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地方:成也大運河,敗也大運河
作者:王烜
清江浦樓。攝影/楊默
南北交匯,水陸要衝
清晨的洪澤湖。攝影/金潔
以秦嶺-淮河為界,中國地分南北,江蘇淮安,恰好在這分界線之上。擁有一項殊榮,可淮安人的生活與旁人一般平靜,在不在這分界線上,並沒有什麼要緊的。
淮安地理位置示意圖。製圖/劉昊冰
周淮安,兒時看《新龍門客棧》因梁家輝冷酷、清癯的那張臉記住了這個名字,後來查字典,知道淮安是地名。
電影《新龍門客棧》劇照。供圖/視覺中國
人以地名,地以人名。淮安真的和周姓有緣,除了藝術人物,現實中的周淮安才是海內外皆知的大人物。周恩來在淮安度過了童年,如今已被開闢為旅遊勝地的周恩來故居是這位世紀偉人的生命起點。他從這裡出關外、下津門、航西歐、旅穗城……遊子再未歸鄉。
周恩來故居。攝影/李瓊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周淮安」。
成也運河
洪澤水鄉。攝影/龔娟
淮安,在這滾滾紅塵,喧囂塵世中,實在過於寂寥。
可她古來精彩,名人輩出。細數其中最傑出的本鄉子弟,一定有韓信。韓信在此度過了發跡前的窘迫時光,受胯下之辱,遭白眼無數。離開家鄉投軍,韓信才開始嶄露頭角,卓絕的軍事才能使他名載史冊。只是功高震主,向來是大忌,這使得齊王韓信變成了淮陰侯韓信,並最終落得個鳥盡弓藏。
《楚漢傳奇》中韓信的扮演者段奕宏劇照。供圖/視覺中國
淮安之名在南齊時代才見於史書,而後數次易名。直到2001年,淮陰市改名淮安市,才是我們今天見到的樣子。在漫長的歷史中,幾經榮辱,經歷大起大落,淮安與韓信走過的路何其相似。
嘗試在網路上搜索,除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吳承恩故居懸掛六小齡童照片這一新聞,關於淮安最大的事件也就是「運河之都」的爭奪。可無論是濟寧,還是淮安,誰做「運河之都」外界會關心嗎?
清江浦區,缽池山景區內。缽池山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釋道兩家在此地均有遺迹。攝影/李瓊
今天的爭奪,根子在夫差。他留給後人的印象不佳,一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亡國之君,姑蘇台、館娃宮成為千年笑柄供人嗟嘆。可他也有不世之功:大運河的首創者。
里運河清江浦區段。作為京杭運河最早修鑿的河段,里運河北接中運河,南接江南運河,長約170餘公里。攝影/李瓊
2500年前,夫差伐齊,為解決兵源糧餉運輸,從邗城引長江水出射陽湖折向西北止於淮濱,即邗溝。淮安是大運河最早的終點,而她與水的淵源也就此種下,古黃河、淮河、運河三河交匯於此,南北至此分界,在大運河承載中國航運主樞紐的時代,淮安也迎來了她的黃金年代。「南船北馬,商賈雲集」,與杭州、蘇州、揚州曾並列「天下四大市集」。
洪澤區老子山鎮。攝影/李瓊
明中葉後,由於黃河奪淮入海,使淮安成為「治黃保運」的關鍵地區,成為事實上的全國治河中心。可見,運河雖多次變遷,但淮安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始終沒有離開運河,並一直作為重要的運河節點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洪澤農田地貌。攝影/李瓊
明永樂遷都北京後,確立以內河為主的漕糧運輸制度,明政府先後在淮安設立了漕運總兵官和總理漕運都御使(又稱總漕)管理全國的漕運,時稱文、武二院。
為什麼要將統管全國漕運的理漕長官設立於淮安?因為全國除了山東、河南的糧船不經過淮安外,其餘都要經過這裡。從明永樂至清末停漕,漕運最高管理機構在淮安駐節了500多年。
敗也運河
洪澤區古堰漁村。攝影/金潔
明清兩代,中央漕運管理機構都設於淮安,使淮安的漕運指揮功能不斷增強並達到鼎盛,是名副其實的漕運指揮之「都」,其他運河城市無法比擬。
明清時期,淮安還是全國重要的稅關所在地。表面上稅關的設置和運河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考量當時的時代背景,淮安成為重要的稅關卻是離不開大運河。明宣德年間,在全國首置七大稅關,淮安稅關(又名榷關)是其中之一。
榷關遺址。攝影/楊默
至明萬曆年間,全國保留下來的最重要的8所稅關,其中7所都在運河沿線,可見稅關和運河的緊密聯繫。可以說淮安稅關就是因大運河誕生的。
南北貫通的大運河上商賈絡繹,給淮關帶來了充足的稅源。淮安稅關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其常關稅額居各大關之首。清乾隆初年,運河四大關:臨清、淮安、揚州、蘇州的平均年稅收為 50.5萬兩,淮安關實際稅銀收入多達 62.3萬兩,居各關之首,有「天下鹽利淮為大」之說。
淮安區古城牆遺址公園。攝影/楊默
如今的淮安不僅在全國失去存在感,在江蘇也是經濟排在下游的地級市,因運河而興,也因運河而敗,淮安的宿命同大運河上的許多古城如出一轍。
