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石崗:球大個事

石崗:球大個事

石崗:球大個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個作協的美女主席從QQ上弄來一篇文章,是寫足球世界盃的,這才讓我想起巴西世界盃快開始了。女人寫球總是在球邊邊轉,整不到核心上,這不怪她們。球這個東西裡面包含著很多男人的隱私,你不告訴她們,她們咋能知道呢?

石崗:球大個事

其實我早都不理足球了。二十多年以前,我也常常熬夜看球,那時候,不知道為啥,足球突然就成了一種很牛逼的事情了,你不知道罵啦多啦,你不知道騾那耳朵,你不知道芭蕉,你不知道泣無聲,那你就是純純的一個傻逼,走到哪都會被那些牛逼的人用眼角角看。所以,為了不淪陷為傻逼,我也常常熬到後半夜,死盯著電視看球,也常常看一些所謂的名人王蒙、賈平凹之流裝瘋賣傻發評論,說一些四六不著調的話。我心裡常常想,這些人懂個球?你會寫個小說也就連球都懂了?再說了,也就是球大個事情,何必裝懂呢?但是嘴上不敢說,怕別人說我傻逼。這事越到後來越有意思,每四年的世界盃,對我來說,都是煎熬,球賽開得越來越晚,我每次堅持到開球的哨子吹響了,眼珠子也開始定死,眼皮下墜,也就倒下了,一直等到結束的哨子吹響,我也就基本清醒了。再後來,因了中國隊玩球都是假玩,不按規則弄,像演戲一樣,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於是,大家就罵,還為這事抓了幾個人。我心裡就說,也就是球大個事,何苦呢?於是,我這些不愛看球的反倒牛逼了,走路把胸一挺,說,看看,你們傻逼吧?我早知道那些是假的,球大個事,何苦那麼認真呢?

石崗:球大個事

雖然我不理球了,但是,這不代表我不懂球。我思考球總是往球的根根上看,往球的根根上想。我想,人類為什麼看見球就興奮?看見那一跳一蹦圓圓的玩意兒就想追上去,有的想把它抱在懷裡,有的想把它踢出去。為什麼?我開始也不理解,最近研究人類農業文明史,我才找到答案了。人類之所以熱愛球,是因為那是一種返祖現象。遠古的人類生活在樹林里,靠採摘野果為生,摘果子的時候,總會有一個人爬到樹上,把果子往下扔,底下的人每看見一個果子掉下來,在地上蹦,就一蛙聲撲上去搶,搶到手裡的,抱著就跑,一群人就去追,這個搶到手的人要把果子抱著跑到安全的地方才能鬆手。其他人就回去搶第二個。有時候,果子掉下來,來不及用手搶,只能用腳踢出去,就像帶球一樣,帶到老遠,才停住。這種遠古記憶一直深藏在人類集體記憶的深處,所以一看見一個圓圓的一蹦一跳的東西在地上滾,自然就興奮起來,狂追不舍。那時候,搶果子一般都是身強力壯的男人,而女人們卻在一旁觀看,他們都希望自己心愛的男人把果子搶到手,抱著跑到自己跟前,送給她,這女人於是就心花怒放了。《詩經》中有首詩叫《周南·桃夭》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說的就是那些桃子多麼漂亮呀,趕快搶一個給我,咱們就成家吧。

石崗:球大個事

人類這種喜歡球的本性也與人類早期狩獵有關,那在地上滾動的球,很像一隻奔跑的肥胖的兔子,那是那時候人類最美的食物了,所以人類一看見這種四處亂蹦的東西就想追逐。《吳越春秋》所載的《彈歌》唱道「斷竹、續竹、飛土、逐肉。」說的就是打獵的事情。「逐」就是追,「肉」就是獵物。過去人們缺少食物,不追獵物,還會追什麼東西呢?這種記憶深藏在遺傳基因里,就形成了人類看見球就追的下意識。

其實,女人是不喜歡追球的,除非是那些男性荷爾蒙分泌得有點多的女人,遠古女人的工作是採摘,她們常常在樹枝之間自如行走,你看運動場上,女人在平衡木上上下翻飛,那就是幾萬年前練的本事。女人最喜歡的是看男人追球,同時欣賞那些追球男人們的身段和肌肉。也有許多女人幻想著那個男人能把球追到送到她手裡,所以也常常看得有滋有味。我在上個世紀後期曾在陝西省體育場看過一次陝西國力隊對天津泰達隊的比賽。看那場球的時候,我身邊就坐了兩個少女,穿得妖嬈萬分,開球的時候,她們一人手裡拿著一支冰棍,球踢了一會,冰棍也吮完了,就開始拿著冰棍棍棍指指點點,說那個球員頭髮漂亮,那個球員肌肉好。球踢火了,球員雙方開始打架,整個場子上的人都站起來罵,罵裁判,罵教練,罵主席台上人模狗樣的人,罵天津球員。那兩個少女也跟著罵,而且用冰棍棍棍指著場地中間罵得很難聽。球快散了的時候,她們中一個女子突然問我,師傅,這哪邊到底是咱的人嘛?剛才為啥罵人嘛?我邪乜她們一眼,說,你罵誰誰就是咱的人,罵人就為球大個事。她們愣怔了半天,紅紅的嘴唇張得老園,冰棍棍棍咂在嘴裡半天沒動。

