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曾與鄧麗君齊名,當紅時退出歌壇,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

她曾與鄧麗君齊名,當紅時退出歌壇,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

作者|

度公子 

來源|

一日一度(id:yryd115)



「遼闊草原,美麗山崗,群群牛羊,白雲悠悠……」

20世紀80年代,一位香港女歌手在北京首都體育館傾情演唱了這首《原野牧歌》。

她年輕的身影、甜美的歌聲深深盤踞在一代人的記憶里

陳美齡1955年8月生於香港,熱愛唱歌,初中時的她經常參加各種義務活動,在學校里一把木吉他陪在身邊,自彈自唱募款。

14歲那年被星探發掘便以歌手身份出道,1971年和大姐陳依齡一起錄製了美國歌手Joni Mitchell作曲的「The Circle Game」,深受香港群眾的歡迎。

同時還演繹了張徹導演的電影《年輕人》和《反叛》,電影里年輕活潑的陳美玲開始在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地區也走紅。

陳美齡在香港灌錄的英文版唱片非常暢銷,16歲時受日本著名歌手、作曲家平尾昌晃邀請在日本演出,歌曲《虞美人花》很快流傳開來。

不僅獲得當年日本民歌大獎,還迅速紅透日本乃至亞洲。

17歲那年,她又被日本一家唱片公司看中,極力說服她到日本去發展。

1973年,陳美齡又以《草原光輝》這首歌獲得日本唱片獎新人獎。

以清澈的歌聲和可愛的外表,陳美齡成為風靡一時的超人氣少女偶像。

「陳美齡長了兩隻虎牙,是屬於可愛型美少女的。她在日本用的英文藝名Agnes,日本人將她當成是天使。」

有人稱,當時的日本歌壇進入了少女偶像角逐混戰的「戰國時代」。

陳美齡便和南沙織、西城秀樹、野口五郎、鄧麗君等歌手一起,成為那個時代最為耀眼的明星。

人們為她著迷。


從1973年到1975年,陳美齡連續3年作為外國歌手出席日本紅白歌會。


當時的日本偶像雜誌上,也經常是陳美玲和山口百惠輪著上封面。

1976年,年僅21歲的陳美齡在事業如日中天時,突然宣布要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修讀兒童心理學,暫時告別娛樂圈。

突如其來的決定,不僅讓歌迷意外,連經紀人也氣到爆。

「雪球一樣翻滾不停」,陳美齡這樣形容自己爆紅時的狀態,一天要工作20小時。

中午休息時還要拍照、拍廣告,成天除了想多睡一會兒,沒有任何

別的

想法。

「爸爸從香港來看我,說這樣下去不行,沒有自己的時間,交不到朋友,什麼事情身邊工作人員都幫你做了,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價值,還以為自己很成功很厲害。」

陳美齡的父親目睹過太多時代變化帶給個人的幻滅,常告誡子女:錢財名譽如流水,一旦出事立刻就被奪走。

但是,知識一旦進入腦子,就不會被人奪去,它會成為你一生的寶物。

父親希望她不要為眼前的名利所束縛,而是能夠完成學業。

早在中學時,陳美齡就在香港的兒童福利院做過一段時間義工。

每次她去看孩子們,斷臂的、盲眼的孩子們就呼啦啦圍過來,陳美齡很想進入他們的內心,卻發現無從下手。

這次求學不僅僅是充電,更是完成了年少時的一個心愿。

所以陳美齡選擇了兒童心理學專業。

初到加拿大,陳美齡終於不必活在眾人的視野里。

「什麼都能做,一個人逛街,這在日本根本不可能,可以不化妝,可以胖,平時穿什麼都行,不用每天都洗頭髮」。

從大紅大紫的明星到無人認識的普通人,陳美齡不僅沒有絲毫失落,反而異常歡快。

「我沒有那種『擁有』的心態,從來不覺得有了成就之後,就要抓住不放」。


1978年,陳美玲畢業後重新進入演藝界,很快又大獲成功;

1979年在香港發表首張粵語唱片《雨中康乃馨》;