清中葉以後,京杭大運河因黃河、淮河泛濫不斷淤塞。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漕糧運輸試行海運。咸豐二年 (1852年),江浙漕糧正式改行海運。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宣布漕運制度結束,自隋唐以來對國家的政治、經濟等產生了深遠影響的漕運體系解體。
穿城而過的京杭大運河。攝影/李瓊
1912年11月,津浦鐵路的全線通車給淮安以致命一擊,交通區位優勢至此完全喪失,昔日「七省通衢」之都會盛景遂成明日黃花。
明清淮安的經濟主要依賴於官員駐節和漕運服務。政府每年調撥的數百萬官款,「河取其三,官取其七,大小官吏,凡飲食衣服車馬玩好之類,莫不鬥奇競巧」。巨大的官府消費帶來了飲食、洗浴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加上商客往來,百貨集散,城市的商品經濟十分發達。
淮陰區,淮安火車站。攝影/李瓊
城市固然衰敗,可也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中華飲食重鎮淮揚菜並未風吹雲散,從江淮大地一路北上,香氣飄到了國宴的餐桌。
國民飲食的最大公約數
御碼頭美食街。攝影/楊默
國宴選定淮揚因為它是最大公約數,江淮大地襟吳帶楚,位於南北方交界處,菜味咸鮮適口,海內四方盡可接受。
誠然,也不排除確定國宴的「周淮安」有一點桑梓舊情的小私心。
《清稗類鈔·飲食類》錄有天下五大名筵,淮安獨佔其二:一為全鱔席,以鱔魚為主,配以「牛羊豕雞鴨」,「號稱一百有八品」;一為全羊席,「以羊之全體為之」,「多至七八十品,品各異味」。
《說文解字》中對「鮮」字的解釋:一種魚的名稱,出產於貉國。「鮮」字原意為「死而未腐,可以用於加工食用的魚」。字形採用「魚」作偏旁,用省略了兩個「羊」的「羴」作聲旁。供圖/圖蟲·創意
全鱔席、全羊席和全魚席並稱為「淮菜三全席」,以全鱔席為龍頭,全羊席、全魚席為兩翼,展示了精湛的烹飪技法,體現了淮安菜獨特的美學格調。
在淮安說吃鱔魚就露怯了,一定記住:吃軟兜,這才是資深老饕的切口,保證讓老闆對你肅然起敬。
軟兜長魚。供圖/圖蟲·創意
關於軟兜的說法坊間有三:一是因為鍋小,汆殺時怕鱔逃走,故先用布兜或軟兜兜起,再放入開水中燙殺;二是指成菜上桌後,客人用筷子夾其脊肉,脊肉兩端下垂,像小孩的肚兜;三是當地風俗,客人面前擺有筷子一雙,湯匙一個,小酒杯一隻,長魚好吃,但油汁易滴入桌上,不夠文雅,因而會用右手夾起長魚肉,左手用下湯匙在下面兜著。
軟兜口感講究三嫩、三香:軟嫩、鮮嫩、活嫩。蒜香、醋香、胡椒香。
地處三河交匯,江淮平原的淮安,對於食品要求非常苛刻,不令不食是此地傳統。「醉蟹不看燈,風雞不過燈,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確保盤中美食原料處於最佳時鮮狀態。
洪澤牧鵝。攝影/龔娟
淮安菜主料突出,因材施藝,同一種主料,由於各部質地不同,在選用上也各有講究。「一雞九吃」將一隻雞的不同部位依據不同質地作出九種處理,頭、翅、爪製作「飛跳叫」,雞脯或炒或熘。
漢賦大家淮安人枚乘讚美家鄉菜「天下之至美」,淮揚菜以崇尚清淡爽潔,天人合一的哲學觀統攝,使羹湯菜汁或濃而不膩,或清鮮而不淡薄,崇尚「一席半齋」,時鮮野蔬,清爽宜人。
淮揚名菜:蟹粉獅子頭。供圖/圖蟲·創意
淮安民間垂家訓、示子孫的飲食格言「六適箴」,作為一種飲食養生文化遺產,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實實在在地融貫於飲食生活之中,不隨時光俱湮。
適生為寶。飲食之第一要義,在於存身養生,美味享受,皆從於之。適身為貴。遺傳因素、時地氣候等,不僅決定每個人的先天身體特質,也影響後天的飲食習慣與飲食結構。適口為珍。淮安人在品鑒美食時,注重個人體驗,不迷信書本權威,也不盲目跟風。適時為佳。時有時令,淮安人深諳當令的蔬菜瓜果品質最佳,對人體也最有益。適量為宜。認為飲食切不可過量。適意為快。人須心境豁達,才能吃得香,睡得著。
心境要豁達…… 攝影/龔娟
對於習慣了重口味的今人而言,你大可不必認為淮安沒有可以滿足你味蕾的強刺激。消夏夜市當家菜小龍蝦,淮安同樣是主產區。
每年6月12日的「中國·盱眙(金誠)國際龍蝦節」就是麻小愛好者的狂歡,如果你酷嗜此道,應該來淮安。這裡的小龍蝦肯定比美國總統招待郭德綱的地道。
2018年6月,淮安盱眙萬人龍蝦宴主會場在都梁公園龍蝦廣場火爆開席,來自各地的近五萬名食客上演了同吃龍蝦的壯觀場景。為籌備龍蝦宴,盱眙各家餐飲店凌晨就開始籌備,烹煮十三香、蒜泥、香辣等不同口味的龍蝦近50噸。 供圖/視覺中國
飲食審美與求樂的學問里,蘊藏著人生的大智慧。淮安菜以上千年的生髮理蘊,解味、知味,臂助人們在異彩紛呈的現代生活中,咀嚼品味著物質和精神文化的雙重享受。
圖編丨Geethan
地圖編輯 | 劉昊冰
設計丨Q年
封圖攝影丨李瓊
【往期文章】
監製:易艷剛 | 責編:劉小草 | 校對:趙岑
※此地最相思!這些中國古典愛情發生地,你去過幾個?
※劉昊然最愛的家鄉「黑暗料理」,憑什麼征服一億人?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