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牛津大學支招寫作啟蒙:別弄丟孩子的創意

牛津大學支招寫作啟蒙:別弄丟孩子的創意

前幾年,朋友夫妻倆因為工作的原因要去英國待一年,當時他們的孩子正準備上二年級,在家裡人看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工作vs孩子」的選擇,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不該為了工作而缺席孩子上學的關鍵期。而朋友夫妻倆做出的決定是,帶著孩子去英國,讓孩子去英國上二年級。

一年後,當他們帶著孩子回國,給孩子辦理三年級入學手續時,卻被校方告知,必須先有一次數學科目的測試,如果通不過,孩子得繼續讀二年級。比起家人「不懂事」「耽誤孩子學習」的指責,朋友夫妻倆倒是挺鎮定,他們問了孩子的意見。

國內某小學的周末作業,包括默寫、抄寫、作文和試題

孩子想上三年級,這反而讓夫妻倆有點慌:孩子的學習能力沒有問題,但是想要在短時間內補足國內二年級的數學內容,肯定會很吃力。所以當孩子在爸爸的輔導下,最終以67分的成績通過測試後,夫妻倆都高興極了,周邊人覺得他們「心眼也太大了點」「孩子的學習要被耽誤了」。

但後來入學後,孩子不僅漸漸把數學成績追上去了,而且還在綜合學習能力方面顯示出了明顯的優勢。

英國二年級的課表裡,「創意課程」占很大一部分內容,朋友的孩子回國後,她在這些課上養成的學習習慣都保持了下來。當老師推薦她翻譯一本科普小讀物時,她帶領班上的同學先做了一遍書中的小實驗,通過動手實踐,翻譯的過程成了大家都能參與的,一次豐富的科學之旅。

她每次讀完一本書,都會留下一份獨特的「閱讀筆記」,她會用這些筆記跟家裡人和小夥伴分享自己喜歡的書。回國後至今,她依然保持了每周至少精讀一本書的習慣,並且積累了創意滿滿的一大本閱讀手冊。

朋友孩子在英國時閱讀繪本「Lions at Lunchtime」後做的閱讀報告

小學入學後,英美國家的孩子就要完成大量的閱讀訓練。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小學生閱讀量是中國小學生的6倍。相比於我們國家聞名世界的數學課,英美國家的小學閱讀課面向100%的孩子,為了幫他們養成一生的閱讀習慣,所以往往設計得極有意思,讓孩子們樂在其中。

比如,孩子們有時被要求交一份閱讀報告,但是這份報告可以做成好吃的「披薩餅」的樣子。老師建議孩子們廢物利用,在一個空的披薩盒裡畫出一個披薩,再分成好幾塊。

圖為國外孩子做的《安妮日記》的「閱讀披薩」

最上面那塊「披薩」里貼著《安妮日記》的作者畫像

圖片來源:Education World

孩子們學著把自己的閱讀體會概括成幾點,用幾句話表述,分別填寫在一塊「披薩」中,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體會的不同,做6塊、8塊甚至12塊披薩!

閱讀與寫作、動手實踐相結合,不僅讓孩子喜歡閱讀,還引導他們通過閱讀學會思考和表達——國外小學普遍推崇的創意寫作,實際上就體現在一個小小的讀書報告中,他們把自己思考後的想法,用讓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展示出來,並學著把想法融合到獨特的實踐中,完成的是一份讀書報告,體驗的卻是一個創造的過程。

英國埃塞克斯郡的一所小學,將一駕廢棄的小型飛機改造成教室,專門用來讓孩子們開展創意閱讀和寫作

從一年級甚至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就開始接觸創意寫作,一開始是為了提升閱讀的能力,隨著他們的語言應用水平逐步提升,學校就會鼓勵他們通過寫作,嘗試有條理、有感染力地進行表達,除了讓他們從中學會更好地與外界溝通,學校更加註重讓孩子們有創造性地表達自己。

比如,孩子們被要求寫一個關於「土豆」的故事:

1.請去超市,找出所有用土豆做的食物;

2.買一個最大的土豆,把它裝飾成任何你覺得有趣的東西;

3.給你的土豆編一個故事,起碼要寫三頁紙。

一位家長在網上展示了孩子發現與打造的土豆形象

孩子們完成這個作業,先得去超市做實地調查,還得認真地觀察買到的土豆,發揮想像力,為它設計一種形象,然後還得組織好自己的語言,讓這個「大土豆」擁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創造這個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了解到生活小常識——土豆能做成哪些食物,超市貨架是怎麼分類擺放的,也會發現土豆的形態特徵,他們還會把自己的想像加進土豆的故事裡——每一個故事裡可能都藏著孩子們的小秘密、小創意, 他們的小小自我在故事中得到保護、展示,並真正有助於他們的成長。

