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育規模縮小引發醫療產業變局:「婦」「兒」不同命

生育規模縮小引發醫療產業變局:「婦」「兒」不同命

根據近期公布的相關數據,無論是全年的出生人口規模,還是適育年齡的女性人數都已呈下降趨勢,這無疑將波及我國的婦兒產業。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2018年出生人口1535萬,較2017年的出生人口減少188萬;另據第六次人口普查,00後各年齡段的平均女性人數已經降至600萬~700萬人,遠遠低於90後各年齡段平均800萬~1000萬人的數量。

根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籌年鑒,2016年民營婦產醫院的數量為690家,是公立婦產醫院的10倍;究其原因,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寶媽們對高端服務的剛性訴求是關鍵。

「做醫療和做其他產業一樣,關鍵在於兩件事,第一是提供好的醫療產品,第二是研究客戶需求及如何實現以快速低效的成本獲客;這樣,大環境的改變就不會太大程度影響我們了。」春田醫管創始人、原上海第一婦幼保健院院長段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像段濤這樣,從公立醫院的高管身份到非公婦兒醫療領域再次創業的人,並非少數。如何實現差異服務、醫保支付、現金流與融資等,都成為這群醫生創業者所共同面臨的問題。

與公立醫院錯位競爭

當前新生人口的絕對數量和出生率都處於歷史低值。而這意味著,婦產專科市場的擴容空間已經不大。

人口生育意願和需求總體萎縮、加上行業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壓力,已在一些婦兒醫療上市公司的財報上有所體現,比如和美醫療2017年收入為9.24億元,凈利潤2944萬元,同比下降69.4%。

而另一家進駐中國市場20年的老牌高端婦兒品牌和睦家,據業內人士透露,其在2017年11月實現了單月「雙過億(收入和保險回款)」,可見婦產科醫療市場不缺需求,也不缺購買力。

上海和睦家新城醫院院長張澄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來五年,預計有十幾家高端婦兒醫療機構湧現,如今包括美華、艾兒貝佳也都是競爭者,對婦兒醫生的人才需求會很旺盛;同時,我們的客戶群也從過去90%以上都是老外,到如今超過一半甚至近80%都是國人,如何吸引他們接受我們的服務,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婦兒醫療機構對高端群體來說,究竟有著怎樣的吸引力?波士頓諮詢數據顯示,中高端婦兒醫療機構提供的產科服務要優於公立醫院,在於其能提供良好舒適的生產環境,如五星級酒店式的單人客房及以患者為中心的VIP配套服務;每次分娩的費用在2萬~7萬元間不等,而公立婦兒醫院則在1萬~2萬元之間。

醫療水平、基礎設施、品牌形象和服務,是用戶選擇婦產科醫院時最看重的因素。

以產科醫生為創業班底的醫院,其專業度則毋庸置疑。「醫療質量是第一,沒有醫療,服務再好也不行;如今我在醫院不管錢不管人,只管醫療。」艾兒貝佳婦產科醫院院長楊祖菁說,她在加入民營婦產科醫院之前,是新華醫院的產科主任。

「在調研和檢查了許多私立婦產科醫院後,我們做了些調整。比如,我們將產科中最容易出現風險的問題集中起來,拿出來進行全科室評估;我們也有各類產前檢查,比如糖尿病檢查等,看看產婦有什麼偏差,以便及時進行糾正。」她補充。

主診醫生負責制的模式,在非公婦兒機構中不在少數。據美華醫療集團副總裁林麗君介紹:「我們之前的定位是主診醫生規模製,想要做精品;但單個醫生的產出是有天花板的,這就催生出了人力成本問題。2018年,我們有近2000名產科病人,每月數量有150名左右,且仍在持續遞增。那麼,既要提升資源的供給量,也要加大力度支持環境與服務,這也是我們持續要調整的方面。」

由此可以看出,婦產科醫生既是保證產科質量的前提,也是醫院能否擴張的關鍵。段濤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北京協和醫院的產科,到目前都做不大的原因,就在於其要求的是醫生接生;平均生一個孩子需要十幾個小時,對醫生來說是非常消耗的。例如一婦嬰2015年生產量是33900個,那種狀態下,怎麼可能做附加醫療?」

他認為,非公立婦兒醫療機構的運營模式,並非有好與壞之分,而是要根據其自身定位進行,醫生的工作量跟分娩的數量一定要匹配,不然最後一定會有問題。

資本聚焦從產科轉向兒科

除了醫生水準與設施服務,婦兒醫療機構的品牌形象也是用戶頗為關注的因素,技術品牌、服務品牌、文化品牌等都是關鍵點。

「醫院形象的技術品牌指標在於能開多少刀、手術含金量是多少、手術難易程度是多少等,大家會用一個指標性的東西來評價。從服務品牌上說,我們更注重的是熟人式、友人式與親人式的關係。」張澄宇說。

具有品牌效應的連鎖婦兒機構,也是資本眼中的「香餑餑」。根據《2018中國婦兒領域白皮書》,在婦兒醫院領域,繼復星集團旗下的復星實業以不超過2.24億美元及所持有的315.7萬股美中互利股票收購和睦家母公司42.927%的權益後,鼎暉投資的三家醫療品牌:和美、安琪兒及新世紀已有兩家成功上市。

在婦兒診所領域,因大多數婦兒診所為單體小型診所(通常只設有門診服務和藥房),財務投資機構就傾向於投資那些可複製、有良好收益及擴展空間的連鎖機構。記者在全國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目前我國婦兒診所有5676家,兒科診所則有6427家,佔比分別為3.9%和4.4%。

「現在,許多民營醫院的婦產科也把兒科作為救命稻草,因為兒科是一個很強的流量入口。」輝薇婦兒醫生集團創始人、瀋陽安聯婦嬰醫院院長李輝說,「但我們必須要用陽光合理的心態來帶動收入,比如在垂直領域做細做精、主打產品可以很聚焦。」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效應持續延續,2016年新生兒中一孩數量為840萬人,二孩數量為820萬人,2017年一孩數量725萬人,二孩數量則達到了880萬人。據波士頓諮詢機構預測,至2021年我國新生兒數量都將比較穩定,婦兒醫療市場仍是一個長期看漲的市場。

資本青睞的婦兒連鎖診所,包括唯兒諾兒科、睿寶兒科、媽咪知道等。機構投資人的參與,便意味著有相應的退出時間表。國葯資本董事總經理卓光嵩表示,「投資醫療最擔心的就是單點突破,所以必須看規模,在如今的創業模式下,患者通過數據管理跟機構的連接是多次的;其次,醫療是很低頻的東西,但如果通過連鎖運營模式,醫療可以變得多頻次,這就會體現在收入端上。」

紅杉中國合伙人陸勤超也曾表示,從最初的醫學美容,到眼科再到齒科,所有人都在找下一個能被市場化驗證的醫療科室,而兒科是非常不錯的切入口。

「比如,馬上跟我們合作的愛爾眼科,將所有基層醫療的小兒視光康復項目全部放在了昱博士兒科診所,那在這個領域該診所就是專業的服務提供商,醫生也可以從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李輝補充。

不過,卓光嵩認為,婦兒醫療連鎖做得遠遠不夠,一方面是標準化難以做成,質量管控便成問題;另一方面,醫療是動態服務的領域,並非控制產品就可以了,而是會發生在醫生和患者之間,這中間對服務的管控能力要求就很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瘧原蟲:傳染病源能成為癌症剋星嗎?
科創板放行同股不同權,掌闊科技併購案揭VIE信披痛點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