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別又被漁網纏住:澳大利亞355億美元購12艘法國潛艇

別又被漁網纏住:澳大利亞355億美元購12艘法國潛艇

【環球網軍事報道】澳大利亞國防部與法國海軍造船集團11日正式簽訂12艘常規潛艇的採購合同,終於敲定這個堪稱澳大利亞史上最昂貴的軍購項目。儘管該項目歷經磨難,僅談判時間就長達兩年,但澳大利亞仍為此充滿期待。

路透社11日稱,整個潛艇採購項目金額高達500億澳元(約合355億美元)。為體現對這個超級軍購項目的重視,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防長佩恩和法國防長帕利齊聚堪培拉參加項目簽字儀式。莫里森形容這是一項「非常大膽的計劃」,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筆的和平時期防衛投資」。新潛艇服役後,將替換澳海軍現役6艘「柯林斯」級常規潛艇。後者儘管服役時間並不算長,但各種故障不斷,常年停泊在港口處於「半癱瘓」狀態。

「梭子魚」級核潛艇

美國《防務新聞》11日稱,澳大利亞這次採購的常規潛艇以法國「梭子魚」級核潛艇為藍本,滿載排水量高達4000噸。正是憑藉大噸位帶來的大航程、大續航力乃至可攜帶更多的燃料和彈藥等優勢,2016年法國的這一潛艇設計擊敗日本和德國,獲得澳大利亞軍方的青睞。但法國人沒能笑逐顏開,因為澳媒體不斷曝出法國潛艇成本失控和生產延遲等問題,導致最終合同的簽署被推遲。更糟糕的是,2016年8月,法國為印度製造的「鮋魚」級常規潛艇超過兩萬多頁的設計方案遭泄露,涉及潛艇諸多核心機密。這引起了澳大利亞的擔憂。再加上澳海軍堅持下一代潛艇必須採用美國AN/BYG-1作戰系統以及BGM109「戰斧」潛射巡航導彈,而美國對泄密風險極為敏感,堅持法國必須修改潛艇技術輪廓,並簽署相關保密協定,使得潛艇談判難上加難。

資料圖:印度裝備的「鮋魚」級常規潛艇

不管怎樣,澳法潛艇項目終於上路。按計劃,該潛艇的第一艘將於本世紀30年代初交付,最後一艘則在50年代交付。對於12艘潛艇的使用,澳大利亞基於印度洋-太平洋雙重大國的定位,將海洋安全特別是海上航線控制權視為國家安全戰略基石,一方面要維護其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加強與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海洋安全合作關係,進而謀求海洋大國的地位。這12艘新型遠洋潛艇將構成澳大利亞在印度洋與太平洋兩個方向進行遠洋作戰的水下艦隊,主要執行反潛、反艦、對地攻擊和情報搜集等任務,必要時還可支援特種作戰。

澳大利亞「奧賴恩」號(又譯獵戶座)潛艇。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特別提到,確定作為新潛艇母港的斯特林海軍基地擁有南半球最完備的海軍訓練與維護設施。美國亞洲中心主任戈登·弗拉克表示:「從中遠期來看,斯特林基地將成為西澳防務的中樞,增強澳大利亞在亞洲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改變東南亞地區政治格局,打破東南亞地區軍事平衡。」更耐人尋味的是,澳大利亞潛艇曾充當過美國刺探中國沿海情報的「馬前卒」。《澳大利亞人報》2013年就披露,1992年在美國海軍的指派下,一艘澳大利亞潛艇曾試圖偷偷潛入中國上海附近,結果被漁網纏住,險些被發現。 (田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拋開美國?法德將聯合研發第六代戰鬥機 兩國均拒購F-35
烏克蘭士兵又醉酒鬧事:用高射炮痛擊己方彈藥庫 損失大量武器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