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肖像照不夠傳神?也許是你還不太了解這張「臉」
臉部的每個元素在形狀、大小以及間距上的不同足以為每個人塑造出一張極具特性的面孔。即便是同卵雙胞胎在這些方面也存在著微小的差別。此外,頭髮以及皮膚的質地與顏色也各不相同,即使經過滄桑歲月,這種差異也依然存在。
同時,經過幾世紀的世代傳承,某一文化圈內的固定群體會擁有某些獨特的面部生理特徵,這些特徵使此類文化群體或地域群體明顯有別於其他群體。
當然,每個人辨別各式各樣的面孔的能力高低各不相同,這種能力的獲得與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經過大量的練習。
身處自身文化圈中,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辨別形形色色的面孔來認出對方。但當我們身處陌生文化圈,這種辨別行為便會顯得非常困難。比如說,歐洲人就比較難以辨認亞洲人的面孔,反之亦然。
臉部的構成與比例
「人臉」指的是沒有被頭髮覆蓋的頭部的正面部分。倘若一個人不幸禿頂,即使人們安慰性地將其光亮的頭頂稱為一個「擴展了其富有表現力的臉部」的空間,這些上部頭皮區域事實上仍不屬於人臉範疇。
各種參考資料中,對於耳朵是否屬於臉部這個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與之相對的是,從臉頰至耳朵的這部分區域,即使是被長發或是絡腮鬍覆蓋,仍然被認為是臉部的一部分。
觀察者會無意識地將人臉按照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分成三個部分。較大面積的額頭單獨構成上部區域,中部區域主要被眼睛與鼻子佔據,嘴巴與下巴共同組成下部區域。若這三部分等高,這張面孔便呈現出一個理想的完美面部形態。
然而,現實與理想相去甚遠,現實中的人臉上、中、下三部分的比例並不遵循這種等高性。若三部分比例失調嚴重,這張面孔便無法給人帶來美感,吸引力全無。
頭髮構成了第四個區域。它位於面部上方,高度與面部三區域接近。這樣一來,眼睛便正好處於頭部的正中位置—注意,是整個頭部而並非面部。一般來說,面部寬與高的比例為2 : 3—與這個平均值相差越大,面孔便顯得越不美觀。
水平方向上的眼睛位置也有一個完美的標準比例。若雙眼瞳距正好為面部寬度的一半,即左右眼分別位於左右臉的中軸線上,那麼這張臉看上去就會非常協調,極具美感。若雙眼瞳距明顯過窄或者過寬,美感便喪失殆盡。
不同的左右半臉
一個人的左右半臉並不相同,只不過這種差異在有些人臉上表現得較為明顯,在有些人臉上則並不顯著,但兩個完全一模一樣的半臉根本不存在。
通過一個小遊戲,我們可以將這個差異一覽無餘:請你在左右半臉的照明效果相同的條件下,從正面對模特進行拍攝,並將得到的照片從正中裁開;接下來分別將兩半照片放於鏡前,通過鏡面成像得出兩幅拼接照。
這樣,我們手頭就總共有了三張圖片:第一張是原始照片,第二張是兩個左半臉的拼接照,第三張是兩個右半臉的拼接照。由此,左右臉的差異性一目了然。
從上至下觀察具體的面部元素:從眼睛及眼瞼弧度開始就已顯現出左右半邊的差異性;顴骨、鼻翼、嘴唇以及下巴的左右半邊也並不完全相同。此外,左右半臉的整體寬度也存在著差異。
除了受先天基因決定之外,左右半臉各受大腦不同區域控制這個生理機制也是造成此差異性的原因。
一個人的左臉(從自身而非對面觀察者的角度出發)受到右腦的控制(右腦產生並處理情感、夢想與創造力),受這一主管情感與藝術的右半腦影響,人類左臉同右臉相比顯得更加柔和、脆弱、無辜,更易表露內心真實情感。
相反,人類右臉受主管理智的左腦控制(語言、邏輯以及分析能力均位於此腦部區域),因此,一般來說右臉更顯開朗、活躍,但有時也會展現一種更為深沉的謹慎、堅毅與嚴肅之感。
左右半臉各自被主管不同功能的左右半腦交叉控制,它們因此也具備不同的使用目的與運轉機制。這一點會隨著歲月流逝越發明顯地表現於臉上。
從更趨向於情感表達、受潛意識控制的左半臉上,人們可以讀出一個人的真實內心感受,獲悉他的喜怒哀樂。
相反,受理智控制的右半臉展現更多的是期待被對方接受的信息。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對方的右半臉上很有意義。
因為,如果在與對方打交道時,我們總是知道對方當下的真實感受及對我們的想法的話,那麼很可能會引發比現在多得多的人際衝突。
捕捉最動人的一面
作為一名攝影師,你可以充分利用左右半臉的差異性,有意識地著重展現對方或是大眾化或是個性化的一面。
