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振寧為何會與李政道交惡,李政道在八六年寫了一本書,道清原因

楊振寧為何會與李政道交惡,李政道在八六年寫了一本書,道清原因

在1949年楊振寧來到了波士頓高等研究院,開始自己的博士後的研究工作,同時在這個地方他也開始和李政道合作,在之後的10多年中,兩個人合作出來的成果是非常豐富的,一共發表了32篇論文。

而在1956年10月份這是他們兩個人的巔峰期,當年30歲的李政道和34歲的楊振寧在物理評論中發表的文章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恆。同時這項論文也讓他們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的院長奧本海默還曾經說道,他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這兩個年輕人走在普林斯頓的草地上。

但是等到1962年的時候,楊振寧卻和李政道決裂了,他們不但在科學上再也沒有合作過,同時,他們的友誼也從此就一筆勾銷了,而他們絕裂的原因,這兩個人也偶爾談到過,但是兩個人的說法也都不太相同,所以真實的原因外界也不得而知。

直到2006年的時候,兩個人在美國的一個物理學會所舉辦的關於宇稱不守恆發現的50周年學術會議上還遇到了。並且兩個人還在為50年前的事情而爭執。當然主辦方也不是不知道這兩個人有矛盾,所以就把兩個人的演講場次給錯開了,但是還是很尷尬,兩個人還是遇上了,在會議上,李政道有意打斷了楊振寧的報告,楊振寧並沒有理會,但是後來楊振寧就直接拿出了另外準備好的資料和李政道翻舊賬,現場的氣氛也非常緊張。可以說這兩個人的交惡算得上是華人科學界的一大悲劇了。

在1986年,李政道說寫了一本書,對於兩個人的關係有生動的比喻。在這本書中他說有一天,兩個小孩在沙灘上玩耍,其中一個說我看到那邊好像有閃著光,另一個說我也看到了,然後兩個人就開始往前跑,他們非常好奇的朝那個光跑去,一個在前面,一個在後面。有時候兩個人的位置就會換一下。就像競賽一樣,他們竭盡全力,跑得越來越快,他們忘掉了一切,第1個到達門口的孩子說道。我們找到了,他把門打開,另一個先沖了進去。他們發現了一個寶庫,這個寶庫讓他們獲得了很多,深受人們的羨慕,名揚四海,但是很多年過去,他們變老了,喜歡爭吵了,有一個人決定要用金子撰寫自己的墓志銘。而在金子上寫我是第一個發現這個寶藏的人,結果另一個說道:可是是我先打開的門啊。

只能說很可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漢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為何現在的修真小說都是殺人奪寶,沒有一點仙性,這鍋得西遊記背

TAG:秦漢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