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班裡的位置,是不是決定著將來在社會上的位置?
本文:明珠絮語(tsliuchanghai)
1
「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學校跟老師……」
要是這話是出自現實中哪位老師之口,恐怕會有家長不愛聽,甚至可能會招罵。
但通過小品演員在春晚上說出來,大家就容易接受多了,讓人覺得有那麼點道理。
開心麻花團隊的春晚小品《佔位子》,講的是一位父親去給孩子搶班裡的「C位」,卻發現自己走錯了班的故事。
最後,那位父親說:「一直覺著,自己是個特別稱職的父親,現在想想,勁兒都使歪了。」
教育孩子,不是給孩子搶最好的學校、搶最好的座位,而是父母的關心和陪伴,這是小品的主旨。
2
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家長總是尋找外部原因,把希望寄托在學校和老師身上,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他們以為,只要搞定了學校和老師,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讓老師對孩子多一些照顧,孩子的成績就能上去。
如果孩子的成績不佳,一定就是學校不夠好,老師的照顧不夠多。
甚至,一些家長覺得教育就是服務行業,我花錢讓孩子讀書,你當老師的就應該把孩子給我教好。
有一點問題,就唯你是問!
彷彿孩子上學就是家裡找了個保潔,我出錢你出力,把屋子打掃乾淨就行了,沒有那麼多廢話,更不需要僱主伸手幫忙。
3
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教育不是老師為家長服務,而是學校和家庭相互配合。
在學校,老師給每一位學生提供的教育是一樣的,但學生之所以有差別,還是在於孩子個體以及家庭的因素。
比如孩子的天資,孩子的成長環境,家長的重視程度,家長的教育水平,等等。
有專家就認為,一個人在18歲之前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影響佔比超過60%,學校教育佔30%,還有10%的影響來自社會教育。
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實要超過學校教育,只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學校,不是負責任的家長。
4
筆者是老師,有很多親朋好友的孩子都在我供職的學校上學,也經常聽到他們的抱怨。
孩子沒考好,他們把原因歸結於班裡換了好幾次班主任;某科成績差,他們說那科老師的水平不行……
此時,我總是毫不客氣地問他們:「孩子班裡的第一名在學校排名如何?他有沒有受這些因素影響?」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老師的能力確實有高有低,班級管理確實有好有壞,但對班級成績的影響並不是絕對的。
以個人的經驗來看,每個班的成績都是均勻分布的,很少會出現一個班裡的第一名在全校排不上號的情況。
「老師不行」往往是一些孩子的借口,家長們千萬不要相信。
你可以去調查一下,就會發現說老師不會做題的學生,往往並不是成績特別好的學生。
班裡的學霸,對所謂老師的好壞並不敏感。
4
「孩子現在在班裡的位置,就決定著將來在社會上的位置。」
這句話其實對了一半。
孩子在班裡的位置確實能決定他將來在社會上的位置,但這個位置不是教室里座位的「C位」,而是自己通過努力得到的那個排位。
學校里的老師,當然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給每一位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但學校教育對每一位學生是平均的,至少在同一個班級,大家面對的是同樣的教育資源,不可能某個同學會受到特殊的對待。
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將來在社會上有一個好位置,還需要在學校教育之外,自己比別人多一點付出。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