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防務內參》發表文章 美海軍將起草進攻性水雷作戰規劃

美國《防務內參》發表文章 美海軍將起草進攻性水雷作戰規劃

進攻性水雷

美海軍遠征作戰部主任戴維 · 科夫曼少將近日在海軍水面艦艇協會研討會上表示,先進的水雷技術正在世界各地迅速擴散,已在沿海地區、開放水域或藍水水域作戰中形成重大威脅。為此,美海軍將制定一項水雷作戰規劃,研發先進的進攻性海洋水雷技術,對抗日益頻發的水雷威脅。該規劃將在未來90天之內交由海軍作戰部長簽署生效。

1

作戰規劃

技術支持。目前,進攻性水雷作戰規劃正由海軍領導人改進和審查,海軍將尋求利用其自身的海底技術優勢,如先進的聲納技術、靜音技術和能夠發射探雷無人艇的潛艇導彈發射管等。進攻性水雷技術將由可探測型和隱蔽型武器組成,每種武器都適用於不同的作戰策略,以適應多變的作戰場景。海軍官員表示,可探測型水雷更具戰略或作戰價值,能「拒止」敵方進入戰略要地或侵害美軍資產。相比之下,隱蔽性水雷為了避免被發現,只設計用於引發爆炸。

戰略執行。美海軍新興的水雷戰略正通過多種方式得以顯現,包括由視頻制導的水下無人平台、無人武器、感測器以及旨在摧毀水雷的先進機載對抗技術等。該戰略及其相應的作戰技術,部分將由海軍目前正在開發的水雷對抗(MCM)任務包中的沿海戰艦貫徹執行,包括MH-60直升機、無人機(如「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用於水面掃雷的無人艦艇(如「德事隆」無人感應掃雷系統)和深海無人潛航器(如「刀魚」探雷無人艇)等,MCM技術的發展將為未來幾年新的水雷作戰系統的研製奠定基礎。

海軍開發人員表示,整合了以上技術和其他先進技術的MCM系統將於2022年投入運行。海軍已在巴拿馬城、佛羅里達州和聖地亞哥設有一系列水雷戰測試點,還將為近海戰鬥艦(LCS)部署航空任務包,實現地面和海底資產的指控協同,推動海軍機載水雷中樞系統和機載激光水雷探測系統的成功運行。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近日宣布,已經驗證了LCS與地面無人感應掃雷系統和「刀魚」探雷無人艇之間的通信聯繫。

2

支撐平台

機載激光探雷系統。海軍正在開發機載激光水雷探測系統(ALMDS),該系統的水雷探測覆蓋範圍更大,可使部隊對更大範圍的雷區具備預警能力,從而使LCS等淺水戰艦的行動更加安全。諾 · 格公司和海軍開發人員正在進行相關研究,旨在通過集成人工智慧技術等現代化工作進一步增強ALMDS能力。該系統晝夜均可運行,無需在水中停放或拖曳設備,探雷速度更快,範圍更廣,可大大提高LCS的生存能力。ALMDS吊艙掛於MH-60S直升機的一側,每秒向水中發射數以百計的激光脈衝,吊艙內的照相機以數字格式捕獲其反射信息。直升機返回到母艦後,該數據將被傳輸到計算機,分析員藉此鑒定水雷。此外,ALMDS可顯著改善潛艇的作戰能力,並為艦艇提供機會,向其他水面和水下艦艇通報敵方水雷位置,支持對探測到的水雷進行清除。

機載滅雷系統。美海軍官員表示,海軍現在可使用聲納和視頻制導的水下彈頭攻擊並摧毀海底的敵方水雷,加強對潛艇和水面艦艇的保護,同時為海上戰爭行動帶來新的作戰能力。由MH-60海上直升機控制的機載滅雷系統旨在提高航母打擊群、遠征打擊群和兩棲攻擊作戰群的作戰能力,同時降低水面艦艇和作戰人員的風險。該系統由載荷處理系統(LHS)和爆炸彈頭組成。LHS作為直升機上爆炸彈頭與普通控制台之間的介面,最多可攜帶4個彈頭。彈頭配備了聲納系統、攝像機和燈光,以確認識別出的敵方水雷,通過光纖數據鏈路與通用控制台進行數據傳輸。

來源:美國《防務內參》/圖片來自互聯網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 陳培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科技要聞 的精彩文章:

每日動態:日本研發「未來戰鬥機」/印度採購 「費爾康」空中預警與監視系統/特朗普簽署「美國人工智慧倡議」行政命令

TAG:國防科技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