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半個中國被淹沒,《流浪地球》海水上升多可怕

半個中國被淹沒,《流浪地球》海水上升多可怕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888-海水上漲三百米

作者:貓斯圖

製圖:孫綠 / 編輯:酸奶泡

《流浪地球》算是徹底引爆了中國電影賀歲檔,很多一開始不看好這部電影的觀眾在觀影之後也不得不給予其高評價。而對於大多數抱著看熱鬧心態去觀影的觀眾來說,在電影里尋覓自己的家鄉則成為了一件樂事。

來一串?

北京、上海、杭州的觀眾自不必說,山東濟寧和濟南都露了一把臉,新疆喀什也閃現了。但這都是電影漸入高潮之後出現的城市,還有兩座城市則是在一開場就出現了。只是讓當地觀眾哀嘆的是,自己的家鄉一出場就去世——湛江和海口在片頭新聞里就被海嘯淹沒了。

直接犧牲

其實這兩地的觀眾完全不用獨自憂傷,地球要是真想流浪,陪著你們倒霉的地方可多了去了。

大洪水 大輸家

在片中新聞講到湛江和海口的災難之前,其實還有這樣一個鏡頭:全世界海平面在10年內上升300米,吞沒了大量沿海地區,湛江和海口只是比較早受災的城市。

海水會如此上升,倒不是因為太陽的熱量增高,而是因為人類建造的這一萬多座行星發動機。根據劉慈欣小說原著的描寫,行星發動機噴射的等離子體不僅能推動地球,更加熱了全球的大氣,使全球溫度上升到了70~80℃,人類不穿冷卻服是沒辦法出門的。

世界級風口

在地球離開太陽的熱輻射帶之前,這樣的溫度保持了多年,完全融化了格陵蘭和南極的冰蓋,驅使海平面巨量上升。更糟糕的是,由於全球氣溫急劇上升,世界各地水體的蒸發量也快速上升,水汽平衡被徹底打破。降水自然也變得多了起來——當然這些雨水也是好幾十度的水滴。

出門必備套裝(內置冷卻設備)

片中出現的爺爺在原著中的死法,是因為皮膚被滾燙的雨水燙傷,最終感染而死。

而行星發動機巨大的推力作用在地面上,也讓本就滑動於岩漿之上的地殼板塊四處滑動,引發了不確定的地質變化,地震和海嘯也隨之而來,沿海地區遭殃也是在情理之中。

每天都在上演

受災的情況能有多嚴重呢?

這裡有一張海平面上升300米以後的模擬圖。

似乎俄羅斯西部全部消失,只剩烏拉爾山了

是不是很可怕?如果全球海平面如電影里的新聞所說上升了300米,那各國不僅沿海沖積平原不保,很多海拔低於300米的腹地也都沒有了。

我們來一點一點看這張圖。

東南亞的群島國家大幅縮水、柬埔寨全面失守,越南則失去了河內胡志明雙核。東北亞的朝鮮半島變成了狹長的一長條,中國東北平原自己成了內海,多山地的日本退守高地苟延殘喘。

越南成為了一條非常細長的「長山半島」

南亞和中東方面,印巴之間的印度河、恆河平原也沒了,恆河三角洲孟加拉消失,隔海相望的阿拉伯半島東側也成功下水,尼羅河三角洲消失,黑海以北的烏克蘭消失。中西亞的未來屬於高地上的伊朗和土耳其。

中亞國家成最大輸家

非洲和大洋洲各地也損失慘重,不過澳大利亞荒蕪的內陸變成了巨大的海洋,且主要城市可以在附近區域得以重建,損失相比中國(東部全淹)是要小很多的。

澳洲從此不再是大陸...

在新大陸上,美國發達的新英格蘭、五大湖區、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佛羅里達全部陣亡,佛州對面的美國宿敵古巴全國下海。到了南美洲,巴西和阿根廷東部沿海也未能倖免,剩餘民眾只能到高原上避難,而智利顯然會成為南美的霸主。

南美狹長的「安第斯大陸」形狀頗為奇特

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輸家,還要數歐洲。英格蘭和低地國家整體淪陷,法國德國北部沿海也受災,而東歐大平原一直到哈薩克的草原上也是一片糜爛,莫斯科紅場上的紅星和洋蔥頭,也只能在水底繼續自己的輝煌。

歐洲從半島洲變成了群島洲

然而可惜的是蒙古海軍仍然沒有找到海。

這海水終究還是過不了大興安嶺

中國的一些變化

今天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全面失守,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全都泡在水裡,地下城要做得密不透水才能保障當地民眾的生存。片中爺爺回憶從水災現場撈上來韓朵朵的鏡頭絕不是危言聳聽,上海群眾的確需要用無數雙手才能把這個嬰兒托到橡皮艇上。

江蘇人民就不用找例外了(沒有例外)

就近避難的話,浙江、安徽、山東

華北地區大部也不能倖免,京津群眾也必須趕緊轉移,昌平、延慶喜迎一波人口增長高峰,如果實在來不及,跑到西山尖上還有一線生機,屆時其地位可能相當於今天的浙江舟山。保定、唐山群眾也無處可逃,只能轉入石家莊西側的太行山脈避難,不得不承認其作為省會高瞻遠矚。

河南雖然不是一個沿海省份,但也基本被淹

山東因山東丘陵而成為一個群島省份

東北的情況也不妙,一直哀嘆沒有出海口的東北人這次終於迎來了大量的海水,代價則是遼寧-長春-哈爾濱一線的東北精華平原全部入海。鐵嶺市、吉林市、佳木斯有望競逐東北第一大港的位置。而東蒙第一大市呼倫貝爾也迎來了自己海洋時代。

