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惠能大師繼續對史君開示:「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就是說只要你心地上沒有不善,沒有惡,西方離你並非遙遠,就在當下。「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你如果心裡懷著各種不善心,那就是貪嗔痴慢疑,念佛往生不可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今勸善知識」,今勸你,「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就叫「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斷除十惡業,心不生貪、嗔、痴,身不做殺、盜、淫,口不犯妄語、兩舌、綺語、惡口,勤修戒定慧,常懷施戒天,踐行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此以來,就超越了「十萬八千」,「過十萬億佛國土的極樂世界」,一念之間,頓然現前,立即到達。就是心念感應的速度和殊勝,這正是「屈伸臂傾到蓮池」的道理。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斷除習氣煩惱。所以說佛陀制戒是為了讓我們能夠莊嚴清凈自心。修行凈土法門不能夠僅僅局限在「臨終求生凈土」,而是平素就要實踐佛陀教導的戒定慧三無漏學,勤修定慧止觀,也就是我們智者大師所提倡的這個止觀修行法門,與凈土,它是緊密相關聯的。何以這麼說呢?看下面六祖大師接著開示: 「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就是要我們念念稱性念佛、見本性念佛,念無處不在的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這就要求我們念佛人,必須了解和體會「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廣大真實之含義。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念佛人,不應該把念佛這一大好的「無為法」,被我們凡夫心意識中非常頑固的、執著有相的觀念所轉,那樣子吃力地、著相地念佛名號,實與佛心不相呼應,就會念得很辛苦、很悲切,收效也微乎其微。所以「願解如來真實意」,是每個修行人「當務之急」的頭等大事。

六祖大師在《壇經》中,殷殷切切,苦口婆心,反覆叮嚀,告訴我們「轉凡成聖、超凡入聖」的方法、過程和根本道理所在,讓我們念念在自己心地上用功,才能心心念念不偏離彌陀本願。只有開啟智慧,調整好我們自心的頻道,方能與無量光佛無量壽佛感應道交,方能不辜負彌陀慈悲願力的加持和接引,也不辜負我們自己誠心誠意念佛一場、念佛一生。

「常行平直」,「平」是什麼?就是平等心、平常心。平等心,就是不貪也不嗔,也沒有無明愚痴,叫「平等心」。「直心」,常行直心,直心是什麼?當下本來本分行持念佛,這個叫「直心」。直心不是那種僵硬、耿直叫這個直心,是當體、本分、當下、全然的狀態叫做「直心是道場」。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那麼「念念見性」,就稱性念佛,念念常行「平直之心」、「平等之心」。到如彈指,彈指「即見彌陀」,就是「屈伸臂頃到蓮池」。屈伸臂頃,形容時間極短,就能夠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十萬億國土,為什麼能夠屈伸臂頃就能夠到達呢?原因在哪裡?因為是見性念佛、平直心念佛,一念頓超,一念圓成。都是心地功夫,心靈感應,心理距離的遠近,決定了能不能生極樂,什麼時候往西方。西方,日落的方位,代表我們心靈的歸宿。

是這樣常行平直念佛,我們就能夠當下見彌陀,原來「彌陀念彌陀」,相應的一念真心當下就是你本人的彌陀本尊。我們每位的自心自性清凈就是自性彌陀本身,就是自性的無量光、無礙光、無對光、智慧光、無等等光、歡喜光,只有聲聲喚醒自己的光明,才能念念不離本尊的願海。

惠能大師繼續對韋刺史說:「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佛陀在《七佛通誡偈》裡面就開示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阿彌陀佛不可能把一個正在五逆十惡之人迎請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五逆十惡,要能夠放下屠刀,能夠真正地頓斷十惡五逆的這種業習,而不能夠帶著五逆十惡的心念和習氣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過去他有業習,有業果,有業的種種副作用和慣性,那他有沒有大雄大力這種般若波羅蜜稱性念佛?假如是不能夠這樣子有一個從惡轉善的這麼一個當下頓斷的修持、功德力、行持力,是沒有辦法與凈土相應而往生的。

那往生的前提就是說要行十善。這個一定要抉擇明白,否則你心不善,「何佛即來迎請?」

「若悟無生頓法」,花開見佛悟無生,花開,是心花開放。豁然開朗,就是心花開放的一種,都要著力生前用功、當下受用。頓悟法門,這種所謂的頓悟法門、大乘法門就是大智慧法門,就是頓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煩惱。《壇經》里告訴我們「前念迷即是凡夫,後念覺即是佛」。佛法本無頓漸,惠能大師講的是「法無二般,人有兩種」,也就是勸誡我們每個人都要在修行過程當中,從「無生法」進入,「無生」是什麼?無所不生,叫無生;無生而無不生,叫無生。不是沒有生。我們的「有」和「沒有」,「上和下」、「左和右」等二元對立的觀念,把我們的思維封鎖系縛在裡面了,「無生」是打開封鎖,解脫了,釋放出來叫無生。無生,它是清凈意,它是圓滿無為無礙意,所以叫做無生。「諸法不自生,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之無生。」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我們眾生不是執有就是執無,或者執非有非無,那麼這樣子念佛與佛的智慧就不相應。那你只是要麼就碰「有」上了,要麼就粘在「無」上了,要麼就是執著在「非有非無」上,這些都不成立,都是凡夫眾生自取其惱,自取其擾。 「惱」和「擾」把自己給封閉起來,這個是不符合佛法的,不符合佛陀所暢說的法的清凈意、圓滿意、根本意和究竟意。

所以,惠能大師說,「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不悟,他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佛凈土,他的前途就很渺茫,路就很遙遠,自心與佛心不相應,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怎麼可能會求生到佛國凈土?

所以很慶幸,我們今天能夠遇到真正的佛法、究竟的佛法、真實的佛法,而不是相似的佛法。我們是何其幸運能夠在玉泉祖庭聽到、學習到令每個人從內心深處真正觸動並震撼的佛之真實語!我們要清醒過來,而不是整天喊著喊著,那還是很茫然很遙遠。「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要悟到無生念佛,念念攝心歸凈,才是重要。若能如是念佛,六祖大師明確開示我們「見西方就在剎那」,凈土頓現眼前。

道偉法師 l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 ——戊戌佛七開示之三

文章 | 道偉法師

圖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法華玄義|(128)引經成位,三粗一妙
禪修打坐的具體方法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