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筆好字有多重要?看看古代科考試卷,堪比印刷體

一筆好字有多重要?看看古代科考試卷,堪比印刷體

隨著電腦的普及,現在字跡漂亮的人越來越少,提筆忘字成了平常現象。若是穿越到古代,只怕立刻成了文盲,即使思維領先了古人千百年,一寫字立馬露餡。而對於古代學子來說,十年寒窗,字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功,寫出字來可以說一個比一個漂亮。

從流傳下來的一份古代科考試卷可見一斑。就如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一樣,古代科考試卷也是保密的,考試結束後統一保管處理。一般人很難見到。但是,有一位明代狀元的考卷卻不知為何,流傳到了民間,幾經輾轉,目前保存於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讓後人得以目睹當年狀元答卷的風采。

這位狀元的名字叫趙秉忠。趙秉忠是明代人,生於明神宗萬曆元年,於萬曆二十六年高中狀元,時年二十五歲,可以說是年輕有為,意氣風發了。

在這次科考殿試答卷中,趙秉忠詳細闡述了他對於如何改善吏治、興邦治國的看法,他認為「實心先立」、「實政繼舉」才能天下太平安樂。

為此,他分別從如何選拔任用官吏,怎樣發展教育,怎樣反貪污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在今天看來,仍舊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這份答卷一共19折冊頁,橫長共268厘米,每折通高47.6厘米,寬14.1厘米。封面、封底均為全綾裝裱。

卷首硃批「第一甲第一名」,為當時的皇帝朱翊鈞的親筆字跡。

下為正文,共15折,每折6行,為1平方厘米左右的工整小楷,字跡極其清晰美觀,全文一共2460字。

這份難得的狀元卷,是趙秉忠的第13代孫趙煥彬先生於1983年捐獻給國家的,為青州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是目前大陸唯一的殿試狀元卷真跡,價值連城,是國家一級文物。

現在的衡水中學學生平常練習「印刷體」,不求特別漂亮,只求清晰美觀,容易辨認。看來古代也是如此,學子平時學習楷書、行書、草書,一旦上了考場,則全部用楷書。力求工工整整,清晰大方,讓主考官看得舒服。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份試卷也確實正是如此,即使讓不懂書法的人看起來,也覺得賞心悅目,好感度倍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太平軍北伐滄州之戰,被武林高手打死4000人,攻克後屠殺全城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