若你將重點放在右臉上,那麼照片中的模特看上去就會比較矜持、淡然與自製,當然也有可能顯得更為親和、活躍與友善。
相反,若你側重表現模特的左臉,那麼他便會顯得情感奔放、真實與直接,當然也有可能顯得更為倦怠、自閉與敵意。通過運用相應的角度與光線,可以輕而易舉地凸顯出某一半臉所側重的特質。
這樣,你就可以在指導肖像照拍攝的過程中,通過某一特定方法,使模特按照你的拍攝理念進行相應的展示。
但若你的重點僅僅在於模特的外表,想要他在鏡頭中顯得異常美麗,那麼你可以有針對性地尋找對方所謂的「巧克力一面」—眉目如畫、打動人心的面容呈現能如甜蜜的巧克力一般,給人帶去愉悅的享受。
通過無數次的嘗試我們得出:無論是模特本人還是觀看者,都一致認為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左臉看起來更加妍麗動人。
左臉也因此被稱為「甜蜜的巧克力一面」。即使實驗參與者們觀看一組經過鏡面反射成像的照片,他們仍認為左臉更為迷人。
有些人對自己的外貌認識停留在他們在鏡中看到的自身形象上,因此他們有時難以辨認並接受照片中的自己。
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鏡中成像與照片成像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顛倒,照片中的自己也因此看上去與印象中的自己不一致。
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可以將照片水平翻轉,得到一張新照片,從而獲得對方的接受。但一般說來,這種方法在肖像照拍攝中被視為禁忌,應盡量避免使用。
是什麼讓面孔顯得美麗動人?
對面部的審美一般都帶著濃重的主觀色彩與個人偏好。然而,仍然有人進行大量的科學研究,希望從中找出判斷一張臉美麗與否的某些特定標準。
這其中不乏一些極具啟發意義的嘗試,人們從中發現,對美貌的評定事實上存在著一些客觀標準。也就是說,這些標準不受個人審美偏好的影響,同時又跨越文化界限,放之四海而皆準。
大多數這類實驗的基礎是選取人物的照片,然後讓很多人對其「吸引力」進行評估。擺在被試者面前的既有真人的照片,也有「平均臉」(用許多人的臉合成的一張臉),還有經過有針對性的後期數碼修改的面部照片。
從實驗結果中,人們一共歸納出五個能產生超過平均水平的吸引力的因素。對稱的面部形態。這種對稱既指面孔在垂直方向上從上至下三部分的高度應相近,又指左右半臉應儘可能地相似。擁有此類對稱面部的人會被認為特別靚麗迷人。這種審美觀甚至也適用於原始部落的人及新生兒平均化的臉部特徵。
之前人們發現,一張臉越接近於所有臉合成的「平均臉」,它便越顯得有吸引力。現在人們了解了更確切的原因:當一張臉沒有極端化的臉部特徵時—諸如過小的眼睛、過大的鼻子、過濃的眉毛、過薄的嘴唇或者是過分向里收的下巴—就會被認為「好看」。
平滑、純凈、略顯棕褐色的皮膚。這是一個積極的加分因素。在把很多張臉合成或變形為一張「平均臉」的過程中,皮膚會尤其明顯地變得平滑、純凈—這會給這張臉增添額外的吸引力。
娃娃臉特徵。人們口中的「娃娃臉」也是一個能使面容變得生動美麗的積極因素。大而圓的眼睛、大大的額頭、小巧的鼻子、玲瓏的下巴搭配上圓圓的面頰便構成了一張娃娃臉的主要特徵。
然而,娃娃臉的這類特徵不應當過分凸顯,它只有與一些象徵性感成熟的面部特徵結合在一起—比如高聳的顴骨、豐潤的嘴唇以及濃密的頭髮—才可以提升整張面孔的魅力。
在這種結合下,較為凸顯的娃娃臉特徵尤其能增添女性面孔的吸引力。與之相比,一張男性面孔要想擁有積極的吸引力,其娃娃臉特徵必須弱得多才行。
積極陽光的情感流露。諸如含蓄的抿嘴微笑或是燦爛的開懷大笑這一類積極的面部情感表達可以給欣賞者帶去愉悅的感官享受,從而為自身增添吸引力。
以上五個影響面孔吸引力的因素之所以具有廣泛性,原因便在於,一張對稱的、「平均」的面孔意味著一個人基因較為健康,而這恰是人們選擇生活伴侶的最重要標準之一。
對我們而言,這種標準似乎已成為與生俱來的審美傾向,具有先天性與廣泛性。
但是,除此之外,個人偏好同樣影響著對美的判斷。偏好不同,標準也就不盡相同。欣賞者眼中的美麗可以千差萬別。此外,應注意的一點是,人物攝影的動機並不始終是表現容貌的美麗,攝影師還應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性格特徵與影響表達
廣告中的人物經常以完美對稱的臉龐示人。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的面孔並不對稱。進一步說,左右半臉的差別越大,臉部比例偏離平均值越遠,這張臉孔的主人就越會顯得個性獨特,從而越容易得到辨識。
