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註or放棄:我們大腦面對高風險時的偏向性
在拉斯維加斯,賭徒明知道贏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為什麼還會投下重注?當歐氣爆棚,贏下大筆籌碼時,為什麼不見好就收,反而加大賭注?
人們為什麼做出高風險的決定——不僅在賭場里,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團隊發現,明知贏的幾率很小,也要「提高賭注」的決定來自於大腦內部的偏好,這種偏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累加,且涉及到左右半腦之間的拉扯牽制。
研究論文於1月7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發現有助於軍隊在高危情境中做出合理決策,開發出更有效率的大腦訓練方法,以改變或「重塑」我們的長期行為或習慣。
資深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學院的生物醫學工程教授,也是其計算醫學研究所的成員Sridevi Sarma說:「我們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產生一種偏好,可能會讓人們以不同的方式來看待風險。」
Sarma的團隊試圖理解為什麼人們傾向於承擔風險,即使失敗的可能性極大;或者反過來,即使在賠率有利的情況下也要規避風險。他們想搞清其中的生物學機制——具體到人類大腦的哪些區域。
他們在克利夫蘭醫院癲癇監測中心,招募患者參與他們的實驗:來一把紙牌遊戲。
患者接受了立體腦電圖檢查,醫生在他們的腦中植入了多個深層電極;電極原本用於確定癲癇病灶,以便將來進行手術。每個深度電極帶有10到16條通道,能夠記錄下來周圍神經元的電壓信號。因此,在紙牌遊戲進行中,方便Sarma和她的團隊實時監測患者的大腦——看他們如何做出決斷。
遊戲規則很簡單:有一副無限的牌組,牌面只有5個不同的值:2、4、6、8和10。每一輪之後,打出的牌都被洗回了牌組,所以不會影響到下一輪發牌的概率。
遊戲時,屏幕上有兩張牌,一張面朝上(對人類玩家可見),另一張面朝下(對人類玩家不可見)。面朝上的牌屬於玩家,面朝下的屬於電腦。玩家被要求下注——低注5美元或高注20美元——賭他們的牌面高於電腦的。
研究人員發現,當玩家抓到2、4、8或10時,可以快速而本能地下注。然而,當他們拿到6時,他們會猶豫不決並根據個人的歷史偏好投高或投低。換句話說,參與者的投注行為主要基於他們過去下注的表現,即使過去的結果與新一輪的博弈毫無關係。
通過檢查遊戲所有四個階段中記錄下的神經信號,Sarma的團隊發現了令人矚目的高頻伽馬腦電波。他們甚至能夠將這些信號定位到大腦的特定結構中。事實證明,這些區域——不包括任何涉及耐藥性癲癇的區域——與冒險行為正相關或負相關。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Pierre Sacré共同領導了該項目,他說:「當你的右腦出現高頻活動時,你就會願意承擔風險。」他對患者大腦表現出的對稱性十分驚訝。「但如果左腦有高頻率活動,你就會遠離風險。我們稱之為左右腦推拉系統。」
為了評估偏好程度,研究人員開發出數學方程,該方程式僅利用過去的投注結果,就能計算出每位患者的風險偏向性。
「我們發現,玩家的決策由所有過去的手牌和所有過去的下注結果共同決定。但人類的記憶力有限,」Sarma說。「換句話說,新發生的事件比古老的事件更重要。這意味著通過回溯玩家最近的博弈歷史,我們可以預測他對未來風險的偏好程度。」
本文譯自 medicalxpress,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咖啡,且「喝」且珍惜
※天行九歌:鬼谷縱橫,雙手劍客最完美的高手對決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