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當父母不再年輕,最是離別,才懂羈絆

當父母不再年輕,最是離別,才懂羈絆

 

—新年給自己7個禮物—




家是一隻小小的船


載著我們穿過漫長的歲月



DAY6:給自己有愛的家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本期主播 | 

楊槍槍

今天是

大年初六

,很多人可能都準備結束春節小長假,離開家鄉,回到奮鬥的城市,繼續為夢想打拚的日子。




最是離別,讀懂羈絆。



每每總是快要離開的時候,才發現那個平時不常被想起的家,攢滿了溫暖,裝滿了回憶,就如周國平說的:

「家是一隻小小的船,卻要載著我們穿過那麼漫長的歲月」。



在這個春節小長假的最後一天,我們採訪一些人,他們講述的幾個有關

「離別」

的春節故事,或許也能讓你看見自己。




-歸屬-


「外面要是太難的話,就回來吧」


@麗麗  32歲   物流公司會計




今年這個春節,對於麗麗來說,可能比別人少了些許歡樂,因為她正在和丈夫鬧離婚。離婚原因是

她發現結婚七年的丈夫,在外面已經出軌三年之久。



本來心情欠佳的麗麗,想著就一個人留在北京過年算了,可鋪天蓋地的紅燈籠,讓她在這座受傷的城市愈發覺得孤獨,她最終還是回到東北老家過年了。


麗麗從小就是個乖孩子,對父母也是從來報喜不報憂,很怕給父母徒添煩惱。



當父母追問為何只有她一個人回來,女婿為啥不回來的時候,麗麗強撐著笑容,告訴父母說,

老公因為要去國外出差,所以沒有辦法和她一起回來過年。

父母埋怨了幾句,便也沒有多問。



「我盡量讓自己裝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幫我媽包餃子,還陪我爸打麻將,也跟著他們去親戚家串門……我不希望他們擔心我」。


不想讓父母擔心的麗麗,由於忍者內心巨大的傷痛,也感覺自己很難支撐下去,所以她決定大年初四就回北京。



本以為沒有任何破綻,可就在臨行前,父親拉住麗麗,和她說了這樣一通話:




「你和華子(化名)是不是鬧矛盾了?我和你媽年紀都大了,不能一直照顧你,所以你的婚姻能往好處就往好處;


如果實在處不好,非要離婚的話,那我們也不會說你什麼的。我和你媽都有養老金,你也不用擔心我們。



在外面如果實在太難的話,就回來啊,千萬別委屈自己。」



本來想繼續掩飾的麗麗,

聽到父親這番話,忍不住淚如雨下。



麗麗說自己抱住父親的肩膀哭了足足有半個多小時,她覺得自己內心的難過、委屈、悲傷好像都有了安放的地方,她覺得好像即便離婚了,也沒什麼好怕的。


每個人的一生,大概都會遭逢一些覺得過不去的坎吧,這時候,

唯有家和家裡的父母,才是一個人最後的堡壘。



平日或絮叨或寡言的父母,總是會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變身為銅牆鐵壁的戰神,守衛我們的幸福。還有什麼愛?能比這樣的親情更深刻?




- 傳承-


「我爸手寫了一本菜譜給我」



@阿靜  27歲  女 銀行職員




每年過年回家,阿靜都迫不及待,因為終於又可以吃上爸爸做的菜了:大煮乾絲、蟹粉獅子頭、水晶餚肉……想想,就忍不住流口水。



今年,婚後第一次,帶著老公孩子回家,爸爸還是主廚,每天都輪番做阿雅最愛吃的各種菜,「吃得我超滿足」阿靜說道。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初六下午,阿靜一家就要從揚州回上海了。

在臨行前,阿靜還嚷嚷著說自己沒吃夠老爸做的菜,說自己和老公的廚藝,都和老爸相差甚遠。

話音剛落,父親竟笑眯眯地拿出了一份手寫菜譜的小本子,

裡面密密麻麻記載了阿靜最喜歡的幾十多道菜的用料、做法、注意事項,等等

,說這個是自己做菜的獨家秘方。



父親說,自己年紀大了,不能一直給阿靜做她喜歡的菜,這個菜譜是專門為阿靜準備的。母親說,父親現在眼睛花得厲害,

為了這個菜譜,三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



阿靜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感動得淚如雨下。



她說,其實很多菜譜在網上都可以搜到,但父親知道自己最喜歡他做出的味道,

這個小本子,看上去或許並不精緻,但卻是只有父親,才能給出的愛。

臨走前,阿雅和父親緊緊擁抱在一起,說到上海後,一定每天按照菜譜練習做菜,下次回來做給爸吃。

在父母眼裡,我們總是長不大的孩子,他們用盡全力為我們建造一個家,

即使長大後成家,父母的愛依然會傳遞下來,溫暖著我們的小窩和心窩。




- 珍惜-


「我放下了手機,和母親聊了聊小時候」

@林維  36歲  男  平面設計師



林維是家裡的獨生子,當初上大學的時候,母親就希望他能夠在家裡的省城讀書、工作,因為這樣,能夠離家近點。



可是,正處青春叛逆期的林維,偏偏跑到了兩千多公里以外的深圳,在這邊紮根了。



在外面漂泊的這十多年,林維不是每年過年都回家,他總覺得回家也挺沒意思的,很多時候,他會約上三五好友,利用春節小長假去國外旅行。



不過,現在的他,不這麼想了。



前年的時候,母親得了惡性腫瘤,由於發現及時,最終搶救了過來。



林維說,那是他開始意識到父母隨時可能會離開了,他說自己算了算,

就算每年回家陪他們待上10天,再過10年,也就100天,三個月多一點兒。



「這個時間其實非常有限,可能我們彼此很多東西都不曾了解和表達,他們就沒了」,林維說,自那以後,他很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時間。





這個春節小長假,林維說自己放下了手裡的手機,和父母聊了很多天兒。「

不聊不知道,原來我媽小時候還是校花呢,她還給我講了很多六十年代的故事,比我看的電視劇精彩多了



對於和父母聊天這事兒,前兩年的林維一直是排斥的,因為他覺得「不在一個時代,不在一個空間,他們說的我不感興趣,我說的他們聽不懂」;



可是當他意識到,養育自己幾十年的父母隨時可能離開的時候,他發現,好多話都可以聊了,

「其實不是聊天那麼簡單,是你感覺這裡面,對父母有好奇,有愛,有想要表達的情感」。



以前每年離別的時候,林維說自己總是覺得內心空落落的,但是今年的離別,林維覺得內心很充實,因為他內心又多了兩個可以聊天的好朋友,那就是父母。



而父母的形象,也不再如往常,變得更有趣更豐富也更立體了。



今天,即將啟程的你,行囊中或許裝滿了山珍、野味、家裡自製的臘腸……這些,都是父母不曾言說的愛啊。

他們知道你什麼都不缺,但就是想傾盡所有把最好的都給你。



如果可以,在啟程前,抱一抱情深言淺的爸媽,和他們說上一句:

我愛你。



楊思遠


楊思遠,心理諮詢師,專欄作者。追求實用的反雞湯主義者,擁有積極態度的悲觀主義者。個人微信公眾號:思遠心舍(ID:siyuanxinshe)

主播 | 楊槍槍,電視台主持人,公眾號:小楊說事兒



今日話題


親愛的朋友,離家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過年在家時,父母給你的最大的溫暖是什麼?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喜歡,就點個

「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什麼性格的人,更受歡迎?丨性格優勢評估
在哪遇見對的人,有100種可能(看完想相親)

TAG:張德芬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