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馬來西亞輕型戰機招標大戰開鑼,「梟龍」迎來韓印勁敵挑戰

馬來西亞輕型戰機招標大戰開鑼,「梟龍」迎來韓印勁敵挑戰

印度媒體近日報道,馬來西亞空軍司令丹斯里.阿芬迪.布安上將(Tan Sri Affendi Buang)證實,馬方已於2019年1月正式向巴基斯坦航空綜合體(PAC)、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韓國航空航天公司(KAI)發出了信息徵求請書 (RFI),邀請三家公司參與馬來西亞空軍輕型戰鬥機(LCA)項目招標並提提交各自報價。

這表明我國成飛研製的FC-1/JF-17「梟龍」戰鬥機將在這次招標中直面韓國FA-50和印度LCA戰鬥機的競爭,這也是「梟龍」自2007年服役以來首個公開參與的國際性戰鬥機競標項目,無論最後結果如何都意義重大。

雖然布安沒有透露馬來西亞空軍對輕型戰鬥機的具體採購數量,但這批戰鬥機應該是用於取代米格-29N戰鬥機的,從兩個中隊的裝備數量看,新戰鬥機的數量應該18-24架。

說起米格-29來馬來西亞空軍是一肚子苦水。該國在1994年耗資5.6億美元從俄羅斯購入18架米格-29N(16架29N單座型和2架29NUB雙座型),裝備了第17和19中隊。該機在服役之後很快暴露出維護問題,由於零部件和發動機全部需要從俄羅斯進口,導致維護價格高昂且周期冗長,機隊妥善率低下。此外米格-29戰鬥機的機身壽命僅為2500小時,經過24年的服役之後,馬來西亞現役的10架米格-29N目前已經全部停飛。

鑒於米格-29N長期以來的維護問題,馬來西亞空軍並沒有接受俄羅斯廠商2017年提出的米格-29NM升級方案(按照米格-29SMT的標準進行結構和航電升級),而是在2018年的蘭卡威航展上宣布希望能以較低價格購買18架新型戰鬥機來取代米格-29N,當時的候選機型有米格-35、JAS-39C/D和JF-17三種。經過一年的評估之後,馬來西亞空軍還是摒棄了俄制和瑞典制戰鬥機,把焦點集中在三種亞洲研製的單發輕型戰鬥機上,期望獲得一種在價格和售後具有雙重優勢的產品。

在三家競爭者中HAL的表現無疑是最積極的,該公司已經高調宣布將派「光輝」戰鬥機參加2019年3月26-30日在馬來西亞蘭卡威舉行的國際海事和航空航天展會(LIMA 19),使馬來西亞空軍人員獲得近距離接觸該機的機會,甚至能搭乘該機做體驗飛行。馬來西亞防務論也曝出航展組織方已經要求巴基斯坦航空綜合體(PAC)至少一架派出一架JF-17參加航展,因此兩種戰鬥機可能會在19年蘭卡威航展的飛行表演中一較高下。KAI則比較高冷,至今沒有做出官方反應。

參加競標的「梟龍」很可能是裝備相控陣雷達的Block 2 批次,該批次已經獲得亞塞拜然空軍24架訂單,在航電先進程度上超越了LCA和FA-50。目前唯一困擾JF-17的大概就是其RD-93發動機了,這種俄制發動機是米格-29 RD-33的改進型,在壽命、可維護性上都不及LCA和FA-50的F404,這對於經歷了米格-29N維護噩夢的馬來西亞空軍是一個重大減分項。

KAI的FA-50是其T-50「金鷹」教練機的戰鬥衍生型,後者的各種衍生型號已經獲得伊拉克、印尼、泰國、菲律賓空軍的64架出口訂單,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機型。FA-50是一種在航電和機動性能上有「小F-16」之稱,但由於大量採用美製組件而導致單價高達3000萬美元,超過了JF-17的低於2000萬美元和LCA的2600萬美元,違背馬方廉價的初衷。

無論從哪方面看LCA在這次競標中都將扮演「陪太子讀書」的角色,該機結構超重,300公里的內油作戰半徑堪稱新一代「機場圍牆保衛者」(3噸外掛,內油,低-低-低任務剖面),數量眾多以制航電很難獲得對馬來西亞的出口許可,HAL低下的產量和產品質量也很難保持如期完成訂單。最後馬來西亞輕型戰鬥機招標很有可能變為JF-17與FA-50之間的較量,「梟龍」憑藉優秀航電和性價比將具有很大獲勝幾率。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鼎盛軍事 的精彩文章:

TAG:鼎盛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