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古人的春天樂趣多!

古人的春天樂趣多!

文玩  | 字畫  | 品鑒  | 茶道




        草長鶯飛的春天,卸下沉重的冬裝,一顆心往外飛,總想盡情地擁抱春天。可是,做些什麼好呢?其實,古人早就給了我們答案,他們早就把春天過得多姿多彩,忙碌而充實,連我們現代人看了也自嘆不如!


賞花

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


春天才剛剛開始,楊柳葉還帶著嫩嫩的黃色呢,人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門,要到郊外去賞花。可見,即使保守的古人,也不願在春天閑著,虛度大好春光。


踏青

溱洧河畔鐘鼓交,踏青遊人樂陶陶。


紅男綠女佩香草,兩情相悅贈芍藥。



  踏青之俗早在漢代之前已經盛行,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們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為盛行。宋代在清明時踏青,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月令廣義》說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閩粵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則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見青。


鬥草

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歸。


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鬥草來。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中「春日雜興」曾描述兒童鬥草情形。江南春早,立春草長,兒童互相用草角力,堅韌者勝,折斷者敗。


流觴賦詩

修禊文會聚溪頭,羽觴載酒麴水流。


酣飲賦詩聯佳句,留得美名在士儔。



周代已有到水邊洗滌污濁、消災去病之俗。所謂修禊,即指臨水洗濯以除不祥。到晉代,變為臨水流杯的文人聚會。東晉時,王羲之曾於上巳在會稽山陰蘭亭舉行修禊之會,並作有《蘭亭敘》。


賣柳條

清明一霎又今朝,聞得沿街賣柳條。


相約比鄰諸姊妹,一枝斜插綠雲嬌。



《齊民要術》:「正月旦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夢粱錄》:『清明交三月,節前兩日謂之寒食,京師人從冬至後數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條插於門上,名曰明眼。」後來婦女也將柳條戴在頭上,諺云:「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皓首。」《歲時百問》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凈明潔,故謂之清明。」


放紙鳶

巧糊彩畫飛蹁躚,乘風起舞綠楊天。


影馳碧空飄雙帶,又送紅燈到上邊。



《朝野僉載》:「魯般者,嘗作木鳶乘之而飛。」清代詩人描寫放風箏:「槐榆舒綠柳含青,陣陣東風拂面生。最是兒童行樂事,置身檐瓦放風箏。」北京稱風箏為「鷂子」;縛竹笛於風箏背上,因風播響,稱為「鷂鞭」。據說初春的風,由下往上刮,過清明風則不穩,故易吹落。

鬥茶

銀針碧螺漫自誇,玉壺沏煮勝紫砂。


夏至日長行人少,擔歇柳蔭閑鬥茶。



陸羽《茶經》引晉代《廣陵耆老傳》云:「有老嫗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茗不減。」所謂茗,即茶水;這老嫗是最早的茶水小販形象。後來雖發展有茶棚、茶館、茶樓,而小茶販仍然存在。 宋人有《鬥茶圖》,描繪茶販間比美茶的活動。


盪鞦韆

陽春女兒笑語喧,綠楊影里盪鞦韆。


身輕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又為打球、鞦韆之戲。」《古今藝術圖》云:「鞦韆本北方山戎之戰,以習輕戲者;後中國女子學之。乃以踩繩懸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鞦韆。」《析津志》云:「遼俗最重清明,上自內苑,下至士庶,俱立鞦韆架,日以嬉戲為樂。自前明以來,此風久革,不復有半仙之戲矣。」


祭掃

寒食祭掃冢一堆,風吹曠野紙錢飛。


黃泉不知生人淚,暮雨蕭蕭惆悵歸。



  傳說介子推於三月五日為火所焚,國人哀之,每歲春暮,為不舉火,謂之禁煙。在唐代寒食掃墓,後來與清明祭掃合為一事。《東京夢華錄》:「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


走馬射箭

垂楊金堤翠幕連,健兒走馬射堂前。


國家尚武多才俊,方顯干城諸英賢。





孟浩然詩《上巳洛中寄王九迥》:「鬥雞寒食下,走馬射堂前。」



來源:

網路


精彩

閱讀



這位女神,讓她畫出了帕米爾的靈魂!


她用一生證明,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毛主席的十大印章見過嗎?最後兩枚驚到了!



被蔣介石帶走的十幅畫,每幅都代表了一個時代


梵高的秋天(高清98張)


布達拉宮內部珍貴照片曝光,一般人不給看!


一把油紙傘,美醉了整個江南!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簽約作家或網路,網路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END



頂尖藏品

藏你所愛


 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頂尖藏品 的精彩文章:

穿越回去,看看清代的皇家年節

TAG:頂尖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