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流浪屁球》打一星怎麼了」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片火是非多。
《流浪地球》躲不過。
但這次的戲碼,實在,太有戲劇性。
關鍵詞就一個,一星黨。
1
導火線,是從《流浪地球》豆瓣頁面出現大量一星評價開始。
上映8天,評分已從開畫的8.5,降至目前的7.9。
其中,一星評論占2.2%。
《流浪地球》不能被打一星?
當然不是。
每部片都有被打一星的「風險」,再說,《地球》本身也並非完美。
豆瓣被頂得最高的一星評論,是這樣的:
好的科幻片應該首先承認人類的無知,並跳出人類的視角去看待人與宇宙的關係,而不是一頭扎入狹隘的家庭糾紛與大國情懷中自作聰明自我感動。
Sir不完全同意他的看法,但尊重他的表達,起碼人家做到了自圓其說。
但。
看看其他的一星評價都長什麼樣?
有夜觀星象,掐指一算,一星預定。
有維持豆瓣評分生態平衡,替天行道。
有單純是對「吳京」生理性厭惡。
還有看完《流浪地球》之後,看清愛情真面目。
本來想打三星的,男朋友為了說這部電影好看把我臭罵一頓。這一星,敬我所有的怨氣。
還還有,討厭《流浪地球》,更討厭自己的。
請注意,不是所有打一星的就是一星黨。
一星黨之所以成為一星黨,在於當他手指一按,點出「絕世爛片」的評價時,他輸出的沒有觀點,只有噪音。
甚至完全脫離電影,只有情緒發泄。
這能忍?
另一陣營逐漸坐不住了,決定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用一星對抗一星。
2
這一陣營,除了給《流浪地球》打五星,跑到人家的微博,論壇帖子下面罵,還將「報復」行動升級了。
趾高氣揚,步伐統一地前往AppStore、安卓的各種應用商店,給「豆瓣」平台打一星。
他們的理由是——
豆瓣管理無能、散養水軍、只重視利益,渾身上下都沒一塊好肉。
他們抓住了豆瓣的評分體系里的一個Bug——
當用戶修改自己的評價之後,之前的點贊數量會保留下來。
打個比方——
如果你為一部作品打5星,得到2W多個「贊」,被頂上評論區前排,又變相得到更多的曝光機會。
這時,如果你突然翻臉,把評價改成一星,「贊」依舊存在,位置依舊前排;
只是,之前因為你觀點贊同你的那班人,就這樣被「出賣」了。
這是個產品上的Bug么?
當然。
這個Bug成為攻擊的火力集中點。
據說這就是那條「四星改一星」的導火線。
他為什麼要改評價。
——別問了,一定是收錢了。
漸漸地,「收錢」的證據越來越多。
改評論的價碼,從1000到10000。
——坦白講,看到10000Sir笑了。
一環套一環,成為一條首尾相連的陰謀論。
逼得豆瓣今天下午不得不發文澄清:
所謂「高贊好評被收買改為差評」,純屬謠言。
經數據排查,《流浪地球》的前500個熱評,只有4位用戶跨分數修改評分。
光它一家說,當然不算。
這場事件的導火線,那位當事用戶,也發帖澄清。
基本上就沒什麼懸念了。
兩天內,我親眼見證事情從「豆瓣某人四星改一星」→「豆瓣許多四星五星改一星」→「豆瓣影評人收錢改分」。
現在整個豆瓣背的罵名,其實從頭到尾就我一個人做了而已,被各種沒有根據的截圖推測一步步引導成這樣,真是讓我哭笑不得。
不知道說什麼,而且身為「始作俑者」,我好像也沒資格說什麼,只覺得對某些曾經只是在理論和歷史小故事裡看到的東西,有了切實的體會。
Sir怕你紅字了還跳過,再劃重點——
「豆瓣某人四星改一星」→「豆瓣許多四星五星改一星」→「豆瓣影評人收錢改分」……被各種沒有根據的截圖推測一步步引導成這樣,真是讓我哭笑不得。
說到底,這些給豆瓣打一星的,跟那些給《流浪地球》打一星的,又有什麼區別。
兩撥「一星黨」,同一種魔幻現實。
他們共同演繹了今天中國網路的一大浪潮——
起初,是群情激昂的口號;接著,是子虛烏有的證據;之後,是以牙還牙的相互攻擊......最終,不是一地雞毛的鬧劇,就是一方陣營被徹底消滅的靜音。
好笑?
Sir笑不出來。
3
Sir有必要再強調一遍——
無論給一部電影或是某款App,每個人都有打1星/5星的權利。
恰如《流浪地球》Moss說過這樣一句話:
讓人類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求。
更別說觀影感受,是極其主觀的東西,沒有標準,只有角度。
但,Sir又必須提醒——
因為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求,所以我們更應該警惕情緒。
也正因為隨意評判一部電影是每個人的自由,我們更應該珍惜這種權利。
——而不是以自己的審美偏好,滿足你的權力欲。
是的,滿足你的權力欲。
Sir並非危言聳聽,注意,種種過分偏激的評論的底色是什麼?
是煽動性。
他們總是代表某種人群,以正義為名,替天行道。
《我不是葯神》的一星黨。
是「打土豪分田地」的聖母和冷漠無情的利己主義的對抗。
《地球最後的夜晚》的一星黨,是抖音用戶和文藝青年的戰爭。
至於《戰狼2》的5星和1星,別提了......
