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潮汕的年味有點「仙」

潮汕的年味有點「仙」




請接收來自潮汕柑的祝福。

攝影/

連幼希 

-風物君語-

在潮汕


一切好吃的


都得先讓神明和祖先享用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授權轉載。「地道風物」是來自《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公眾號,這裡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立志於「尋訪最佳物產、捕捉匠心民藝、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門前的香爐,貼好了爸爸手寫的「天恩父母,眾位諸神」;八仙桌前,傳來了媽媽對天禱告的說辭。

一桌鹵鵝白雞,幾碗素菜和浮豆齋

,虔誠而獨特,為一家一宅的新春祭拜揭開了序幕。


▲ 

給香爐貼上紅紙。

攝影/連幼希


千百年來,潮汕這片粵東海邊的大地

靠天吃飯,倚海為生

。各路神明,就是這方百姓的心靈港灣。而每到過年,人和神之間的故事就迎來了高潮。一句「老爺保賀」,一句「天公包庇」,一句「媽祖庇佑」……成為了潮汕獨有的年味。


▲ 

揭陽小吃——梅汁水果,女生的最愛。過年期間的揭陽,到了後半夜路邊也依然人頭攢動。攝

/林直男


「小魚乾」的大用處

在潮汕,神明的祭祀至今仍然嚴守著古老的習俗:一年伊始

求神許願

(當地人叫還願),歲末年終

謝神天恩

——似乎人和神明之間打交道,也需要帶有家長里短的世故。求人應當送禮,豐盛的三牲酒就是當地人送給神明的厚禮。


 

祠堂前的供品

攝影/

連幼希

三牲一般指的是豬、雞、魚,取義為胎生、卵生和藻生。在年末的答謝里,多以魚乾、豬肉和腐竹搭配一起做為「牲禮」,祈求讓即將前往天庭的「老爺們」多多美言幾句。



這裡頭,魚乾則是必不可少。從每年的十月左右,潮汕魚乾的製作就已開始,俗語

十月魚最肥

——不論是生曬或熟曬,不管是對蝦干、墨魚乾、鰻魚乾、魷魚乾、河豚干,風味都在這幾個月中悄悄醞釀,為的是在年末三牲祭神明時能作為「藻生擔當」。


▲ 

白切雞蘸姜油、

豬腳墨脯雞(墨魚乾)、香煎馬鮫魚丸。左下角是

海鰻干茨菇腐竹

攝影/

連幼希 

「藻生擔當」可有自己獨特的本事。鄉民自家的神座需要上供,鄉里鎮上廟宇宮殿的神仙(當地人叫「老爺」)也不能失禮。一處神明一份禮,忙碌地「拜拜」,添積了很多三牲。在過去沒有冷凍設備的時候,得讓人多煩惱?但魚乾始終是牲禮中最好打發的,它不似豬肉嬌氣,功成身退後

封上報紙掛在天颱風干

,依然可以良好保存。


潮汕曬魚乾。

/圖蟲·創意

當然,這種海洋風味也是所有年飯里製作的重要一角:墨魚乾、豬肉和雞肉一鍋紅燒,是鼎鼎有名的「大三仙」,

海鰻干與茨菇腐竹可以煮一鍋鮮美的湯

,魷魚乾火烤或水煮都是美味的下酒菜。至於讓人敬而遠之的河豚干,只需要搭配蘿蔔和排骨,豐腴的湯水就能讓人醉心。


揭陽家宴。攝影/林直男

這以答謝神明開啟的祭祀年味,終究還是落到了人們的肚子里啊!




深情似粿

源於農耕時代的「粿」,是潮汕人一輩子賴以生存的美食。時年八節,拜請神明,沒它不行。做粿的炊煙在每家每戶飄渺悠揚,就是過年的信號——寓意發財順遂的

發粿

、代表甜蜜圓滿的

甜粿

、講究農時風味的

鼠殼粿

、預兆好彩頭的

菜頭粿

、特別喜慶討人的

紅印桃

、祈求輕鬆順利的

松粿

……這些或桃或花,各式各樣的千滋百味,似乎就是開啟和神明、和天地對話未來的密鑰。


 

紅桃粿

攝影/

連幼希 

年味的各類「粿食」中,當數甜粿最為尊貴。挑米浸泡,碾米曬粉,起漿炊粿,即便是對家務最為熟稔的潮汕婦人也都一絲不苟。在我的記憶中,炊甜粿得提前挑個好日子,摸黑起床。土灶中放入甜粿米漿,還得按習俗在鍋蓋上放一碟大米、小刀和抹草,寓意辟邪。這一甑甜粿,一般要蒸煮十五六個小時,過程中必須寸步不離,不能有一絲差錯。

畢竟一甑好甜粿,便是豐年的好兆頭。

隨著時間的推移,

甜粿會越發紅潤,直到大年初一,才會被隆重地端出來。「開甜粿」是過年重要的一環,以前在大厝(cuò)人家,家裡婦女會把甜粿整個倒扣出來,用膠絲線靈巧地切開(用刀反而切不開),

先供奉在家裡神明各處,餘下的再分給各房子孫

。有些時候還得給去年有喪的親戚,因為世俗里有死喪的人家來年是不能炊甜粿的。


磨刀霍霍向雞鵝


 