1983年和張國榮一起獲得香港金唱片獎。

她在日本發的專輯,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外國歌手在日本唱片銷量的記錄保持者。

1984年,陳美齡寫下一篇紀念國際青年節的和平論文《以歌聲呼籲和平》,獲得特別獎。

1985年,陳美齡

為宋慶齡基金會義演,

在北京首都體育館吸引54000多聽眾。

這成為她在中國的首次演唱會,也讓她極為感動。

其後5月,陳美齡跟隨日本電視台到衣索比亞難民營採訪,看到很多兒童因飢餓而被奪去生命,她的內心再次受到強烈震撼。

從此,她開始積極從事兒童慈善活動。

我不是出生在一個很富裕的家庭,但我有家,有爸爸、媽媽,有飯吃,有衣穿,可以上學,他們卻不能。

所以,我就經常去陪那裡的小朋友玩,跟他們聊天,給他們唱歌。

尤其是我從加拿大留學回來,社會意識高漲時期,自己不僅要作為藝人,也要作為一個社會人做出努力,我希望從事慈善活動。」

80年代的陳美齡非常走紅,可名譽地位對她而言,不一定就是幸福。

80年代初期,陳美齡一度想離開歌壇。那段不知何去何從的日子,她乾脆請假陪媽媽回老家貴州。

沒想到這一行程,反倒加強了她當歌星的決心。

「貴州村子裡的孩子們都能唱一首我在台灣錄的歌曲《歸來的燕子》。那時,大陸還沒有公開讓台灣歌曲進去,孩子們是靠著寄去的錄音帶學的。

我那時真的感動極了,心想歌曲果真能把香港、台灣和大陸連起來。從孩子們的歌聲中,我深深感受到團聚的力量。」

事業正當紅時,陳美齡喜歡上了自己的日本經紀人金子力,便開始倒追。

父母家人覺得日本男人太大男人,而且文化背景不同,很是反對。

不過陳美齡卻非常堅決,她笑著說:

「我的另一半是我的日本經理人,是一個能夠站在我身邊為我整理時間表,又可以和我一起在早上準備早餐給孩子們上學的開通男人。」

1986年初,陳美齡披上了婚紗。

婚後,陳美齡和丈夫一起開設了自己的事務所。

1986年,長子出生。

那時,日本社會風氣依然保守,女性一旦結婚生子就得回歸家庭。

兒子出生後,陳美齡一度也暫停工作。

可當時她人氣持續高漲,很多電視台都找她錄節目,她仍然每天接五六個通告。

陳美齡家離東京單程有5小時車程,她擔心出去錄節目會影響孩子哺乳,去電視台就把孩子帶上。

「拖家帶口」出現在電視台的陳美齡沒想到,自己此舉竟引起很大非議。

1988年12月,日本許多雜誌都在大篇幅爭議一個問題:

陳美齡該不該帶著孩子去電視台上班?


陳美齡沒有想到,自己無意間的舉動,居然會引起巨大轟動。

日本青年男女開始關注和思考職業母親和女性地位的問題,爭論越來越激烈,甚至成為後來日本實現《男女就業機會均等法》和育兒休假制度的原動力。

「美齡」一詞也得到當年日本新語·流行語大獎大眾獎。

也有人說:

陳美齡太貪心了,又要工作,又要結婚,又要小孩,這怎麼可能?既然生了孩子就應該在家裡,不要帶出來。

陳美齡聽了,實在生氣,卻又不知道要怎麼去和他們辯論。

為何在香港如此正常的事情,在日本竟然變成不可思議。

這場爭論也被稱為「Agnes爭論」,連美國的《時代》雜誌也做了報道。

「Agnes爭論」事件刊登在美國的《Times》雜誌上,斯坦福大學的教育經濟學者斯特羅伯教授讀了這篇報道後,主動聯繫了陳美齡。

勸她到斯坦福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課程,研究現代女性問題。

此時陳美齡懷有8個月身孕,求學之難不言而喻,可她堅定自己的選擇。

於是陳美齡便在1989年帶著老大,懷著肚子里的老二,飛到美國斯坦福大學去讀博士。


上課時,2歲多的大兒子送到學校里針對學生媽媽開設的託兒所,襁褓中的二兒子由一位好友抱著帶到教室外,寶寶餓了就溜出來餵奶。

晚上找不到人幫忙帶寶寶,有一門課陳美齡就想不去了,教授卻堅持叫她帶著寶寶來上課。

班上還有個哺乳媽媽同學,兩人可以坐最後一排。

「美國人的觀念真的不一樣,他們認為大學不一定就是年輕人的地方,工作、有小孩後也可以回來。

晚上只有等到兒子們睡覺後陳美齡才有時間看書,經常看著看著天就亮了。

後來經紀人去美國看望她後,馬上打電話給她丈夫,希望勸她趕快回家。

「他說這樣下去我快要死了!現在想來真不知道那時是怎麼過的!」

讀博的生活無疑千難萬險,陳美齡一一克服。

1994年,陳美齡完成畢業論文,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順利畢業。

畢業之後,陳美齡積極為婦女兒童福利奔走。

「等我讀完博士,回到日本,我說話,終於有人聽了。」

1998年,她被聯合國國際兒童基金會邀請做大使,親赴泰國、蘇丹、東帝汶、菲律賓、伊拉克、摩爾多瓦等地。

向世界傳達當地兒童的境況,並提出改善現狀的意見。

「不論什麼年紀的人,不論從事什麼職業的人,我希望他們聽了我的講述後,能開始為此做些什麼。」

陳美齡把足跡留在了衣索比亞、伊拉克、索馬利亞、黎巴嫩等眾多炮火紛飛之地:

在泰國的收容所里百和多名身患艾滋病的棄兒一起吃午餐;

也在南蘇丹,直視著一個名曰「眼鏡蛇軍」反政府軍的領袖,要求他釋放2000多名兒童兵。

陳美齡是極其溫柔的女性,可她的溫柔以勇敢打底,以善良為本,以執著為念,這一種溫柔不動神色,卻潤物細無聲,直入心底。

在自己的事業和人生上,陳美齡無疑是成功的,更難得的是,她對三個兒子的教育極為成功。

1996年,41歲的陳美玲生下第3個兒子後,把大量時間投入公益活動,她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