至於青島煙台,必須集體轉移到剛剛吞併了萊蕪的濟南,在泰山上觀海,兩城之爭得以平息。

其實青島還在

不過還是來濟南避難比較好

果然是一座久經考驗的省會

這還沒完,長江沿線全體失守,從安徽到湖北,從江西到湖南,凡是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區都成了水下龍宮。而恩施和湘西兩個民族自治州或成最大贏家,作為難得的擎天白玉柱接納避難而來的中部各地群眾。而河南人最好提早去山西陝西兩地認個親戚,以供不時之需。

可以說是非常慘烈了

受影響較小的倒是崇山峻岭間的福建,畢竟福建人是對海最有感覺的,福州看見廈門全體下海是怎樣的感受?而對岸的台灣中央山脈也成了避難中心,一道淺淺的海峽變得更深了。

到了嶺南,湛江和海口已經只是小意思了,廣州、深圳、香港、佛山無一倖免,所以廣州往清遠方向搞一體化是正確的選擇,到時候還能有個容身之所。而廣西的中心也會重新回到桂林,不僅因為南寧已經沒了,更因為南寧要對接的東南亞各地發達地區也沒有了。

形成了新的南方群島....

看完了這些城市的遭遇的洪水滔天,你可能會有個問題,為什麼在行星發動機的高溫下,片中的地上世界卻是一片冰雪?

這是因為當地球離開太陽一定距離之後,熱輻射會急劇下降。

在地球當前的軌道上,地表的平均溫度是15℃左右。

我們在宇宙模擬器里把地球往外移動了一個身位,地表平均溫度就一下降到了零下52.3℃,而這只是地球流浪的第一步。行星發動機的提供的熱量不足以加熱全球空氣,很快這些海水就會全部凍結。

人類的力量在自然偉力面前實在是不值一提,更讓人感嘆的是我們這些人類在這個宇宙間的出現又是多麼完美的巧合。

而在所有海水都被冰封的情況下,剛才提到的所有被洪水淹沒的地區就成了一整塊冰面平原,這一地區的交通就變得出奇得方便,任何城市之間都可以走直線。不過這就更解釋不了為什麼從北京出發救援杭州要經過上海了,可能導演真的是為了表現一下上海被冰封之後的震撼效果吧。

高468米的東方明珠在300米的冰層下的確只能露出一個尖尖,而它在陸家嘴的瓶起子和打蛋器兄弟也只有靠著地殼變化的推力才能從冰面中露出來。在上海觀影看到這段的時候,影院里的觀眾們都被嚇得倒吸了一口涼皮。

導演在劇情自洽上確實很用心了。

事實上會怎麼樣?

但仔細想來,海平面上升300米這個說法還是有點誇張了,只能作為藝術品欣賞,和科學結果差別還是很大的。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逐年嚴重,科學家們其實是預測過冰蓋融化對全球海平面的影響的,比片中展示得平穩很多。

具體結果是:格陵蘭的冰蓋將為海平面貢獻6米增量,南極冰蓋則為60米,合計66米左右。這下對世界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了,海水不至於長驅直入到各國腹地,僅僅是在沿海地區造成一些影響。而在這個格局中,中國很有可能成為最大輸家。

66米的話,東亞地區的損失確實是最大的

華北到長三角,以及鄱陽湖、洞庭湖流域全部海侵,珠三角和雷州半島也全部淪陷,東北失去了沈大兩個發動機,出海口轉移到鐵嶺、本溪、鞍山,我國可能是失去精華國土比例最大的大國,和失去了東京大阪的日本差不多。

損失極其慘重

而美國的損失則沒有這麼明顯,東部沿海和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平原淪喪以後,他們仍然得以保留西海岸的洛杉磯和西雅圖兩台發動機,尚有一戰之力。俄羅斯也只會失去聖彼得堡,莫斯科可以安然無恙,甚至還獲得了北方出海口,豈不快哉。

和中國損失的土地比起來

美國的損失算是相當輕微了

最慘的仍然是歐洲。倫敦、巴黎、柏林、漢堡、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里斯本、羅馬這些大城市海拔都在66米以下,前景黯淡。

西歐的精華部分

波羅的海沿岸、黑海北岸

都是重災區

這個模擬或許也部分說明了各大國對《京都議定書》態度差別的原因。中國必須聯手日本、歐洲積极參与減排,盡量減少海平面上升,保障國土安全。

最後,出於科學客觀起見,我們還得說一個好消息:科學家給出的這66米只是一個理論值,實際上未必會達到。

根據板塊假說,地殼板塊是浮動在岩漿上方的一組岩石板,當南極大陸上的冰蓋全部融化以後,南極板塊的重量減輕,大陸會浮起來。這在地質上叫做「冰後回彈」。而在南極大陸回彈之後,南極下方的海溝會變深,吸納一部分海水進來補充,中和掉海水的上升。所以冰蓋變成的水對海平面的影響沒有理論上那麼大。

但即使如此,中國沿海地區僅幾米的海拔仍然不能從海水上涌中倖免。所以作為普通民眾,我們也應該從身邊做起,節電節能,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

保護南北極冰蓋,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當孩子想玩手機時,家長該不該拒絕?很多人都做錯了,你知道嗎?
內戰中失敗的南方為什麼最終打不過北方?地球知識局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