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最奢侈的事,是向你說「媽媽,我想要這個」

孩子最奢侈的事,是向你說「媽媽,我想要這個」

有一檔韓國綜藝,我曾追了好幾年,叫《超人回來了》。

主角是我們熟知的表情包三胞胎:宋大韓,宋民國,宋萬歲。

其中大哥大韓,就是這樣一個小大人,懂事守規矩,不亂搗亂。

二弟民國開心就賣萌,不舒服就哭,容易引人關注;三弟萬歲是一個非常自我的小搗蛋鬼,腦洞很大,一不留神就不知道跑到哪裡。

於是爸爸常常會把注意力放在兩個弟弟身上,大韓則默默承擔著大哥的角色,主動幫忙照顧弟弟。

三個娃和爸爸一起出行時,兩個弟弟每次看見什麼好玩的就會直接跑過去,爸爸在後面追趕著。

而在爸爸沒注意到的角落裡,大韓有時候在原地守著爸爸的包,有時會拉著爸爸的包慢慢地跟過去,而不是放開地去玩。

每次一家幾口出去吃飯,在飯菜呈上來的時候,飢餓的民國和萬歲常常會大聲地告訴爸爸,我想要吃!

但大韓常常是默默地等著爸爸先給弟弟們,再給自己。

有一次爸爸教他們學習禮讓,各自給了一些好吃的草莓,讓他們分享給彼此。

民國和萬歲先給自己吃了一口,再分享給別人,而大韓則先給了弟弟們,再給爸爸,最後才給到自己。

每次看到這些畫面,我總會特別心疼他。

這樣不添麻煩的孩子,常常會被誇懂事,但這並不是一個健康的狀態。

他們最常見的情緒是:委屈。

育兒師告訴爸爸,大韓優先照顧別人,很聽話,不會麻煩別人,但這樣的小孩內心往往會積壓著很多委屈。

尤其是看到弟弟們可以不聽話、不怕麻煩別人、大方索取愛時,他內心會有羨慕和失落感。

對一個孩子而言,不去索取並不是一個好事,甚至可能會成為一個創傷。

因為不說,沒人關注,久而久之可能會有2個問題:

認為自己不值得被關注,不值得被愛。

被父母長期忽視,然後得出父母不愛自己的結論。

不會索取,不會開口去要,是太多人的慣性。

我的同事娟娟說,自己小時候被家裡所有人當成最懂事的孩子。

她和妹妹去便利店的時候,妹妹一進去眼睛就會自動搜索各種好吃的,左邊是進口的巧克力,右邊是廣告里的泡泡糖,好誘人。

每次妹妹都會開口要,等爸爸媽媽一點頭,開開心心地把幾顆糖果裝到口袋裡。但自己卻做不到。

不知道為什麼,儘管很想吃,但她就是說不出口,不敢要。

只能一會兒盯著它們,一會兒在糖果旁邊繞來繞去,甚至伸手摸一摸,希望有誰能注意到,主動給她糖果。

但爸爸媽媽忙著選自己需要的東西,幾乎沒有發現過。

她眼巴巴地等著,等到了結賬的時間,巨大的怒意和委屈在她心頭湧起,但她強忍著不哭,避免自己的小心思被發現,失落地回了家。

她討厭妹妹!

一方面覺得她很貪心,什麼都要;

另一方面又嫉妒她可以肆無忌憚去索取,也嫉妒她能被大人允許這樣做。

但同時,她更氣自己——為什麼就是說不出來?!

為什麼爸爸媽媽不愛我,不理解我的感受?!

那一句「我想要」,她始終說不出口......

這種在親子關係中,意識到自己「不被愛」的情緒,會讓一個小孩自卑惶恐,沒安全感。

伴隨這種情緒成長的孩子,缺少的安全感在長大成人後也無法添補,甚至會影響婚姻中的親密關係。

上周,娟娟又和老公吵架了。

那天她因為工作上受了委屈,忍了一天回到家希望老公安撫自己。結果老公遊戲打得正開心,她坐在沙發上悶悶不樂,快半個小時都沒被發現。

最後她大哭,指責老公不關心自己,還翻起了以前被忽視的舊賬,一一數落。

老公一邊哄著,一邊委屈地說:

你需要我安慰,為什麼不告訴我?!

每次你都不說,我怎麼知道你需要什麼?

