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死後,為何英國就不行了?
從世界歷史來看,世界各國都非常崇拜英雄,也就是關鍵人物的作用。而且在世界歷史上,在人類命運的關鍵節點的上,也確實關鍵人物的出現,而使得整個世界扭轉乾坤。而且很多國家,很多帝國的衰弱,也是從關鍵人物的去世開始的。如拿破崙後的法蘭西帝國,斯大林後的蘇聯,甚至現在查韋斯之後的委內瑞拉等等,都是如此。而在歷史上,著名的大英帝國的徹底衰弱,也是從關鍵人物的退去開始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那就是丘吉爾,而英國在丘吉爾死後,為何徹底不行了呢?主要原因是三點。近代大英帝國,那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統治世界時間最長的帝國了,領土面積遼闊到了極點,可謂是執世界牛耳。即使到一戰後,英國衰弱的情況下,都能掌控國聯,同時對抗俄羅斯和美國,可謂是強悍非常。
到了二戰末期,英國首相丘吉爾,那也是位列當時世界三大巨頭之列,最起碼也是世界除了美蘇之外的第三超級大國,擁有廣袤的土地。但是丘吉爾死後的英國,卻急速的下滑,殖民地沒有了,世界地位沒有了,就連自己的本土英倫三島都守不住。整個國內蘇格蘭,北愛爾蘭還在鬧獨立,世界政治地位更是不保。
經濟方面也是日薄西山,從世界工廠直接跌落,到現在,甚至被自己的殖民地所超越,可以說已經成為世界的二流國家了,徹底不行了。而這一切都是在丘吉爾之後發生了,那麼不免有人會問,為何丘吉爾死後,或者說丘吉爾之後,整個英國就不行了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
第一,消耗太盛。
整個二戰,歐洲要論消耗最大的國家,那麼絕對是英國。英國國土面積本來就不大,所擁有的工業和資源本來就不多,長期那是靠著殖民地的輸血維持。但是二戰時期,雖然英國在丘吉爾的支撐下,沒有向德國投降。
但是卻遭到了整個軸心國的全力打擊,尤其是德國對英國實施了全面的轟炸和封鎖。整個的消耗時間很長,可以說將英國積攢幾百年的家底,一次性消耗殆盡了。因此,很多人說,丘吉爾雖然偉大,使得英國贏了二戰,但是卻贏了面子輸了里子,讓整個的英國極大的消耗和削弱。掏空了英國,這是丘吉爾之後,英國徹底不行的根本原因。
第二,自我的放棄。
從丘吉爾的角度來說,其就像清末的李鴻章一樣,努力的想維持整個大英帝國。因此在二戰默契,不斷的加強世界的競爭好大喜功,維持英國的地位。但是這遭到了英國百姓的反對,因為戰後的英國人普遍的感受到了,自己的生活改善才是第一位的,不願意為了面子,為了國家而犧牲自己的生活。
為此,用選票支持工黨上台,改善生活,而主動放棄了國家的利益和殖民地。戰後英國殖民地崩盤,只剩下本土24萬平方公里了。這也是西方文化的宿命,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面前,毅然的選擇個人利益,這跟東方那是本質區別。
在冷戰時期的中國,雖然窮困潦倒,但是依舊能勒緊褲腰帶在世界上爭取更大的影響力,保障國家的利益。因此,丘吉爾之後,英國人自己的利益選擇,也葬送了自己。如果英國當時能團結應對,那麼還是能夠保留更多的殖民地的,也不會像現在這麼慫了。
第三,整個自信心的失去。
從一個大國來說,大國的尊嚴和自信那是非常重要的,而英國之所以能掌控世界幾百年,也離不開這種大國尊嚴和自信,因為只有足夠的自信,才能不斷的進取,拼搏,保持活力。而丘吉爾之後,這種自信和優越感徹底失去,英國徹底淪為美國的跟班,在歐洲也變得不思進取,守住自己一畝三分地。而這樣對外無法進取,對內陷入內耗,這也是造成英國國內不斷叛亂的主要原因。
歡迎關注【農夫史觀】,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丘吉爾傳》。
※蘇聯解體出一國,彈丸之地卻劃分成118個省,還發展成發達國家
※此地比我國還要大300多萬平方公里,但人口為何才四千萬?
TAG:農夫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