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索尼手機,可惜。

索尼手機,可惜。

學生時代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文章IT之家小編如今讀來感慨不已:英國作家約翰·高爾斯華綏(John Galsworthy)的《品質》。這篇小說描述了鞋匠格拉斯兄弟憑藉出眾的手藝和對精細品質的追求而獲得無數人讚譽、但又因為機器工業興起而走向沒落、終究飢餓至死的故事。

格拉斯兄弟的精神令人震撼,遭遇令人嘆惋。想到今天,機器製造已經升級為智能製造,在快速迭代的潮流生產線面前,對工藝品質吹毛求疵的工匠們,不是孤標傲世的大師,便是落魄不如雞的鳳凰——且不提杜撰情懷的騙子——多半也令人嘆惋。對此,日本製造業定深有感觸,索尼定深有感觸,特別是索尼移動。

今年1月,有消息顯示索尼移動正考慮從東南亞手機市場退出,IT之家小編聞之並不覺訝異,甚至在想什麼時候後面半句會變成:「從中國市場退出」。

索尼手機,可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誠然,索尼自當年平井一夫上任改革後的整體財務表現已經明顯好轉,但索尼移動的日子一直不好過卻也是事實。IT之家小編整理了2016Q1到2018年Q2索尼移動整體的營業利潤情況,2017年Q4往後可謂寒風凜冽。事實上,過去幾年的財報中,經常出現索尼旗下其他部門業務都賺錢只有移動通訊業務賠錢的尷尬。

索尼手機,可惜。

索尼手機,可惜。

索尼手機,可惜。

索尼手機,可惜。

對於一家集團企業而言,任何一個業務的盛衰都不會和集團這個大盤子相割裂,相反,它們都是集團在千變萬化的時代環境中戰略、機遇、人才等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本質上來說,是時代車輪前進的必然。

所以,首先搞清楚索尼,以及它旗下索尼移動這些年來的發展脈絡,對我們了解索尼移動緣何衰落,很有幫助。

索尼,沉浮往事

索尼建立於二戰結束後一片斷垣廢墟的日本。1946年,38歲的井深大和25歲的盛田昭夫憑著四處籌措的19萬日元現金,成立了「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這是索尼的前身。

索尼手機,可惜。

圖片來源:索尼中國官網

公司建立的前10年,「東通工」一直比較掙扎,直到1955年,索尼憑藉自主研製的日本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TR-55打出了名堂,這款收音機主打小巧便攜,在當時極具創新,很快俘獲消費者的芳心。也是在同年,「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更名為「SONY」(索尼)。

索尼手機,可惜。

圖片來源:索尼官網

接下來的半個世紀里,索尼先後憑藉自主研發的晶體管小型磁帶錄音機、驚艷全世界的Trinitron(特麗瓏,三束彩色映射管技術)電視,以及一代人記憶的Walkman(隨身聽)等創新產品一步步走向巔峰。

索尼手機,可惜。

圖片來源:Flickr

索尼的崛起靠的是無數開創性的黑科技和出色的產品工業設計,例如曾經讓索尼在電視行業一騎絕塵的特麗瓏(Trinitron)顯像管技術,它首次在CRT電視中使用了單槍三束管,使得特麗瓏電視在色彩亮度、還原度以及色彩純度方面擁有遠超同時代競品的表現力。單槍三束結構在當時具有極高的難度,可見索尼具有過硬的技術水平。從第一台特麗瓏顯像管的彩色電視機KV-1310開始,特麗瓏就成為CRT時代無可撼動的巔峰。

那個時代,索尼在消費電子行業的地位不是如今蘋果能比的,而索尼成功的根本,不僅在於它總是能夠帶來突破性的創新技術,更在於能夠讓產品輕量化,小型化,為普通消費者所用,讓普通人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這種理念後來影響無數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喬布斯。

1970年,索尼於紐約上市,2000年,其市值最高曾達到1380億美元。

索尼手機,可惜。

索尼過去數十年股價走勢,可以看到2000年後斷崖式下跌,數據來源:Macrotrends

索尼崛起的另一個背景是二戰後日本經濟的騰飛,不過這種騰飛的背後潛藏著巨大的泡沫。1989年,隨著日本政府開啟貨幣緊縮政策,泡沫被挑破,日本經濟開始了長達10年的衰退,各行各業全面蕭條,即便是當時電子龍頭企業的索尼也無法「獨善其身」。

