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極力防止軍國主義,卻無人懂他,德國用幾代人成全他的偉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俾斯麥曾經是德國的實權第一人,而在他生前他是極力防止軍國主義的,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俾斯麥在後半生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防範一個只有他能夠看得到的,其他人卻毫無知覺的風險,那就是周圍列強對於德國的扼殺。
俾斯麥為了能夠達到這一目標,他長袖善舞爾虞我詐,為了國家的利益,根本不管那些毀譽,最終獲得了驚人的成功,在俾斯麥離職的時候,當時的德國和蘇聯,奧地利,英國等大國的關係都非常友善,而與之相反的是英國和俄國的矛盾,英國和法國的矛盾,俄國和奧地利的矛盾都非常激烈,甚至俄國和法國之間相互的猜忌也非常大,在各個列強互相殘殺的時候,德國卻能夠獨善其身,列強為了能夠取得優勢不斷的要求德國能夠支持自己,德國也輕而易舉的取得了仲裁者的地位。
不得不承認俾斯麥確實很厲害,這也是俾斯麥極力抵制風險的成果,但問題是表面上的安全,使得大部分的德國人都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低估了風險,從高層的官僚再到職業的外交官,再從名流到普通的民眾,他們不願意支持俾斯麥的政策,也不願意隱藏德國的鋒銳和自己的個性。
可以說威廉二世的毀滅性外交根本不是他自己一個人乾的,是德國人民的選擇,畢竟即便是俾斯麥那麼偉大的英雄,也不可能強迫人民去盡心竭力的防範一個他們根本看不到的風險。到了俾斯麥執政的晚期,民眾們已經很厭倦他的外交政策,甚至有輿論多次抨擊他太過於老邁,太過於謹慎。而這些輿論也揭示了他的政策將會遭到毀滅,在俾斯麥下台之後,新的外交政策討論會上,沒有一個德國的外交官支持他的政策。
最終災難降臨,德國被夷為平地,歷史也證明了,俾斯麥確實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他不是自私自利的人,而是一個真正厲害的大政治家。
當一個民族和俾斯麥發生分歧的時候,以毀滅性的災難告訴了這個民族都錯了,只有俾斯麥是正確的,但是這也改變不了什麼。這麼一個偉大的民族已經被憤青們閹割了,幾代人的苦難也僅僅成全了俾斯麥的偉名
只能說這很可惜也很悲劇。
※馬克思到底算不算一個哲學家,為何他的哲學理論總難以得到認同
※此人曾是黑道堂主,出家後讓七萬刑犯皈依,被人譽為黑道法師
TAG:秦漢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