雖然這些不對稱的臉龐稜角分明,不符合常規審美,但往往正是此類非對稱性蘊含了獨特的張力與魅力,而這恰是創作一幅具有表現力的個性肖像照的一個條件,這種照片能傳達出比「美」更多的東西。
這種有個性的肖像可以促使照片觀看者去揣摩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探悉其生活經歷。
一個人的臉一直都在變,正因如此,個性肖像才有如此好的表達力。健康或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坎坷命運的風雨洗禮或是每一個發自內心的喜悅笑容都會在臉上留下自己獨特的印記。
隨著歲月蜿蜒前行,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臉上越來越明顯地讀出他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及這個人對生活的設想。著名戲劇家蕭伯納曾對此現象做過如下評價:自三十歲始,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
正是這樣的個人生活經歷,無論悲歡,對於人這種社會性動物而言顯得尤其具有吸引力。就此而言,能表現性格特徵的面部可被看作是拍攝的一個題材。由此,人們也可以(並應該)認可自己臉上這些由歲月饋贈、飽含人生積澱的痕迹。
適宜的焦距
事實上,真正的面部比例同我們平時用肉眼所看到的並不一樣。當我們與一個人聊天,注視其面部時,我們的焦點是非常集中的。
此時目光成一個大概20°的小角度,同時,注意力也高度集中於眼睛、鼻子以及嘴部這三個同獲取信息密切相關的區域。
因此,我們很少將除此之外的頭部邊緣區域納入目光範圍之中。這種情況下,我們所看到的對方的面部比事實上的窄瘦。
運用一個在全畫幅模式下焦距範圍為85 ~ 135mm 的鏡頭所得到的成像效果與上面所描述的人類肉眼的視覺效果非常類似。
這樣的鏡頭焦距可以使頭部在臉部特寫照或是半身照中看起來纖細窄瘦,因此非常適用於標準的肖像攝影。
與此相反,用短焦距鏡頭拍攝出的頭部會顯得寬大,從而喪失美感。這其中包括焦距範圍在50 ~ 70mm之間的鏡頭。
若使用焦距為35mm甚至更小的廣角鏡頭,那麼鏡頭下的人臉會部分地嚴重失真,美感全無。貼近相機的鼻子會顯得異常巨大,距其幾厘米遠的耳朵看起來卻非常小。
這樣子的成像效果應該只會被使用在誇張的漫畫式攝影創作中吧—當然,這得事先徵得你的模特的同意。
但即使是長焦也並不真正適用於臉部攝影。150mm以上的長焦會過濾掉面部的空間維度,使其看上去十分平面化。這種二維平面性不符合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這樣呈現的照片顯得非常不自然。
但與廣角鏡頭相比,運用這種鏡頭所產生的成像缺陷並不是那麼明顯,以至於有些時候一個200mm 的長焦會被錯誤地認為適用於拍攝人物肖像。
要再提一句的是,上述焦距都是在全畫幅規格下的。對照片構圖產生影響的事實上是相機的成像角度(與感測器大小有關)而非焦距,鑒於此,你應注意每個相機的裁切係數或者畫幅係數。具有APS-C 感測器的相機應選用55 ~ 90mm 的焦距,4/3 標準感測器的相機則應選用40 ~ 65mm 的焦距。
充分釋放照片美感,將照片變成為作品!300個案例、5950分鐘原創視頻,好機友攝影后期學習U盤助您深入精通後期技術!講解PS CC 2018、PS CC 2019、Lightroom 2018、Camera Raw等6大後期軟體,以及風光與人像修飾、多重曝光、夢幻合成、星空與銀河處理等數百種後期技法!可點擊下圖查看詳情,或淘寶中搜索 「好機友攝影 」,也可以先複製紅色字¥onjdbsBnP7z¥後打開手機淘寶APP。
不看說明書,快速玩轉相機出大片!匹配47款相機、5380分鐘原創視頻,好機友攝影學習U盤助您快速玩轉相機、掌握攝影前後期!內容覆蓋攝影審美、相機操作、曝光與構圖理論、後期軟體與常用後期技法等必學知識。可點擊下圖查看詳情,或淘寶中搜索 「好機友攝影 」,也可以先複製紅色字¥onjdbsBnP7z¥後打開手機淘寶APP。
在線版,好機友攝影學習U盤!即買即看,無需物流,有網就能觀看學習,碎片化學習方式讓您隨時隨地進入學習狀態!
手機攝影課程。兩位主拍明星的攝影師轉戰手機攝影領域。就幾個小時,即可迅速提高您的手機攝影水平,助您成為朋友圈攝影達人!
優質手機攝影產品。質高價低,就是交個朋友:)
※想學好攝影不妨試試這39個基本功訓練方法
※有這三種行為,就是攝影流氓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