進入千禧年後,索尼開始出現疲態,2003年,索尼利潤銳減98%,虧損達10億美元,導致日經指數高科技股紛紛下跌,史稱「索尼震撼」。由此,索尼開始陷入虧損泥潭。時任CEO出井伸之也因此被很多人指責。

2005年,索尼歷史上首任外籍CEO霍華德·斯金格接替出井伸之上位。斯金格主張變革,改變出井時代重數字內容輕電子的戰略,同時強調削減成本。但是,斯金格的改革主張在索尼僵化的體制和內部鬥爭面前未見成效。2008財年到2011財年,索尼虧損數額分別達到29億美元、4.41億美元、32億美元和56億美元,2012年少量盈利後再度虧損。

索尼手機,可惜。

平井一夫,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2012年,霍華德·斯金格黯然下台。時任索尼電腦娛樂總裁兼COO的平井一夫接替他出任索尼CEO。平井一夫上台後,提出「One Sony」的方針,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調整組織架構、確認移動、數碼影像和遊戲的三大核心業務、裁員、逐步剝離無價值業務……

在平井一夫的強勢、有魄力調整改革下,索尼的各項業務表現逐漸開始復甦,2015年索尼開始扭虧為盈,到2017年第三財季,索尼凈利潤達到2959億日元,同比增長1407%。也就是在該季財報發布時,索尼宣布該年4月1日起,吉田憲一郎將接替平井一夫出任總裁兼CEO,由此,在危難時期拯救了索尼的一代人氣CEO開始退居幕後。

平井一夫雖然拯救了索尼,但也留下一個遺憾,就是索尼移動。

索尼移動通信部門成立於2012年,它的前身是大家熟知的索尼愛立信。2001年,索尼和愛立信兩家公司共同出資50%成立了索尼愛立信。

索尼愛立信是功能機時代的經典,也堪稱手機行業的典型成功案例,曾帶來諸多跨時代性質的經典產品,例如,市場首款彩屏手機T68i、在當時拍照強大、設計感十足的T610、融合Walkman技術的音樂手機W800i、主打Cyber-Shot拍照的滑蓋手機C905等等。索愛手機憑藉創新的技術和出色的工業設計獲得全球消費者的喜愛,可以說相比較當年的諾基亞也不遑多讓,市場佔有率也一度達到全球前三名。

索尼手機,可惜。

索愛W800i,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2011年10月,索尼宣布以10.5億歐元收購愛立信持有的50%索愛股份,索尼愛立信成為索尼的全資子公司,索愛也更名為索尼移動。不過這個時候,索愛在手機市場已經有些力不從心。

2007年,第一款iPhone問世引領了智能手機的風潮,而索尼在2008年發布的第一款Xperia手機將寶錯誤押在了Windows Mobile。2009年,索愛及時將方向調整到安卓,但是包括第一款安卓手機Xperia X10在內的之後幾款手機,都出現了上市晚、系統更新不及時等問題,給用戶留下「索尼手機不好用」的印象。

索尼手機,可惜。

Xperia X10,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據Gartner的數據,2011年索尼愛立信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僅為1.8%。而直到2012年前後,Xperia才算慢慢步入正軌,但這時候來自中國的一種安卓手機廠商已經開始發跡,他們以出色的性價比優勢快速攻城略地,擠占傳統手機品牌的市場。所以索尼手機首先在中國市場遭難。

數據顯示,2013年,索尼Xperia智能手機銷量為全球第七,市場份額為3.8%和3800萬部的銷量。而在2014年10月31日,索尼曾表示,手機業務營業利潤將虧損達2040億日元。而索尼移動近些年的表現,大家在IT之家小編開頭的數據整理中已經可窺一二。

其實到目前,索尼Xperia系列確實產生了一些出色的產品,例如主打強大防水的Xperia Z、首款4K屏幕解析度的Xperia Z5 Premium、具有960fps凝時慢攝以及超強抓拍功能的Xperia XZs等,特別是工業設計能力依然強大,但這些出色的產品彷彿點歪了技能樹,並沒能為索尼手機帶來出貨量的逆襲。