若是以往聽到這些話,她一定會暴跳起來,但當時,她頓了一下。

她想起了小時候那個不敢說「我想要」的自己,發現這似乎已經成了她生命里的一個輪迴:

想要,不說,

然後被忽視,

最後自責或譴責對方。

就像被設置了一個模式:

要求自己守規矩、不貪心、壓抑自己的需求,懂事禮讓。

這樣的模式會讓一個人不斷質疑對方愛不愛我,消磨彼此的感情。

明明希望對方多陪一會,但不會說,最後等到車到了對方走了,留下自己一個人很惆悵,懷疑對方不愛自己........

想要不敢說,或是默默地在角落期望著,

或是做一些無關緊要的暗示或努力,

結果常常是失望而歸。

一個不會索取的小孩,是很容易被教育出來的。因為在心底深處總有一個聲音告訴他們:

索取是一件很不好、很嚴重的事情。

會給別人造成麻煩;

會尷尬,對方不願意怎麼辦;

會被認為是一個貪心的人;

會被說不懂事、不理解他人

這些話就像是一個魔咒,把人困在裡面,一旦有了想要的慾望,就會被壓抑下來。

而細細聽一下這些聲音,其實是有一些潛台詞的。

1. 索取是一件會受傷的事情。

這一般發生在索取後總被拒絕的人身上。

或是小時候向父母索取愛、索取關注、索取物質,常常無法得到滿足;或是在早期的戀愛經驗里,總有求而不得的經驗。

記得有次大韓一家一起去游泳館。

大韓穿好了衣服,期待地坐在泳池邊上等爸爸,這時萬歲超級怕水,爸爸急著和他講道理。

大韓大聲地喊了好幾次爸爸,但爸爸的注意力在萬歲身上,完全忽視掉了他的喊話。最後他默默等了一會兒,選擇了自己先下水。

這種忽視,在孩子的心裡就是一次拒絕。

如果每一次的索取,都要面臨被拒絕的傷痛,久而久之為了避免受傷,我們會幹脆壓抑自己的慾望。

2. 索取是一件要承受批判的事情。

這一般發生在敏感的小孩身上。

首先,在我們的社會和家庭中,索取常常不被鼓勵。

因為它確實會給人帶來一些麻煩,可能大人們會有不耐煩的表情,甚至用道德去評價這種行為。

例如小時候家裡來小孩,忍不住拿了桌子上的糖,就會被大人說貪心。

其次,可能大人們對小孩有一些特殊的期望。

對於家裡的長子、長女,大家會期望他們去做個奉獻和照顧的角色。

如果這個孩子很敏感,那麼在種種的反饋之下,他會意識到:

索取不受歡迎!

索取暴露了自己的「貪婪」!

大家不希望自己索取!

他會給自己樹立一個絕對性的規則:

絕對不能去索取!

一旦有了索取的念頭,就像遇到心魔一樣,得快快把它壓抑下來才行。

如果你發現孩子是一個懂事的、不敢索取的人,要怎麼辦?

或者,你本身就是一個不敢索取的人,情不自禁把這種心理「遺傳」給了孩子,應該如何去改善呢?

首先,你要意識到,索取是人的正常本能,甚至是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

互相索取,互相接住對方的需求,才是好的關係。

這個原則在親子關係,甚至是夫妻親密關係,同樣適用。

有了這個意識之後,下一步就是:鼓勵孩子大膽的去索取。

我們作為家長,內心要穩定,對孩子的需求保持善意和關注。

在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時,我們可以溫和拒絕並告知原因。

在孩子每一次戰戰兢兢索取的時候,打破他的負面猜測,接住他的擔憂,讓他發現這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在反覆索取中讓孩子明白:即使出現滿足不了需求的情況,也可以用溝通來達成磨合。

孩子會慢慢意識到,什麼樣的索取是合理的,什麼樣的表達對方更容易接受,以此訓練「索取肌肉」。

總之,一定要努力去鼓勵孩子學會索取,學會說「我想要」!讓孩子內心感到溫暖、富足,而不是充滿了隱忍和「懂事」。

讓孩子體驗索取的焦灼感,體驗被接住的安心感,體驗被拒絕後的傷痛,他會發現這個傷痛並不妨礙你對他的愛。

這樣,未來他才能安心地不壓抑自己的需求,在其他的關係中做正常的索取。

畢竟,人要有來有往,關係才能健康而持續。

今日話題

孩子逛超市的時候對你說

「我想要這個!」

你會給他買嗎?

搖籃網微信號: yaolan-com-搖籃網——中國母嬰平台的引領者,20年來,專註科學孕育知識的整理和傳播,為母嬰健康產業提供優質服務,旨在成為母嬰行業的米其林,打造行業生態圈。搖籃網付出一切,只為幫你成為更專業的媽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搖籃網 的精彩文章:

一位媽媽的育兒年終總結,看完的我又哭又笑,太扎心了!

TAG:搖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