石崗:球大個事

把這種遠古遊戲引入現代生活的人,一定是一個有著強烈返祖現象的人。這幾年,我們中國人喜歡跟別人搶發明權。我們不以我們祖先寫了《易經》《論語》,到西天取回真經而自豪。不以我們的祖先寫了多麼美的詩歌,修了多宏偉的長城而榮幸,也不以我們創建人類農業文明博覽園而高興,而喜歡和別人比看誰發明了什麼球。這又是球大個事情。硬說球是中國人發明的。但是,我們老祖先似乎確實玩過球這一類東西。我在30年前曾在一部書上看到過一段記載,商朝末期,周文王在屬地視察,看見有八九十歲的老頭在踢一種土做的圓球。文王很不高興,說這幾個老不要臉的怎麼還為老不尊,這麼大年紀還玩這勞什子。跟隨他的姜子牙說,這說明你老人家治理國家治理得好呀,老人都像孩子一樣活潑貪玩,說明人民無憂無慮呀!這事情記載在哪一部書中,因為時間太久了,我已經忘記了,最近找了也找不著。但是這事情卻是真的,那土做的圓球肯定就是足球了,只不過那是土足球,沒有現在的足球洋氣。有人說從戰國時期發明的踏鞠就是足球的祖先,這也可能對,因為在古書中到處都能看見蹴鞠,也就是踏鞠的記載。《史記·蘇秦列傳》就說蘇秦遊說齊宣王時,齊國首都「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齊國人愛踏鞠,那是應該的,我剛才說齊國的開創者姜子牙陪周文王視察,就讚賞踢土足球,後來在他的封國里,踏鞠之風一定盛行。齊國人不光愛好體育,還喜歡吹竿、鼓瑟這樣的文藝活動。如果周文王來視察,一定會罵老不要臉的。因為周地人重道,重禮,見不得這些輕佻的事情。

石崗:球大個事

好了,球大個事情說了半天,我替那些想把足球的發明權搶到中國的人又把依據提前了三百年。至於後來高俅因為踢球做官禍國殃民,也和現在一些人因為球技、牌技、舞技、歌技、算技、拍技出色做大官那是一個道理。沒有啥奇特的,也是球大個事情

雖然球是中國人發明的。但是,中國人踢球總是踢不到地方上,想衝出亞洲,結果衝到了蘇州,想衝出世界,結果衝到了張家界。這不要緊,咱們是打假球出身,來真的當然不行,這一點,是情有可原的。所以,你們不要再指手畫腳,球大個事情!

石崗:球大個事

我在看球的時候發現,白種人踢足球,像一群貴族孩子玩遊戲,個個神采飛揚,個性鮮明,出盡風頭。黑種人踢足球,像一群奴隸耕地,低著頭,流著汗,任勞任怨。黃種人踢球,像一群流氓搶東西,跑起來搖搖晃晃,雙眼無神,似乎明知道在犯罪,有一種負罪感,所以,一拿到球,就趕快漫無目的地踢走,銷贓要緊,小心被抓了。這可能與這些人種的文化背景有關。白種人文化來自草原文明,馬背上狩獵征戰,那是要講究技術的。所以,幹什麼事情都要顯擺技術,招人眼目,所以歐洲人踢球,個個技術高超,常常顯擺不已,看得人眼花繚亂,不要說觀眾,就是場上的對手也看不清眉目,咋和他踢呀?黑人多來自沙漠,那是沙漠文明,沙漠邊的叢林草原上動物出沒,黑人多手持標槍狩獵,經常要躡手躡腳,悄悄跟進,低下頭不敢喘息。如果兇猛的動物發現了,就會回過頭追趕,黑人只好拚命奔逃,所以,黑人在球場上,都不吱聲,而且跑得生快。至於,黃種人,我都不想說,幾個老頭踢土球,都被周文王臭罵一頓,誰還敢瘋跑著到大庭廣眾去踢球?家長從來都是希望自家孩子文文氣氣,好做官貪財,何苦幹這種累死累活丟人現眼的事呢?黃種人文化的核心是收斂,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足球場上,要的就是三個字「色,斗,得。」男人拚命,那是為了讓女人看的,沒有色,玩什麼?足球場上,爭強鬥狠,不鬥,就不行。還有,踢球就是為了得分,戒「得」能行嗎?所以說,黃種人踢球的大多是不好好學習文化的孩子,天生就不聽老夫子教誨,沒有戒掉這三條的小流氓。當然,我這話不是說中國隊,是說韓國人和日本人。一群流氓上場,本身就很自卑,兩眼無神六神無主的,咋能進球嗎?

石崗:球大個事

這一回,世界盃又開始了,球大個事情也不是小事。ZL當年說了,外交無小事。因為,這次沒有咱們中國隊,所以,它屬於外交,雖然是球大個事,也不能小看,要睜大眼睛看。看的主要目的,不是看誰踢得好,而是要印證我關於三個人種踢球的理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68個哲理小故事
現代繪畫的原始主義畫派: Marc chagall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