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一戰陳賡並非無路可走,為何偏要犯軍中大忌,選擇背水作戰?

這一戰陳賡並非無路可走,為何偏要犯軍中大忌,選擇背水作戰?

1948年11月,在敵黃百韜兵團即將被華東野戰軍全殲時,黃維率領第12兵團12萬人馬奉命從河南駐馬店出發,進行增援。為此,陳賡奉命率領第四縱隊阻敵,以中野主力進行圍殲。

這一戰陳賡並非無路可走,為何偏要犯軍中大忌,選擇背水作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黃維兵團出發後,帶著笨重的戰車、榴彈炮、膠輪大車,向東推進。18日先頭抵達柴城後,黃維鑒於解放軍主力已兵臨正面,擬轉道懷遠潑河再攻宿縣,但報請國防部,未得批准,黃維明知從蒙城正面渡澮河進攻宿縣於己不利,但仍堅決按照上峰既定方案實施。

為此,陳賡作出另一個大膽的決定,率部背靠澮水,在南坪集大石橋一線進行阻擊。

這是典型的背水作戰。

這一戰陳賡並非無路可走,為何偏要犯軍中大忌,選擇背水作戰?

背水作戰,歷來為軍中大忌,常常是不得已而為之。陳賡又不是無路可走,可為何偏偏選擇這種自斷後路的戰法呢?

這其中是陳賡的一種智慧。

首先,敵將黃維是個書獃子,指揮死板,陳賡來個背水作戰,一可以出其不意,二可以在心理上震懾黃維。

當然,更為關鍵的,還是軍事上的考慮。

黃維的兵團重武器多,陳賡如此選擇可以揚長避短。前不久豫皖蘇獨立旅在潁河與黃維所部隔河對壘,獨立旅連敵人的影子都沒見到,就挨了對方一頓飛機大炮遠距離轟擊。隔河阻止,對火器劣勢的解放軍來說不利。而背水作戰,可以形成近戰,使得敵人的重武器優勢失效。

這一戰陳賡並非無路可走,為何偏要犯軍中大忌,選擇背水作戰?

再者,陳賡背水作戰,雖有很大風險,但是南坪集一帶地形較好,有村落、丘陵可以利用,縱深寬闊,不易突破。此外,第四縱隊在廣闊的平原上作戰,敵人要包圍他們並不容易。

還一個關鍵是,第四縱隊還控制了黃維兵團必經的南坪集大石橋,萬一頂不住,可以從此渡河,並非沒有退路。若是敵人追上大橋,又可以創造奪橋戰鬥機會,大量殺傷敵人。

因此,陳賡選擇背水作戰,雖然犯軍中大忌,卻是一種極大的軍事智慧。

以後的戰鬥進程,果然完全證實了陳賡決定的正確。

21日,黃維兵團突過淝河後,便以左、中、右三路大軍,在快速縱隊掩護下向南坪集前進。

次日,敵王牌第18軍118師與陳賡第十三旅開始接觸。

以後,兩軍大戰三天,黃維的精銳均於河北被嚴陣以待的陳賡所部阻擊。118師兩個團受到殲滅性的打擊,而陳賡南坪集的陣地屹立不動。

陳賡的阻擊,為參加圍攻的兄弟部隊集結,贏得了時間。

這一戰陳賡並非無路可走,為何偏要犯軍中大忌,選擇背水作戰?

當目的達到後,23日夜,陳賡奉命撤出南坪集及澮河北岸的陣地,在澮河以南沿公路兩側布防,以誘18軍渡河,然後主力沿澮河實施東西夾擊,斷其後路。

24日,黃維主力果然渡過澮河,沿公路兩側逐漸突入了解放軍的袋形陣地,掉進了中野的巨大包圍圈內了。

陳賡的背水作戰完全成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冠任 的精彩文章:

中央人民政府為何不掛牌子?不是出於安全考慮
張學良一句失言,氣得天皇老師回國就說:對他用日本的那一套!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