路上的一大障礙……

柳永他是個才子,但也更是個浪子。

一首《長壽樂》不僅將太平盛世春遊中所見的繁華景色刻畫得入木三分,下半闕更是提醒人們及時行樂,把握青春,充滿旖旎往事的色彩。

繁紅嫩翠。艷陽景,妝點神州明媚。是處樓台,朱門院落,弦管新聲騰沸。恣遊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競尋芳選勝,歸來向晚,起通衢近遠,香塵細細。

太平世。少年時,忍把韶光輕棄。況有紅妝,楚腰越艷,一笑千金何啻。向尊前、舞袖飄雪,歌響行雲止。願長繩、且把飛烏系。任好從容痛飲,誰能惜醉。」

或許,正是這樣太過放浪的性格,柳永在景德二年,竟然錯過了一次會試!隨之而來的是結髮妻子病逝的噩耗。這個噩耗,如當頭一棒,敲醒了柳永。

迷茫科舉

柳永雖然迷戀風月,喜花紅柳綠之色,可他還是重情重義之人。

留不得。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惟頃刻。彩雲易散琉璃脆,驗前事端的。風月夜,幾處前蹤舊跡。忍思憶。這回望斷,永作終天隔。向仙島,歸冥路,兩無消息。

紅顏早逝,多情的柳永不得不悲傷。這首《秋蕊香引》充滿了悲情之色,留不得的不只是那紅顏,更是世間更多美麗的景色。

從那刻起,柳永收起了輕狂,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思考。正逢真宗修建玉清昭應宮,柳永隨著世俗的腳步,寫下讚頌之詞:

琪樹羅三殿,金龍抱九關。上清真籍總群仙。朝拜五雲間。昨夜紫微詔下。急喚天書使者。令齎瑤檢降彤霞。重到漢皇家。

鍾情於風月紅顏的柳永,現如今為了迎合世俗功名,不得不寫下此類本不適合於他的詞作,或許,正像我們現在的考場作文一般吧,即使寫得再美,讀起來也是冷冰冰的。

緊接著,柳永繼續參加科舉,可是造化弄人,科舉落第,慘痛的現實給柳永沉重的打擊,柳永開始醒悟,他不再阿諛奉承,而是將自己的詩詞,奉獻給自己喜愛的紅顏。那時的歌妓們一個個都非常尊敬他,在她們之間還流傳著一首有趣的小調。

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

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

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

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不管在考場上遭遇了怎樣的失意,柳永總能在青樓萬花叢中找回安慰。歷史上,那些歌妓們本就是重情重義之人,而她們遭遇的誤解,只是因為去青樓的大多都是走馬觀花的風流男子罷了。

不久,沉溺於醉卧紅顏的柳永,接連遭遇了父喪與母喪,守喪期間自是不能再尋歡作樂,柳永在這段時間便開始發奮讀書,他雖不喜功名,可為了父親幼時的厚望,他願意去追求功名,可悲可嘆。

期間經歷了一次失敗,柳永不再像上次那般頹廢,他選擇了屢敗屢戰,終於在下一次考試中,柳永中了。

但是,柳永卻因為有著「淫詞艷曲」的名號而被取消了中考的名額,轉而被皇帝欽點為「奉旨填詞」。這「奉旨填詞」雖聽起來豪氣,卻只是個有名無實的虛頭罷了。

柳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他決定離開一陣子,獨自流浪一段時間。在離開之際,眾多歌妓與他依依不捨,那首流傳千古的《雨霖鈴》,就在這時,誕生了。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宦途的失意和與戀人們的離別,兩種痛苦交織在一起,使詞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整首詞都流露著柳永前所未有的哀傷。「更與何人說?」更是有著物是人非的感覺,直擊讀者心靈,凄涼的秋景更是將離別的傷感烘托到極致。

晚年仕途

柳永的流浪,在此便不再細說,而到了流浪盡頭,柳永迎來了一生最重大的喜訊。五十一歲的他,中了進士及第。

東郊向曉星杓亞。報帝里,春來也。柳抬煙眼。花勻露臉,漸覺綠嬌紅奼。妝點層台芳榭。運神功、丹青無價。

別有堯階試罷。新郎君、成行如畫。杏園風細,桃花浪暖,競喜羽遷鱗化。遍九陽、相將遊冶。驟香塵、寶鞍驕馬。

晚年得名的柳永,興奮之餘做下了這首《柳初新》。整首詞都透露著成名的喜悅,本來荒涼的屋舍,殘敗的花朵,在一瞬間似乎都變得綠嬌紅奼。老年的喜悅,躍然紙上。

做了官的柳永,也不枉民意,他與民同樂,關心百姓,因為擔心鹽民的生活艱苦,柳永還特作一首《煮海歌》體恤鹽民。

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輪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嶼。

風乾日曝鹹味加,始灌潮波塯成鹵。

鹵濃鹼淡未得閑,采樵深入無窮山。

豹蹤虎跡不敢避,朝陽山去夕陽還。

船載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熱。

晨燒暮爍堆積高,才得波濤變成雪。

自從瀦鹵至飛霜,無非假貸充餱糧。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緡往往十緡償。

周而復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驅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門,安得母富子不貧。

本朝一物不失所,願廣皇仁到海濱。

甲兵凈洗征輪輟,君有餘財罷鹽鐵。

太平相業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

鹽民既無耕地,也無蠶桑,只能靠那片大海為生,而製鹽的過程又是極其辛苦,潮漲潮落都決定了鹽民一年的收成,而且到最後竟然連賣鹽的自由也沒有。

柳永的這首《煮海歌》表達了對鹽民的深刻同情,同時也使得大眾和官府的目光,都放到了鹽民的身上,使得鹽民的生活得到了些許改善,雖只是微不足道的變化,但對於一直以來處於水深火熱中的鹽民來說,已經足夠了。

柳永雖為官清廉,體恤愛民,卻也因為作詞譜曲過於隨性,總是容易得罪人,因此導致仕途極其艱難,經歷了跌宕起伏的調遣,柳永的官職,停在了「屯田郎中」的職位,終究有著些許落寞。

總結

半生風流浪蕩於風月之地,又將半生奉獻給世俗官宦,這便是柳永的一生。柳永的後半生雖有了功名,但他是不如意的,如果可以,或許,這位風流不羈的才子會選擇遠離功名吧,畢竟醉卧於紅顏間的他,才是最迷人的。

作者:顰安,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是誰在星球上作畫?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講的就是單雄信的故事

TAG:文史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