索尼手機,可惜。

Xperia Z5 Premium,圖片來源:索尼官網

總之,索尼移動的掌門人從鈴木國正到十時裕樹,都沒有真正帶領索尼移動走出困境。掙扎中的索尼移動,或許在等待像「平井一夫」那樣的屬於自己的「救世主」。

上面這部分,IT之家小編將索尼集團以及其移動通信部門過去這些年整體的發展脈絡進行了梳理。其實索尼手機如今沒落的背後原因,就藏在這20多年的沉浮中,其實也就是索尼「失去的20年」。

技術的失落

索尼誕生之初,井深大和盛田昭夫為這家公司定位的目標就是:


建立一個自由豁達的理想工廠,以技術為本,成為一個真正具有活力的公司。

注意,這裡有一句「以技術為本」,事實上著也是索尼走向輝煌的根本。但從出井伸之擔任CEO開始,索尼似乎出現了動搖。出井伸之是索尼歷史上頗具爭議的CEO,他於1999年正式上任,2005年退任,其執掌索尼期間,帶領索尼在2000年走上最巔峰,但2000年後,又讓索尼出現五十年增長勢頭的第一次斷裂,他為索尼的國際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又因為一系列激進的改革措施飽受指責。

索尼手機,可惜。

出井伸之,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總體來說,出井伸之最根本的主張是超前地看到互聯網時代的趨勢,希望索尼改變傳統硬體產品製造商的形象,而轉型成互聯網數字內容提供商。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索尼逐漸將重點放在了遊戲、娛樂市場的開拓上,而忽視了自身原本在電子技術領域的強大優勢。在2003年的「轉型60」計劃中,索尼目標削減90%的消費類電子產品配件品種,在全球範圍內關閉了15家下屬工廠,並裁去17000名工人,實現削減3300億日元的固定成本。

這一系列措施導致索尼在技術上開始落後——其實嚴格來說這麼講也不對。IT之家了解到,曾任索尼副會長的元老級高管伊庭保對出井伸之在技術方面的把握有一句評述:


出井先生作為領導者是懂得技術的重要性的,但是他並不了解對索尼來說必要的技術是什麼。

也就是說出井伸之並不是認為技術不重要,而是在技術上走錯了方向。這在當時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索尼的電視業務,索尼將研發重點放在了有機EL和FED方面,而後來證明液晶與等離子等超薄面板才是未來的趨勢。索尼的電視業務也由此出現長時間的低迷,直到2014年,該業務已累計給索尼帶來了近80億美元的虧損。

這背後,IT之家小編認為,本質上是領導者不懂技術造成的。無論如何,客觀上索尼在技術方面確實已經不是曾經走在時代前沿的索尼了。

技術的失落,也深刻影響著索尼移動的手機業務。索愛曾經憑藉拍照、音樂等功能無限風光,但隨著iPhone拉開智能手機的大門,你再也難看到由索尼引領的技術風潮。這還是次要的,關鍵是在安卓手機陣營中,難以形成iOS那般的生態優勢,如果沒有強大的技術壁壘,凋零是再正常不過的結局,HTC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看索尼的老對手三星,如今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中依然傲視群雄,這還是在中國遭遇滑鐵盧的前提下。三星所依仗的,正式強大的技術實力形成的全產業鏈布局,晶元、處理器、快閃記憶體、屏幕、感測器等核心零部件技術它都掌握,而和三星同時代走過來的、以技術為本的索尼,如今只有在手機攝像頭鏡頭和CMOS方面具有足夠的產業鏈整合能力,然而偏偏在CMOS方面,索尼也沒能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強大優勢,否則,如今手機拍照的王者難道不應該是索尼?

