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小黃人」愁壞了寶媽?別急,看看專家怎麼說

「小黃人」愁壞了寶媽?別急,看看專家怎麼說

「小黃人」愁壞了寶媽?別急,看看專家怎麼說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次,我在門診接診患者,一位眉頭緊鎖著的爸爸,急切地重複著說:「醫生,像我家小寶這樣的黃疸,真的不用住院?真的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嗎?」我再次告訴他:「真的!我跟您說了三遍了。」再三確認後,這位爸爸終於放心了。

「小黃人」愁壞了寶媽?別急,看看專家怎麼說

這種情況在我的工作、生活中不勝枚舉。經常有身邊的朋友會問我:「我的寶寶有黃疸,該怎麼辦?」在網上回應一些諮詢,寶爸寶媽對剛剛出生不久的孩子發生的黃疸,也常常抱著種種疑問:「到底該吃藥,還是該住院?」對寶貝的擔心以及各種途徑得來的亦真亦假的消息,交錯成了種種疑惑,使得人們心煩意亂、手足無措。面對寶寶的黃疸,怎樣才是正確的應對方法呢?

生理性黃疸丨

皮膚黃染在新生兒中很常見,正常情況下,憑我們的眼睛就能觀察到有80%?90%的寶寶有皮膚、鞏膜發黃的現象。新生兒出現黃疸,首先應該辨別是正常情況下的生理性黃疸,還是不正常情況下的病理性黃疸。這對新生兒黃疸的診斷和處理都十分重要。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特有的膽紅素代謝特點所致,排除各種病理因素,血清中未結合膽紅素增高到一定範圍的黃疸。

足月兒生理性黃疸多於出生後2天?3天出現,4天?5天達到高峰,不遲於出生後14天完全消退。黃疸輕重程度不一,輕者僅限於面頸部,重者可延及軀幹、四肢和鞏膜,但不會超過肘、膝關節,糞便色金黃,尿無色或僅淡黃,一般無其他癥狀。足月兒生理性黃疸,其血清中總膽紅素值,生後24小時?48小時應小於153.9umol/l,生後48小時後應小於220.6umol/l。

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多數可以自行消退。早期餵奶,供給充足的奶量,可刺激新生兒腸管蠕動,建立腸道正常菌群,減少腸肝循環,有助於減輕黃疸程度。有些寶寶最初出現黃疸時屬於生理性黃疸範疇,但有進一步發展為病理性黃疸的可能。所以在此期間,家長們應密切觀察寶寶的黃疸變化及有無其他異常情況,如超過生理性範圍即應積極處理。

早產兒由於肝功能不成熟、血清中白蛋白水平低,且多易合併許多異常的情況,即使黃疸數值在「正常」範圍,也更易發生黃疸相關的腦損傷即膽紅素腦病。因此,對於早產兒而言沒有生理性黃疸的概念,出現黃疸即應積極干預。早產兒的血清中總膽紅素值生後24小時?48小時應小於205.2umol/l,生後48小時後應小於256.5umol/l。

病理性黃疸丨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情況包括: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在不同的日齡時黃疸程度超標,每天黃疸上升的速度較快或黃疸進行性加重,血清中直接膽紅素值異常,黃疸持續時間過長等。有些不專業的醫務人員或有的家長認為,足月兒在出生後14天內的黃疸都是正常的,14天後黃疸沒消退才屬異常。這是不正確的。如果足月兒在出生後14天內的黃疸數值超過正常,同樣也是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如溶血、敗血症、病毒感染、胎糞排盡延遲等,治療措施要隨病因、病情而定。

「小黃人」愁壞了寶媽?別急,看看專家怎麼說

如果新生兒黃疸的數值超過上述每個日齡階段的正常值上限,或者雖然黃疸程度沒有超標,但寶寶有嗜睡、發紺、呼吸快慢不一、發熱、驚厥、吃奶差、吃奶少、大便顏色淺、小便茶色或醬油色、體重不增、面色蒼白等異常表現,或母親為O型血或Rh陰性血而寶寶為A/B型血或Rh陽性血,說明引起寶寶黃疸的原因挺複雜、挺嚴重,黃疸有進一步加重的可能,必須儘快去醫院住院治療,做相關的檢查來明確寶寶黃疸的原因,以免耽誤寶寶。

照藍光丨

有的寶寶黃疸程度不太高,僅接近正常值上限,但消退延遲,甚至滿月了還有黃疸。而有的寶寶,黃疸數值剛剛超過正常值上限。這些寶寶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精神反應好、吃奶好、大便黃色、小便清亮或淡黃色、體重增長好、睡眠好,血常規、C反應蛋白、直接膽紅素、甲狀腺功能等均正常,經專業醫師確認可不住院的話,則可以在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適當地給寶寶進行日間藍光照射來減輕黃疸的程度,同時消除家長們的緊張情緒。

藍光照射是利用特定的波長,通過光照將膽紅素的結構發生異構,繞過肝臟的作用,經光照直接使得體內脂溶性的膽紅素變成水溶性的膽紅素,通過腎臟和腸道排出體外而減輕黃疸的方法。需要提醒媽媽們,不要道聽途說,就把母乳停了,一定要繼續堅持母乳餵養。這樣既不需要改變寶寶的飲食習慣、寶寶能夠吃飽,又不讓媽媽擔心改為配方奶後寶寶不願吃而產生焦慮情緒,進而影響母乳的分泌。當然,如果母乳不夠吃,則應該及時添加配方奶,否則寶寶的黃疸可能會加重。

退黃湯藥丨

還可以嘗試給黃疸寶寶口服已經臨床確認安全的茵梔黃口服液或顆粒、益生菌,通過增加膽紅素的排泄達到減輕黃疸的目的。需要注意兩點,不給寶寶吃那些通過開中藥處方後自己煎煮的「退黃湯」,因寶寶的肝腎功能不成熟,未經臨床驗證的多種中藥混雜在一起,其複雜的毒副作用對新生寶寶嬌嫩的機體可能造成損害,得不償失。有些寶寶吃茵梔黃口服液或顆粒後,腸道敏感,出現大便次數明顯增多、大便中水分明顯增多的情況,則建議停止口服藥,以免寶寶小屁屁周圍的皮膚變紅、糜爛,寶寶會很疼,媽媽也會很煎熬。

新生寶寶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如果寶貝出現黃疸而家長又不具備專業知識的話,很難區分是正常狀態還是異常狀態。寶爸寶媽們應儘早帶寶寶到醫院就診,新生兒專科醫生會根據寶寶的胎齡、日齡、黃疸數值等,來確定寶寶是否需要住院以及最佳的黃疸處理方案。

「小黃人」愁壞了寶媽?別急,看看專家怎麼說

專家簡介

黃瑞文,主任醫師,南華大學教授,湖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兼任中國新生兒營養與健康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兒童營養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首批科普健康教育專家。從事兒科臨床診治和科教研近30年,擅長早產兒、極(超)低出生體重兒的救治及新生兒營養管理。

「小黃人」愁壞了寶媽?別急,看看專家怎麼說

文/湖南省兒童醫院 黃瑞文

圖/源自網路

編輯/余運西

校對/欒兆琳

「小黃人」愁壞了寶媽?別急,看看專家怎麼說

「小黃人」愁壞了寶媽?別急,看看專家怎麼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假期就該耍起來,且把安全記心頭
助媽媽們修鍊成為「大廚」!

TAG:大眾健康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