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誦一段佛偈,願你在這五濁世間,找到清涼凈土!

誦一段佛偈,願你在這五濁世間,找到清涼凈土!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句簡單的偈頌你一定不陌生,但它究竟有何神奇的魅力,讓七佛都反覆宣講?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為何菩薩在佛陀說法後,還要再重複同樣的話語,難道經文的本質也是「復讀機」?

今天,一起走近「偈頌」,領略它背後的拳拳赤心與清涼凈土。

偈,是一首記錄佛法的詩

佛經中有三藏十二部,就是把佛陀所說的法,按「散文、詩歌、故事、論文」等十二個體裁分門別類,而偈頌便相當於用「詩歌」的形式,記錄佛法,傳唱四方。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增一阿含經》

這首耳熟能詳的偈子,是阿難對迦葉尊者「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的回答;也是鳥巢禪師對白居易「如何是佛法大意」的回復。

其實早在阿難之前,便有七位佛都講過這句偈子,意思是佛法的真正精神,是要修行人通過斷惡修善,回歸清凈的自性。

佛教把清凈的心比作「水」,行惡如撒鹽入水,行善如撒糖入水,是苦澀的咸還是甘潤的甜,恰如人飲水,唯有自知,是不用向外玄求或證明的,關鍵還在於「自凈其意」。

偈,是一曲禮佛的讚歌

在古印度,人們特別喜歡寫那些能唱出來的文章,所以當時人們覲見國王,就有歌詠、讚歎的儀式。而佛經中大量的偈頌歌贊,便效法這種形式,作為禮佛、頌佛的唱辭。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佛本行集經》卷四

這首偈子的作詞、作曲者便是佛陀。在久遠劫前,一位童子在洞窟中遇到了舉身放光的弗沙佛,他心生歡喜,合十禮佛七日夜,並用上面這首偈子讚歎弗沙佛。

因為贊佛的善緣,童子比起較早發願的彌勒菩薩,提早了九劫的時間證悟成佛,佛號釋迦牟尼。

偈,是一段對佛法的重溫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

——《妙法蓮華經》

這一段是無盡意菩薩把佛陀所說的觀世音菩薩的功德用偈子的方式再講一遍。

這是因為佛陀每次講法時,總有人中途被精妙的佛法所吸引。為了方便這些「插班生」也能聽到前面錯過的內容,同時也為了加深大家的記憶,佛菩薩便會作偈來複述,這是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

偈,是佛菩薩度眾的慈舟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

紹隆佛種,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華嚴經》

這首偈子非常動人,因為它要求我們在發心皈依的時候,還要能做到「當願眾生」,意思是我們不僅為了讓自己從生死愛河中解脫而皈依,也要為解脫眾生而努力。

曾經就有一位國王向僧人詢問是否可以帶業往生,僧人便向他開示:如果把一塊石頭放在水面上,它會沉下去嗎?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我把它安置在船上,它非但不會沉,還能與其他石頭一同被帶至遠方。這裡的船是指皈依,而一首首偈子同樣也可作為渡人的慈舟。

偈,是禪師的會心一笑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憑么會,方得契如如

——洞山良價

這首偈子是曹洞宗祖師,洞山良價禪師所作的開悟偈。那天,他涉水過河,看到河中自己的倒影隨著流水明滅起伏,恍然大悟——

原來如果從心外求法,只會越走越遠。如今我一人獨行,影子處處與我相隨,它是依附我而存在的,可以說影子是我的一個象徵。但影子終究是虛幻的,它會隨光線的變化忽隱忽顯、忽長忽短,所以我並不是它。

同理,佛教中所謂的「人人都有佛性」,那個佛性就是恆長不變的真我;而那個由環境塑造的、平時自認為是「我」的東西,也不過就是一個虛幻的影子罷了。

與佛菩薩感通

偈,是一段段詩行,也是一節節繩索,它把佛法的經義、佛菩薩的拳拳赤心,大德們拈花一笑的燦然光輝都編織在一起,成為自度度他的慈舟,載著修行者們去往廣闊天地。

由是,已故的著名作家

林清玄先生在書中寫到——

惟願,有人讀了這些偈

能與佛菩薩感通

找到自己的般若與菩提

惟願,有人讀了這些偈

能生起信願,超越自我

開啟真實的慈悲與智慧

惟願,凡讀了這些偈的人

都能成為赤心片片的人

在五濁世間找到清涼的凈土

我為汝略說......

《妙法蓮華經》卷5:「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卧。」

《妙法蓮華經》卷4:「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

《妙法蓮華經》卷7:「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願身口意恆清凈,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4:「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

《太子瑞應本起經》卷2:「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厚,無為第一安。」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諠,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法句經》卷2:「仁賢言誠信,多聞戒行具,當知親附此,近智誠善多。」

《長阿含經》卷11:「一食知止足,二修業勿怠,三當先儲積,以擬於空乏,四耕田商賈,澤地而置牧,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舍,在家勤六業,善修勿失時。」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閑,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

《廣清涼傳》卷2:「面上無瞋供養具,口裡無瞋吐妙香,心裡無瞋是真寶,無染無著是真常。」

《法句經》卷2:「生而有利安,伴軟和為安,命盡為福安,眾惡不犯安。人家有母樂,有父斯亦樂,世有沙門樂,天下有道樂。持戒終老安,信正所正善,智慧最安身,不犯惡最安。」

來源:騰訊佛學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吃素和吃齋的區別!
對治習氣,持戒為第一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