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門樓上曹操有可能饒呂布一命,愚蠢的呂布三句話就把自己說死了
呂布在白門樓上搖尾乞憐,據說曹操當時準備給他鬆綁,但是被劉備一句「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就挖坑把呂布埋了。於是有人說劉備這個大耳朵太壞了,全忘了呂布轅門射戟的救命之恩。但是我們把白門樓上那場活劇來個復盤,就會發現呂布實際是自己作死——他那三句話句句找死,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就是「引喻失義」,氣炸了曹操,等於給自己套了三根絞索,曹操不殺他都不行。
為了證明呂布是說錯了話自己作死,咱們就先按照正史(《後漢書》《三國志》《英雄記》)記載,把呂布這四句話全文展示:「明公之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令布將騎,明公將步,天下不足定也。」「玄德,卿為坐上客,我為降虜,繩縛我急,獨不可一言邪?」「明公何瘦?」「大耳兒最叵信(是兒最叵信者)。」
這第一句話一出口,就已經註定了曹操必須殺掉呂布以絕後患。大家都知道,一般降將在勝利者「親解其縛」甚至「解衣衣之」的時候,都要納頭便拜,表示「吾之生死,唯明公之命」。但是請讀者諸君看看看呂布都說了些啥:「往後我管騎兵,你管步兵,天下都不夠咱們打的!」人家曹操還沒答應你投降呢,你卻開始惦記上曹操的騎兵隊了。大家都知道,曹操最為依賴的精銳部隊,就是當時最強悍的虎豹騎。這支騎兵部隊,不姓曹和夏侯(一般來說必須姓曹,姓夏侯都不行),是沒有資格當統領的:「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太祖難其帥。」選誰來當虎豹騎統帥,曹操都要深思熟慮之後才好下決定,而呂布以來就要動曹操的命根子,這豈不是要了曹操的老命?
呂布沒有認清形勢,以為自己統帥騎兵有經驗,被綁著跟在他身後的張遼更是稱職的騎兵教官,有他倆管理,曹軍騎兵的戰鬥力肯定會大幅提升,甚至比曹操帶領的步兵更能打,但是只要曹操腦袋沒進水,又怎麼會把自己的命根子讓呂布攥著?
除了大言不慚地要跟曹操「分家當」,呂布居然還腦抽地當著曹操的面跟劉備套近乎,想讓劉備給自己講情兒,這可把劉備嚇出了一身冷汗:你還沒投身曹營,就開始拉幫結派了。如果我給你講情兒,明顯是站在你這一邊,白門樓夠寬敞,曹阿瞞有足夠的繩子把咱倆都吊上去!
當劉備剛投奔曹操的時候,程昱郭嘉都勸曹操早點幹掉劉備,曹操也知道將來劉備會成為大麻煩,又怎麼會讓呂布和劉備走得太近?一個劉備或一個呂布尚且不好對付,這兩個心腹大患抱成團兒,其危害可就是一加一大於二了。所以呂布等於又給自己糊上了一張催命符,又向鬼門關跨了一大步。
接下來的第三句話,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當面揭曹操的短了:「曹老頭,你瘦了!」讀過三國正史的讀者都知道,曹操這個人長得不怎麼樣,矮小猥瑣「不足以雄遠國」。在宋朝以前,男人都講究陽剛之美,沒有連鬢絡腮鬍須,肥頭大耳也是一種美,而尖嘴猴腮則是無福短壽的面相。曹操本來就不胖,要是再瘦一些,豈不成了人乾兒?而且這句話也勾起了曹操的怒火:「當年你放火差點燒死我,一戟拍在我腦袋上,嚇得我好幾天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咋能不瘦?我這頭風病,可能就是那時候被你敲成的腦震蕩!」
其實說完這三句話,呂布還有一線生機,而這一線生機恰恰是劉備帶給他的,而他不但沒抓住,反而狗咬呂洞賓開始破口大罵劉備。這要是換做別人,不管是劉備有心相救還是故意挖坑,都可以用一番說辭輕鬆化解。
劉備確實是說了「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但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是當著曹操的面跟呂布劃清界限,打消曹操心中的顧慮(怕劉呂合流),而擅長平衡之術的曹操一看劉備跟呂布已經翻臉成一對鬥雞眼,正好留下呂布來牽制劉備——這樣一來,呂布就活了。
如果劉備是在挖坑要埋呂布,並且拉出丁原董卓當反面教材,呂布只要沒被嚇傻,可以就高騎驢:「丁原斗筲之徒,董卓殘暴寡恩,哪能跟胸懷天下英明神武的曹公相比?良禽擇木而棲,良辰擇主而事,曹公皓如明月,丁董米粒之珠,我投曹公,是棄暗投明、韓信歸漢,又怎麼會有二心?」這話一出,曹操一定會被拍得眉開眼笑 ——曹操很喜歡聽奉承話,所以他最喜歡的是郭嘉而不是荀彧。
曹操一聽呂布罵街,也從心眼裡感到膈應(曹操經常挨罵,所以特別討厭噴子),於是「縊殺布。布與宮、順等皆梟首送許,然後葬之。」由此可見,懂語言藝術的高人和自以為是的噴子,下場是完全兩樣的:高人懂得花花轎子人抬人,越抬越高;噴子是以無知為有知,胡罵亂嚼,最後罵丟了前程和性命。
只是有一點筆者一直沒鬧明白:劉備在白門樓上對曹操說的那句話,到底是想救呂布,還是在給呂布挖坑?《三國演義》的作者曾經很遺憾的說:「玄德既知(呂布)能啖父,爭(怎)如留取害曹瞞?」但是以劉備的老謀深算,是真的不想留下呂布來給曹操製造大麻煩嗎?劉備那句話確實是挖了一個坑,但是他想埋的是曹操還是呂布,還真的很難說……
※史書和傳說中的五個事例證明中國古人更膽大:流浪地球只是小兒科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