捆綁愛國的都是「小粉紅」;批判主旋律的都是「慕洋犬」。
一場以「愛國」之名的誅心現場。
波及到隨後上映的《敦刻爾克》,就更哭笑不得——
#賺中國人的錢#、#造子彈打中國#……
什麼時候,愛國不愛國,僅僅從對一部電影的評價就可以辨認了。
別說電影遠不止一種顏色,喜歡哪部電影,也跟「你是哪種顏色」沒什麼關係。
再追根刨底,這些動輒「愛國」「不愛國」的人,是真的愛或不愛么?還是你政治正確的生意,黨同伐異的武器?
關於愛國,Sir至今深度贊同姜文這句話——
愛國主義不需要喚起,只要一個人還知道自己是誰,對自己的人格有一定的尊重,他就會愛自己的祖國。
審美有偏差,這正常到不能再正常。
但別把這場偏差上升到立場,上升到人格,甚至,上升到意識形態,搞對立、扣帽子、問動機......這樣的「電影評論」,真的與電影好壞無關了。
自由和公正不是反義詞。
當來自更高處的棍棒落下,最終的聲音只留下一種。
自由與公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4
《流浪星球》是部好電影,Sir不論何時,面對何人,都敢挺直腰桿地推薦它。
但也因為Sir喜歡它,所以更希望圍繞它的討論,能集中電影。
——這才是對導演郭帆,和這部電影背後7000人能力和毅力最大的尊重。
諷刺的是。
今天,有關電影、豆瓣的「一星風波」,早被《流浪地球》的原著預言。
原著是這麼寫的——
太陽即將毀滅,關於人類的逃離計劃產生了兩個派別:
飛船派,支持乘坐飛船離開,認為流浪地球計劃本身就「不合理」。
地球派,硬撐流浪地球計劃,與飛船派形成對立,相互辯駁。
像所有分歧一樣。
一開始,所有討論都很理性。
人們通過實時監控、數據分析、精確計算,得出太陽即將毀滅的預警。
上萬個探測器穿過太陽,最終建立了這顆恆星完整精確的數學模型。
兩個派別,分別在尋找逃離方法。
在飛船派中,連普通學生,都會去嘗試設計一個小型生態循環裝置,用於將來逃難飛船的設計。
而作為對立派別的老師,也會對設想做出肯定。
一切都很正常,直到飛船計劃失敗。
醜惡的嘴臉,最先出現在當初還願意理性求證的孩子臉上。
咒罵的對象,就是他們的老師和同學。
「地球派都扔到海里去!」阿東毫不示弱,現在,在全世界飛船派情緒又呈上升趨勢,所以他們又狂起來了。
「為什麼這麼恨我們?」小星老師問。其他幾個飛船派小子接著喊了起來:
「我們不和地球派傻瓜在地球上等死!」
「我們要坐飛船走!飛船萬歲!」
不能接受失敗的飛船派,放棄了思考,拿起了情緒......
放棄努力證明,選擇高喊口號。
放棄合作交流,選擇喊打喊殺。
打斷一下,問問你。
這和盤踞在《流浪地球》評論區的個別「一星黨」們,有什麼區別?
我不管我就打,雖然改變不了票房暴賺的事實也要讓自己精神勝利,我不關注=票房暴死。
祝劉慈欣全家車禍謝謝!
故事還在繼續。
在危險漫長的流浪時代中,憤怒的情緒,使得最初的理性消耗殆盡。
飛船派僅依賴民用望遠鏡、一組探測器觀測太陽,就否定了原先的結果。
「看到了嗎?」加代子指著屏幕說,「它們的光度、像素排列、像素概率、層次統計等參數都完全一樣!」
我搖搖頭說:「這能說明什麼?一架玩具望遠鏡,一個低級圖像處理程序,加上你這個無知的外行……別自尋煩惱了,別信那些謠言!」
一次監測數據,變成了謠言,在不滿的情緒中不斷傳播。
最終,關於錢權雙收的「陰謀論」盤踞在人們頭頂,流浪地球計劃,被徹底否定。
人們拿起了武器,策划了一場叛變,攻向了控制中心。
再次打斷你一下。
這情節在軟體商店刷屏的「一星黨」們,又有什麼區別?
漢奸app還不查封?
現實中,豆瓣拿出了數據。
「據說」的謠言被數據打破。
但,造謠容易闢謠難,直至目前,豆瓣App在應用商店的負面評價仍未刪除。
小說中,太陽終於爆炸。
地球派被平反了,卻是以犧牲的代價。
太陽氦閃爆發後的場景,觸目驚心。
《我的太陽》的合唱戛然而止,岸上的十幾萬人呆住了,似乎同海面上那些人一樣,凍成了一片僵硬的岩石。
......
在這突然出現的燦爛陽光下,海面上最後的地球派們仍穩穩地站著,彷彿五千多尊雕像。
哎。
Sir以此為例,並非迫切地想替豆瓣辯解。
Sir只是想提醒我們去珍惜。
珍惜那些還能夠讓我們自由討論的電影,珍惜那些還能讓我們自由說話的空間。
自由的邊界,不止於法律。
傲慢的、情緒的、偏激的、自以為是又不接受任何討論的自由,也可能不知覺地蠶食自由和自由之下的權利。
沒錯,喜歡和討厭,打一星和五星,都是你的態度,你的情緒,你的自由和權利。
但你不一定要用極端的方式去實現它。
偏見糾正不了偏見,憤怒熄滅不了憤怒。
尤其在中國電影因為種種原因,獎項價值失效的今天,如果觀眾繼續偏激而狂熱的姿態去消費電影。
那隻能讓電影品質在喧囂中徹底迷失。
那電影唯一可評判的標準,又有且只有「該死的」票房。
還是那句老話——請別濫用你的權利。
如果你輕易給《流浪地球》一星,你也就是給那些真正一星電影縱容的空間。
如果你輕易給豆瓣一星,你也是給那些可以被收買的平台投票。
中國電影還小。
請把,電影還給電影。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TAG:Sir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