圖為「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劇照

創造了「哈利·波特」的英國作家J.K.羅琳,在六歲時寫了人生第一個故事,故事很簡單:一隻小兔子得了麻疹,小夥伴們紛紛來看望它。

J.K.羅琳小時候,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女孩,滿臉小雀斑,害羞又不愛說話,父母常常對她顯露出失望,而在學校里她更是不受歡迎的「小透明」。六歲時,內向的她用一個「兔子」故事告訴身邊的人,她也需要得到關注;成名後,她多次在訪談中提起六歲時的這次創作,告訴所有人,與《哈利?波特》帶給她的十億身家相比,寫作給一個孩子心靈上帶來的力量,更是無價的。

J.K.羅琳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上,提醒各位畢業生不要忘記想像力的重要性

創意寫作屬於每一個孩子。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求知、思考、想像,並且能夠自信地、有創造性地表達自己。

英國牛津大學具有悠久的創意寫作教學系統,近兩年,這座世界頂尖的高等學府聯合英國知名的小學教育顧問,聯合打造了一本給孩子的創意寫作啟蒙讀本。

《給孩子的牛津寫作課》的作者克里斯托弗?埃奇是英國知名的教育顧問,他與牛津大學等機構長期合作,致力於對兒童創意寫作思維的研究,並應邀在英國國家圖書館、聖約翰小學等多所知名學校開展「創意寫作」的課程巡講,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愛丁堡國際書展」上,克里斯托弗在給孩子們講如何將科學知識融合到寫作中

這套書是克里斯托弗在多次講課的實踐上提煉而成,經由牛津大學兒童教育出版團隊精心設計,中信出版社歷時兩年翻譯打磨,讓中國孩子體驗國外小學的創意寫作課,讓孩子們從寫作中學會怎麼閱讀、怎麼表達,鍛煉一生受用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並真正從中獲得樂趣。

比如,如果孩子們喜歡動物,想寫一個關於動物的故事,書中會引導孩子們一步步去實踐。如果沒有靈感,就得「多觀察動物在自然狀態下如何生活……仔細觀察,做些筆記,記錄這些動作和行為」,孩子們要試著把自己的發現用幾句話描述出來,記錄到配套的筆記本上:

書中還提醒孩子們,可以從科普書上的動物知識里尋找靈感,比如,「大熊貓剛出生的時候,個頭兒跟老鼠差不多」,「火烈鳥吃東西的時候要低下頭,嘴巴倒轉」,這些孩子們之間喜歡分享的趣料都可以成為故事的素材。

如果已經選好了某幾種動物作為故事的主角,那麼孩子們就可以通過思考幾個問題,在筆記本中建立起角色檔案:

把故事中將會發生的主要事件填寫在事件流程圖中:

……當故事的邏輯架構搭成後,孩子們就得想想怎麼組織語言去講好這個故事。書中有各種趣味問題,啟發孩子們,怎麼把自己代入到動物角色中,傳達出它們的體驗與感受。「一隻小狗會覺得,城市裡遊人如織的公園是什麼氣味的?如果有人挖鼴鼠的地洞,那麼鼴鼠會聽到什麼聲響?」如果孩子們有了想法,想要清晰地表述出來,那麼就可以看看書中發散型的「語庫」,找找有沒有合適的詞語,就算沒有,也能從中聯想開去,學會探索一些新詞,讓自己的表述具有吸引力。

如果孩子們按照書中的提示,一頁一頁地完成了配套的「筆記」,不僅能擁有一本親手製作的「寫作素材庫」,還能真正創造出一個故事。故事完成後,他們可以給自己的「故事書」取一個名字,畫一個封面,在封面上署上自己的名字,並拿著這本「故事書」跟家人和朋友們分享。

創意寫作的成果,不只是一個故事,而是當孩子們拿著這個「小作品」去跟大家展示時,他們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達成交流、獲得理解,甚至收穫友誼和歡樂。這蘊藏在寫作中的力量將陪伴孩子一生,呵護他們心靈的溫度,並幫助他們成為獨立的思考者和有力量的表達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你應該知道的十個經濟學原理
栗山茂久:克服學術惰性才有學術創造力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