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劉西忠:以開放理念引領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劉西忠:以開放理念引領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的歷史就是在開放中發展的。任何一個民族的發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處於開放交流之中,經常與外界保持經濟文化的吐納關係,才能得到發展,這是歷史的規律」。在我國全面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下,哲學社會科學要充分借鑒古今中外優秀成果,不斷吐故納新,博採眾長,與時俱進,實現開放與發展的良性循環。

1

以開放理念引領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必須始終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

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都以各自方式觀察、認識和改造世界,形成了豐富的社科知識、學說和理論體系,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只有兼收並蓄才能豐富多彩,只有博採眾長才能經久不衰,才能更好地促進發展;如果自我封閉、排斥外來,就會失去發展的活力,甚至走向消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一些高校存在比較奇怪的現象,教授講課言必稱希臘,教材要用西方原版,西化的現象比較嚴重,而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有所忽視,經濟學專業的學生不讀《資本論》,政治學專業的學生不讀《共產黨宣言》,失去了馬克思主義這一社會科學的基本涵養源。有些學者陷入簡單的概念推演,只知道套用和重複西方話語,照抄照搬或者不假思索地用西方的理論範式來對照或解釋中國問題,喪失了對中國社會現實問題的觀察力、回應力和引導力。開放不是放開,開放不是放手,開放更不是放任,開放的最終目的不是西化,不是唯洋是舉,而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明確堅守與開放的關係,開放既要有包容性,又要有主心骨,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又要防止和破除意識形態教條化。中國的開放,應該是有思想定力的開放,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吸收借鑒西方理論經驗,吸收人類社會優秀的文明成果,吸收當今社會最前沿的思想理論,最重要的就是通過轉化再造實現中國化,使之在中國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2

以開放理念引領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必須緊緊圍繞國家的決勝目標

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應當體現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厚重的民族精神,始終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更好地發揮其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等多重社會功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服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服務。

要結合新型智庫建設的新形勢,以開放的心態,以更加開闊的國際視野,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加強研究闡釋,形成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要依託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促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大量成果進行政策性轉化和社會性傳播,使其更好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要注重社科應用和智庫研究成果的開放性,不但要重視領導批示,而且要更加註重批示之後成果轉化過程和產生的實際效應。要參照自然科學獎項,設立國家層面的社會科學獎,建立和完善社科領域的國家榮譽制度,在更大程度上激發理論工作者的活力和潛能。

3

以開放理念引領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必須著力構建開放的知識體系

哲學社會科學不是風花雪月,不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自娛自樂,而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注重社科資源的開放性,一方面,建立人才旋轉門機制和資金的多元投入機制,注入更多的外部資源,激發哲學社會科學的內在活力。讓專家學者走出書齋,走出象牙塔,更多的接地氣。要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注重社會組織在社科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各類學會、研究會去行政化,引導、規範社會力量參與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特別是鼓勵社會智庫發展;另一方面,必須讓高校社科資源走向社會,走向生活,走到百姓大眾中間。不但大學校園的體育鍛煉場所要開放,讓民眾共享體育資源,大學校園的人文社科資源也應當是開放的,舉辦一些社會講座,開放大學的圖書館資源。要建立「互聯網 」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傳播體系,辦沒有圍牆的大學,讓大學的精神產品走進群眾,走進民間,更好地提升市民的思想內涵和城市的文化品味。

4

以開放理念引領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必須積極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走向世界

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化,是國家文化「走出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哲學社會科學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與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更加活躍。

實踐證明,只有從民族國家競爭與發展的全球歷史邏輯中,從不同文明的對話、交鋒與合作中,透過國際和國內兩個視野,思考中國的哲學和社會科學問題,方能夠實現中國問題與全球理論的對話、對接、理解乃至認同。如果說,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過去的開放重點是「引進來」,著重強調引進西方的人才、理論、教材,那麼,新常態下的開放不僅強調「引進來」,更加註重「走出去」,把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最新成果展示給世界,促進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進一步提升。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要求,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作者系江蘇省社科聯研究室主任、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王毅 王邦達:深刻理解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六大原則
魏志奇:新時代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的新境遇新路徑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