組織臃腫,內耗嚴重

出井伸之雖然早早嗅到了互聯網的趨勢,但索尼還是沒有抓住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崛起的機會,這是很諷刺的。原因除了技術上的失落,還有關鍵的一點,就是組織上尾大不掉,難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節奏,改革變陣又困難重重。

1993年,索尼開始打破事業總部制,改為分公司體制。1997年創立公司首席執行官制度,2000年將董事長和CEO角色分離。

到2003年,也就是出井伸之在位期間,開始大幅度的全球化改造,實行董事會委員會制度,將業務決策的執行和監督兩個職能分離,這次改革對於索尼的公司治理來說是一次根本上的變革。

同時,出井伸之還講索尼的整理組織結構調整為全球化的矩陣結構或跨國結構,初衷是為了加強公司在國際化過程中本土化的能力,但同時在海外的分支機構又很多,例如到2016年,索尼在中國就有43分公司,而索尼實行的又是垂直化的管理,所以造成審批流程很長,行動遲緩。

另一方面,索尼的整體組織結構有著典型的等級特徵,上下級森嚴,這在當時滋生了明顯的官僚主義作風,很多運行邏輯是建立在私交和友情的基礎上的,並且權利鬥爭比較激烈,從而導致索尼內部山頭林立,內耗嚴重。這在約翰·內森的《索尼的私人生活》這本書里有詳細的描述。當年大賀典雄選擇出井伸之作為索尼接班人的時候,略過了公司16位高級執行官,這讓公司上下十分震驚,那時不服出井伸之的核心高層大有人在,這讓出井花了很多時間「清理門戶」,例如時任索尼歐洲分布董事長和CEO的傑克·傑克·施慕克利被提前退休,就是出井鞏固自己權利道路上的「犧牲品」。

索尼手機,可惜。

霍華德·斯金格,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其實出井對索尼內部組織的改革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改變索尼感情和私交用事的風氣的訴求,進行專業化的管理,但是很多方針缺乏柔性,受到了老派高層的阻力,所以效果並不明顯。這也體現在出井伸之的接任者霍華德·斯金格身上,這位外籍CEO對組織制度的改革方針基本是出井的延續,但同樣在施政過程中困難重重。

當時索尼內部出現親親斯金格一派以及傳統舊派,舊派主要是井深大、盛田昭夫以及大賀典雄時代培植的崇尚硬體的集團高層,兩個派系之間的鬥爭一度非常激烈。

索尼手機,可惜。

圖片來源:PSM官網

組織臃腫僵化、派系內鬥嚴重,部門之間不協作,資源不共享,外化成結果,就是索尼數十年的低迷。所以我們在索尼手機上會看到很多難以理解的現象,例如索尼是圖像感測器的霸主,Xperia手機基本上也都能用上最好的CMOS,況且索尼還有強大的相機部門,但索尼手機的拍照卻常常低於預期,特別是Xperia Z時代,經常被吐槽優化演算法差,塗抹嚴重,到了Xperia XZs和XZ Premium手機甚至還碰上「畸變門」,好在近年來索尼將影像部門和移動部門對接後,這個問題得到了好轉;再例如索尼Playstation遊戲業務在家庭娛樂領域如此強大,但始終沒能和手機整合資源使之成為索尼手機的差異化賣點,當然,索尼曾在Playstation Mobile服務中淺嘗輒止,PSM的失敗和索尼內部合作方式以及產品定位密不可分,如今索尼希望通過獨立遊戲公司ForwardWorks重試手游,效果如何猶未可知。

孤傲,偏執

沒有把握好移動互聯網時代,技術上有實力、資源也有優勢的索尼手機理應奮起直追,但索尼偏不,相反,他展示給世人的,是一個沒落保守、孤傲偏執的形象。要知道,企業不比個人,文章開頭格拉斯兄弟對傳統技藝和品質的堅持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但企業如果因循守舊,則只會讓人唏噓。

索尼手機,可惜。

Xperia XZ Premium

儘管IT之家小編對索尼的工業設計能力仍然十分肯定,但Xperia Z系列以及Xperia XZ系列多代產品均採用一種外觀設計的行為也確實令小編無力吐槽;還有直到2017年、8GB運存已經非常普遍的情況下,索尼才在Xperia XZ Premium上後知後覺地放棄祖傳3GB;而在行業全面屏風潮正勁之時,索尼也一直不為所動,捨不得拿掉厚厚的額頭和下巴;直到2018年,三攝已經成為新目標的時候,索尼才在Xperia XZ2 Premium用上雙攝;而在大家爭著思考怎麼把手機做輕做薄的時候,索尼卻在XZ2 Premium上榮獲「索半斤」的稱號……

索尼手機,可惜。

如果說技術的失落、組織、內部制度的腐舊更大程度上是索尼集團的沉痾宿疾,小小移動部門讓人不忍苛責,那麼索移孤傲、偏執的主觀態度則委實讓人失望且失語。放眼國內,連三四線小品牌都知道緊盯行業潮流,在全面屏、雙攝、三攝、大運存等潮流面前異常敏捷,雖然難免無腦跟風之嫌,但至少面對市場態度可嘉,而曾經引領市場潮流、背負榮耀的索尼,尚且不如他們嗎?還是說正是這曾經的榮耀讓索尼無法附身迎合市場?

