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湖北大學生:寒假中讀好「無字之書」

湖北大學生:寒假中讀好「無字之書」

■關注寒假生活特別報道

本報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毛軍剛)近日,一場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的快閃志願服務演出在武漢火車站舉行。5分鐘的時間裡,《歌唱祖國》《我和我的祖國》和《新年快樂》三首歌曲串燒,小號、小提琴演奏,街舞,大合唱輪番上演,不少旅客紛紛駐足,圍觀群眾不約而同地跟唱起來,成為繁忙春運里的一道風景線。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希望用音樂為祖國獻上一份禮物,為返鄉的遊子增添旅途的溫暖。」參演學生楊嘉妮說。看到很多旅客跟著一起唱,演出指揮李煜華說:「火車站是一個溫暖的地方,願祖國越來越美好,希望每一個回家過年的人都能感受到我們的心意。」

在這個寒假裡,湖北各高校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第二課堂」。很多大學生深入春運一線、街道社區、貧困山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奉獻中收穫成長,在行走中丈量世界,用奮鬥書寫著別樣青春。

「您好,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在武漢火車站東進站口,人流中一位普通話流利的「洋志願者」格外引人注目。正在幫助旅客搬運行李的他是來自剛果共和國的帕特,這已經是他第六年在武漢鐵路春運一線開展志願服務了。

帕特是華中師範大學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也是一名「明星」志願服務者,他的「洋雷鋒」志願服務隊獲得過武漢「傑出青年志願者」、湖北「本禹志願服務隊」等稱號。今年春運,帕特和17名「洋雷鋒」加入了學校組織的「小橘燈」春運志願服務活動。帕特說:「我愛中國,愛武漢,我要把這份愛一直傳遞下去。」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2017級學生陶亞坤是「青馬工程」學員,一放寒假便來到武漢關山街道郵科院社區參加志願服務,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發放春節物資,慰問孤寡老人。「利用寒假時間參加社會實踐可以學到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也能夠感受到基層工作人員的辛苦。」陶亞坤說。

大學生既要讀好「有字之書」,也要讀好「無字之書」,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磨鍊品格、增長本領、回饋社會。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的16名資助宣傳大使利用寒假時間,回到家鄉,宣傳國家資助政策,幫扶留守老人和兒童,傳遞感恩之情。家住西藏日喀則的資助宣傳大使拉巴扎西走進同鄉旦增羅布的家時,旦增羅布正在積極備戰中考,拉巴扎西不僅幫助旦增羅布複習功課,還和他分享精彩的大學生活,讓旦增羅布更加堅定了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

相比返鄉過寒假的同學,留校的大學生有另一番的忙碌充實。做調研、測數據、寫報告……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博士生馬平第一次留校過年。為了完成「相片存儲晶元」的項目研究報告,還有半年就要畢業的馬平把寒假的每一天都安排得很充實。「現在通信都很發達,想家的時候隨時可以和爸媽視頻通話,學校也會安排大家一起吃團圓飯,所以不會覺得孤單。」馬平說。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14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期待「育兒賬單」變得更耐看
第二課堂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