這時老大10歲,可以和老二幫著帶弟弟。

陳美齡的3個兒子都是自己和先生一手帶大,全都母乳餵養到一歲半。

「那時真的非常累,可也是我最開心的幾段時間。無數次也覺得自己累得要趴下了,可是回到家孩子們一起笑著跑來開門,一個新的陳美齡又出來了。」

在她讀書、工作,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到全球各地做義工的過程中,她從未放棄孩子,堅持儘可能陪伴他們,始終親自帶孩子。

「不管工作多麼繁忙,我都保持與家人溝通,否則就會逐漸失去與家人之間的信賴關係。

不少人勸陳美齡找一個保姆住到家裡做家務,但她沒有那樣做,擔心光圖輕鬆,一家人的感情會漸漸疏遠。


在陳美齡看來:

家庭對孩子來說,是心靈的避風港。

悲傷時如果能和家人訴說,悲傷就會減半;有高興的事兒,與家人分享,喜悅就會倍增。

那才是家庭,才是一家人。

2007年,陳美齡被確診罹患乳腺癌。

她精神和身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面部會腫脹,演唱會上化妝遮醜硬頂上場。

除此之外,她說:「不過最辛苦的不是我,是丈夫,他為我獨力承擔家庭的工作,真的很感激他。」


陳美齡患病時期,身在美國準備考大學的二兒子嚷著要回來,但遭她阻止,結果二兒子交白卷得零分。

「我沒考慮到家人心情,當時應讓他回來,或每天打電話傳電郵給他,但那時自己都好亂,怕見不到他們長大。」

後來陳美齡向學校請求讓二兒子重考,最後他成功考進美國斯坦福大學。

當時三兒子還在上小學,陳美齡非常希望能夠早點恢復健康,可以陪著孩子長大。

於是她堅持了5年的抗癌治療,終於康復。

其實當年在手術後過了10天之後,陳美齡就回到演唱會和音樂會的工作現場。

在動完乳腺癌手術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她站在人民大會堂的舞台上,放聲歌唱,即使手每往上舉,都痛出一身冷汗,她認為這個舞台值得她如此。

她認為歌聲可以消弭誤解與對立,可以帶來理解和和平。


陳美齡和三個孩子

2015年,當陳美齡第三個兒子相繼大兒子和二兒子被斯坦福大學錄取時,又引發了轟動。

陳美玲認為孩子的教育,不僅是學習能力的培養,而是身心兩方面綜合人格形成的過程。

她引導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不要求孩子們死讀書。

當孩子做了錯事時,她會選擇耐心地和他們談話,一直到孩子們認可為止。

大兒子上小學時,曾經因為成績不好向媽媽撒了謊,陳美齡發現後,先是給孩子一個擁抱,然後和他聊了足足8個小時,讓孩子認識到,不管成績如何,媽媽永遠愛他。

從此孩子再也沒有對媽媽隱瞞任何事。

陳美齡認為

小孩子生出來就是寶貝,

千萬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一比較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人比你做得更好。這樣孩子是自卑的,覺得自己是失敗的。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讓他們有想法都說出來。

並不是做到了就是好孩子,而是努力過了就是好孩子。

「記住作為一個媽媽,一定要成長自己、培養自己。」

陳美齡和孩子們的關係很好,幾乎無話不談,一起逛街、旅遊、玩。

告別演藝事業30年後,陳美齡再度回歸公眾視線,是以教育家身份。

聯合國國際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日本癌症協會「微笑大使」、香港浸會大學特別教授等也是她的公開身份。

陳美齡嫁到日本多年,一直宣揚和平,曾經公開展示南京大屠殺照片,觸動日本人神經,她更受到死亡恐嚇。

但她的理念是:

世界和平、人類大愛不應以國家區分。

現在的陳美齡已年過60,卻依然非常年輕美麗。

大兒子結婚時,

陳美齡毫無「

樣子

」,彎下腰親自為兒媳整理裙擺及弄好頭髮。

恰如她自己所說:

「每個人都擁有很多愛的種子,但是愛的種子只播撒在自己的心田是不會開花的,必須播種在別人的心裡。

同時,如果自己的心裡沒有別人播撒的愛的種子,愛也不會在自己的心裡開花。」

「愛、和平、自由」,是陳美齡信奉終身並為之踐行

一生

的人生意義。

也因為如此,一個心中滿懷陽光與愛的人,才更得命運垂青,與美好並行。

每一份獻出的愛心,都會以某種方式回應。




最愛君的付費音頻《冷門歷史》,經過長達五個月的更新,目前50期內容已全部上線。

長假最後兩天,聰明的人都在偷偷補充知識。如果喜歡,可以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進入購買,一次暢聽,相當過癮。

音頻簡介和試聽,可以點擊:我我我,不一樣的煙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新年買再多衣服,沒有它只能穿一季就報廢
爆笑極簡史:隋朝二人傳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