索尼手機,可惜。

孤傲偏執也讓索尼聽不到用戶的聲音,這在其手機定價中有很好的體現。IT之家小編整理,在過去幾年中,索尼旗艦手機首發價格基本沒有低於5500元,次旗艦價格首發也多在4000元以上,而期間的各種活動大促,實際價格也基本都在3500元以上,到2017年的一次降價促銷中,搭載驍龍810古董級晶元的索尼Xperia Z5尊享版居然還賣到3599元。誠然這兩年國產手機價格上探讓索尼Xperia的高價顯得不那麼突出,而在一兩年之前,索尼的定價面對崛起中的國產手機幾乎沒有任何優勢,而我們,只能在「望價興嘆」中看著索尼將市場份額讓給他人,教人失望且失語。

失望失語。失語的不止我們,還有索尼。你已經多久沒聽到索尼為自家的手機產品公開吆喝、發聲了?作為對比,三星在2016年的廣告營銷費用為102億美元,而索尼2016-2017財年的市場營銷支出僅為133億日元(約合1.2億美元),當然這沒有具體到手機的營銷支出上,但差距之大已可說明問題。拋開具體數據,就我們日常的感知來看,除了在重要一線城市,其他地方你幾乎看不到索尼手機的廣告牌,在互聯網以及電視節目中,你也基本看不到索尼手機贊助的身影。

且不提像國產OV那樣鋪天蓋地的廣告陣勢,但如果正常的營銷宣發都沒有,那索尼手機或許只能存在粉絲們忠誠的信仰和情懷中了——然而IT之家小編相信,即使再孤芳自賞忠於情懷的粉絲,內心裡希望看到的,都是那個越來越好,活躍在主流視線中的索尼。

索尼手機,可惜

之前IT之家《HTC不可惜》這篇文章的作者本意是寫HTC的可惜之處,但梳理了HTC衰落的過程後,轉念認為HTC並不可惜。小編認為,可不可惜取決於在結果的充要條件中佔據多少。HTC曾經風光,更大是抓住了機遇;索尼曾經風光,憑的是強大的實力,也曾抓住機遇。「實力+機遇」誇張些說90%可以成功,而索尼手機,偏偏沒有成功。這是典型的一手好牌被打爛,所以,真的是太可惜了。

儘管如此,平井一夫那句「不會放棄移動業務,而且還會推出新品」猶在耳畔。如今「姨夫」已經退居幕後,索尼和他的忠實粉絲們仍在守望,而這句話,已經恍如漫漫寒夜、茫茫曠野盡頭的那一團火焰。

牌打爛了,但還沒打完。翻盤,理論上還是有可能的,但需要一位改變走向的操盤手,這樣的人可以被定義為「英雄」。索尼手機,或許在等待一個「蓋世英雄」,踏著七彩祥雲來救他。只是那個人,會是誰,又會不會來晚呢?

參考資料:

智東西,2018-11-09,《索尼手機大潰敗!守護情懷的落伍者》

愛玩網,2015-08-18,《失敗的「幻之高層政變」鮮為人知的索尼內部鬥爭》

IT時代周刊,2004-02-23,《索尼衰落,出井伸之不可推卸的三大責任》

財務與會計,2013-04,《日本電子企業的困境及出路——以索尼公司為例》

劉秦,2017-04,《對日企在華運營過程中公共關係管理的研究——以索尼公司為例》

[美]約翰·內森,2002-10,《索尼的私人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之家 的精彩文章:

魅族李楠評《流浪地球》:抄的經典套路
蘋果Face ID新專利解決3D列印面具的問題

TAG:IT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