獅頭鵝

攝影/

連幼希 

當丹紅金紙的家風春聯妝點了老厝,巷弄各處的紅彩隨著隨風招搖著喜慶,年就來到了眼前。農曆除夕這一天,人們循例會殺雞刣(zhōng)鵝,把它們作為團年祭天的供品。


 

臘月

廿旬趕集(當地人叫

趕圩

),挑鵝選雞

攝影/

連幼希 

團年,也就是邀請天上神明共同來參與年的盛宴,以供人們祈求一年順風順水,財丁興旺。舊時團年祭天在鎮上的城隍廟舉辦,各大氏族都會在廟前大擺祭席。「同台競技」,

大姓家族在團年上一爭高低好壞引發的鬥爭時有發生

——比拼祭祀豬羊的大小,比拼祭席的數量,甚至於比拼擺設的豪華和精緻……如今時過境遷,所謂爭鬥也淪為了口口相傳的趣事。


 

潮汕鹵鵝

攝影/

連幼希 

拜完天上神明,潮汕人便立馬烹調供品,

祭拜自家的祖先

。古老的祠堂依舊保留全族祭祀的習俗,各房子孫後代此時不約而同地帶上好飯菜前來,檀香飄渺,燭火紅光,八仙桌上碗簋交疊,散著米飯、佳肴和美酒的香氣。




切好的鹵鵝祭品,馬上就要下肚了

攝影/

連幼希 

連同內臟和血的整雞整鵝,是供品中的兩大主角。

雞要求是大閹雞,鵝必須是碩大的獅頭鵝

,一般採用滷製的方法。時至今天雖然鹵鵝已成為一日三餐的平常飯菜,但還有人繼續堅持著過年鹵鵝的年例。潮式滷味更講究味道的和諧,並且會加入頗具東南亞風情的南姜提香。試想老厝火巷中,滷汁不斷沸騰並且咕嚕作響,一陣陣鵝肉香和鹵料香不斷來襲,這古老的年味,怎能不讓人垂涎欲滴?




素菜,吃出好意頭

老家的年裡,並非清一色大魚大肉。大年初一,每家每戶會在門前放上茶水和湯圓來拜門神,

將禱告神明的供品換為素菜

。人們也會虔誠地在這天吃素——菜頭丸是好彩頭,豆腐乾是升官發財,菠菜(俗稱飛龍)則是飛黃騰達。直到俗語稱「初五天,神落天」的大年初五,為了迎接神明回人間,爭得頭柱香,齋戒沐浴也是必不可少的,心誠則靈,一柱頭香一支簽,預兆一年的前程好歹,這是一種講究。


 

菜頭丸

攝影/

連幼希 

齋菜素食的風俗會一直延續到了正月初七。初七這天講究吃七樣菜,主要有菠菜、蒜苗、芹菜,究竟是哪七種其實並無講究,最重要的還是「意頭」。潮汕吃的是七樣羹,汕尾則多數把這些蔬菜做成菜茶,成為為家家戶戶的摯愛。

菜茶是用蔬菜、穀類和肉類烹調,最後加入濃豬骨頭和炒米花生的特殊美味,要在正月十五前後才能吃到。正月十五掛燈賞燈,所以菜茶又稱之為燈茶,鄉里各地都會大肆邀請客人到家裡吃燈茶、趁熱鬧。


 

在祠堂祭拜祖先。

攝影/

連幼希 


與此同時,

各種「虎獅」也紛紛穿街走巷

,在神明宮廟前獻技。海豐獨角麒麟舞,陸豐滾地金龍和蓋仔獅王,伴隨鬧騰的鞭炮和古老的樂聲,以威風凜凜的瑞獸和武打功夫,繼續演繹人和土地和神明的故事。


 

獨角麒麟舞。麒麟在當地人眼中是瑞獸,舞蹈表演的是它睡醒、覓食、捉虱的憨厚形態

攝影/

連幼希 



正月十二開始,一眾鄉民早已不滿足於在廟裡供神明,還會把它老人家抬出來巡遊。此時正是潮汕地區一年一度高潮迭起的

營老爺

,當地人多稱為「鬧熱」。神明與眾同樂,巡視自己保佑著的百姓,人們藉此祈願來年風調雨順,合境平安。各地老爺都不一樣,有城隍爺、三山國王、關帝、北帝、雙忠爺等等。


鬧熱營老爺。

攝影/陸連宇

我的老家靠海,所以鬧熱多以媽祖出巡為主

,有媽祖回家、姐妹出遊等等不同名目的出遊。巡遊除了老爺金身的隊列,還會加入各種花籃隊、鼓樂隊,也有特色的鰲魚舞、雙鯉舞、蜈蚣舞、雙咬鵝舞和英歌舞,人神共舞、激動人心。即便如今時移世易,依舊是潮汕年味鮮活的軌跡。


潮州大橋西岸,近處的供台香爐油燈和遠處的大橋交錯層疊,供台中的過海八仙與大橋下的平民百姓祈禱平安。攝影/陸連宇

傳統的營老爺活動到年二十方落下帷幕,可惜好多潮汕人年初六已開始離鄉打拚。好在他們會帶上家裡祭祀用的甜粿和柑橘,這些被神明予以美好祝願的禮供味道,曾經跟隨著先輩們和紅頭船漂洋過海,如今將會被遊子們,帶到中國,乃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END-



營老爺的花車上,演員神色各異。攝影/連幼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你和李白最大的共同點是什麼?
不要溫和地走進「初老症」的陷阱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