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玄宗在得知太子私下登基稱帝後,為何沒有暴怒,反而笑了?

唐玄宗在得知太子私下登基稱帝後,為何沒有暴怒,反而笑了?

【歷史劉老師原創,非授權嚴禁轉載】

大家知道,對於古代帝王而言,至高無上的權力是任何人都不能窺伺和觸碰的,哪怕是自己的父親、兒子和兄弟。

為此,歷史上上演了一幕幕血淋淋的悲慘事件。

然而,在唐朝歷史上,卻出現過這麼一件怪事兒——當唐玄宗得知自己的兒子、太子李亨私下登基稱帝的消息後,不僅沒有龍顏大怒,反而笑了出來。

這一幕,《資治通鑒·唐紀》中,進行了如實的記載——「靈武使者至蜀,上皇喜曰:『吾兒應天順人,吾復何憂!』」

意思也就是說,當剛剛即位稱帝的唐肅宗李亨,派出的使者到達蜀地,把自己稱帝的消息告訴給父皇唐玄宗的時候,唐玄宗當即就露出了笑容,並且表示兒子的這一舉動是順應天意和民意的,自己也是極力支持的!

那麼,一向對皇權看得比性命都重要的唐玄宗李隆基,為何此時卻改變了之前的態度,變得如此的豁達和通融,反倒支持起了兒子從自己手中拿過皇權呢?

其實,在這之前,唐玄宗曾經兩次想要傳位於太子李亨,但因為一些原因而沒有實現:

第一次,是在「安史之亂」爆發的前一年,也就是天寶十三年,早就已經厭倦於朝政的唐玄宗,想要傳位於太子李亨。

但是,由於當年大唐王朝發生了多起天災,唐玄宗又是一個注重顏面的人,他想等天災過去,國家恢復正常之後,再傳位於太子,給自己兒子一個太平無事、繁榮昌盛的帝國。

但是,計劃不如變化,就在唐玄宗準備把皇位傳給太子李亨之前,經不幸遇上了安祿山起兵謀反(朕在位垂五十載,倦於憂勤,去秋已欲傳位太子,值水旱相仍,不欲以餘災遺子孫,淹留俟稍豐,不意逆胡橫發)。

第二次,是在「馬嵬坡之變」後,唐玄宗看太子李亨如此得人心,就連傳位於太子李亨的詔書都寫好了,但太子李亨卻沒有接受。

太子李亨之所以沒有接受,是因為自己在父皇面前,根本施展不開自己的才華,多多少少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所以,在受命收復二京的時候,他在身邊臣子的一再勸說下,決定即位稱帝。

因為,此時的自己,已經遠離了父皇的影響,可以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來施展自己的影響力,擊敗安祿山等叛軍。

而唐玄宗之所以在得知太子李亨即位的消息後,會高興的笑了出來,有這麼兩個原因:

一來,就像唐玄宗自己所說的那樣,自己早就已經厭煩了忙碌的朝政,早就想要退居二線,安心養老,更不要說遇上叛軍險些滅掉祖先傳下來的基業這種糟心事兒,自己更無心打理。

二來,唐玄宗心中非常擔心,自己會成為亡國之君。

因為,現在如日中天的叛軍,會不會在攻佔長安和洛陽兩座都城後,繼續追殺自己,也是一個未知數。

而一旦自己在位期間死於叛軍之手,叛軍再殺掉所有皇族,那自己就會成為後世所嘲笑的亡國之君。

但是,自己傳位於兒子李亨後,那性質就不一樣了——即便是自己被叛軍所殺害,所帶來的影響也會大大減輕。

也就是說,亡國之君這個鍋,自己不用擔心背了。

所有,得知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唐玄宗從內心深處笑了出來——自己終於可以舒一口氣了,壓在自己心中多日的那顆巨石,也終於可以落下了。

故而,已經升級為太上皇的唐玄宗,當即命人把傳國玉璽等物品送給兒子唐肅宗。

並且,在傳位詔書中,唐玄宗還說了這麼一句話——「即便是平定叛亂後,自己也不再干預朝政,自己要安心養老(俟克複上京,朕不復預事)」。

參考史料:《資治通鑒·唐紀三十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劉老師 的精彩文章:

唐朝秘史:敢罵唐太宗是「亡國之君」的牛人,罵完後還得到獎賞
他是大唐開國第一功臣,紅極一時,唐高祖李淵主動與他結親

TAG:歷史劉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