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寶寶容易發生哪些事故,怎樣預防?
1歲以後的寶寶剛剛學會走路,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新鮮,真是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沒有他不敢去的地方,因此危險性也相應增大。他可能會跑到廚房裡動動熱水瓶,或是爬上陽台等,這個年齡最易發生事故,因此要仔細檢查家中的一切可能導致事故的隱患,及早預防。
1~2歲的寶寶容易發生哪些事故?怎樣預防?
不要讓寶寶單獨出門,這樣就能減少車禍事故。帶寶寶外出橫過馬路時,大人要拉住寶寶的手,並且走在靠近車子通過的一側,也可直接抱著寶寶通過。
1~2歲寶寶往往有往嘴裡塞東西的習慣,因此常常發生吞食異物的事故。體檢小的東西(如:紐扣、豆子、玻璃球、堅果等)和各種藥品,都不能放在寶寶伸手可以拿到的地方。放在衣櫃里的衛生球也應注意。
破碎的玻璃製品、空玻璃瓶應儘快處理掉,以免扎傷寶寶。
塑料袋也不應讓寶寶玩,以防寶寶套在頭上引起窒息。窗帘繩、電話線、麻繩等物都要紮好,以免勒住寶寶。家裡的各種洗滌劑、酒精等也應發到寶寶拿不到的地方。
這時的寶寶很喜歡開櫃門或抽屜,容易引起柜子或抽屜內物品跌落或整個抽屜反轉砸落事件。父母可以將家裡的冰箱、櫃門、抽屜等傢具安裝兒童安全鎖,防止寶寶意外開啟或夾傷。
另外,寶寶接近2歲時,奔跑速度較快,易在跌倒或滑倒時碰了頭,而且會撞得不輕,建議父母在將傢具、床、柜子的邊角部分都用防撞貼條保護起來。卧室、衛生巾、廚房、陽台的門開啟時,最好要安裝防夾門卡,避免寶寶關門時意外夾住手指。
寶寶的意外傷害
意外傷害就是在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因突發事件造成的傷害。有關數據顯示,嬰幼兒童意外傷害,常見的是誤吞異物、中毒、摔傷、燒燙傷、意外窒息(溺水)、動物咬傷等。其中,3歲以下兒童的意外傷害,約70%是發生在家裡或者住所周圍。有些傷害,例如氣管異物、燒燙傷、溺水等,發生傷害後的黃金急救時間都是以秒來計算的。因此,家長學習嬰幼兒急救常識非常重要,這樣就能夠在遇到危險時,第一時間做急救措施,減少傷害。
不管發生任何狀況,家長首先要冷靜下來觀察寶寶發生意外後的反應,不要慌張,也不要馬上把寶寶抱起來。例如,發生頭部撞傷時,如果寶寶只是大哭一場,沒有其他的異狀,應該不會有大問題;但如果寶寶臉色泛青、失去意識的話,就必須立刻送到醫院。如果寶寶因為意外傷害出現骨折,那麼家長盲目抱起來就可能使寶寶的骨折加重。
意外事故的急救方法
跌倒、跌落
首先應做的事:檢查是否受傷;當手腳不能動,一碰就疼得哭出來時,檢查是否脫臼或骨折;檢查是否有意識。
①出腫包時,用濕毛巾冷敷一段時間。
②需要觀察的狀況:大聲哭,但會立刻停止,情緒無異常;磕出包或青一塊紫一塊,但臉色還不錯,情緒也很好。
③注意觀察過後情況:當時沒什麼,但過後常常發獃,臉色漸漸不好,全身無力,還經常嘔吐,出現上述癥狀時馬上上醫院(腦外科);摔得很厲害的話,當天不要洗澡,也避免外出及外出玩耍,孩子睡下後,還要時常察看臉色等狀況如何。
誤飲、誤食
如果誤食小玩具等固體異物,基本都會從糞便中排出來。如一吃下去就堵住氣管、呼吸困難、窒息的。
緊急救護:①最初他會咳嗽、喘息,小臉變紅,然後變紫。要立刻把寶寶倒著拎起來,猛拍背部,讓其吐出來。
②雙手沖背後摟住寶寶,用力按壓上腹部,使其吐出來。
燒燙傷
燒燙傷一般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①輕度表皮燙傷,皮膚會有發紅且疼痛的現象。如果能在燙傷後馬上沖水冷卻至少20分鐘,一般2~3天可獲得改善。
②中度燙傷,表皮潰爛併產生水泡,可能深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層,一般2~3周可痊癒。
③重度燙傷,燙傷直達皮下組織,皮膚髮硬、發黑或局部碳化。中度和重度燙傷都必須送醫院治療。
應急措施
發生燒燙傷後,應該第一時間給皮膚降溫。這是因為80%的燒燙傷的傷害來自於餘熱的蔓延。
①從流動的冷水緩慢沖洗傷口二十分鐘左右,水流要從傷口的中心向四周蔓延,以防止感染。
②保持傷口清潔,皮膚上起的水泡不要撕破,不要自行塗抹任何藥物,以防造成傷口感染,影響癒合。
③用保鮮袋保護傷口,送醫院就醫。在傷口部位套一個保鮮袋,不用包紮,也不用捆,輕輕覆蓋即可。
④如果 隔著衣服燙傷,衣服和皮膚有粘連,不要強行剝離, 隔著衣服冷敷或沖洗,邊沖邊剪開衣服,可用剪刀剪掉周圍沒有粘牢的衣服,用清潔被單輕輕覆蓋,送醫院就醫。
⑤如果燒燙傷部位在顏面、頭頸部、會陰部等特殊部位,即使傷口面積不大,也可能出現併發症, 不能用水直接沖時,多準備幾條毛巾,輪流冷敷,送醫院就醫。
⑥燙傷面積過大時,寶寶體溫會下降,用毛毯包裹,並在患處敷上冷毛巾或冰袋,不要塗抹藥物,保持患處清潔,送醫院。
眼睛裡進異物
如果是葯或是強刺激物進入,立刻用水沖洗,不要揉,不要轉動眼球;立刻去醫院。
如果是小異物,也別揉,用水好好沖洗,去醫院。
耳朵、鼻子里進入異物
如果耳朵或鼻子里進了異物的話,不要硬掏,要去醫院;
如果小蟲子進了耳朵里,可用手電筒照耳朵,或塗抹橄欖油,引誘蟲子出來,如果不出來,就去醫院。
頭部摔傷與皮膚擦傷出血
頭部摔傷:如果寶寶撞到頭之後立刻大哭,不久後恢復正常,通常不必太擔心。如果寶寶撞到頭之後不哭不鬧,臉色發青、嘔吐、痙攣時,必須馬上送醫院急救。
寶寶撞到頭部後,即時當時沒有任何癥狀,也要觀察至少24小時,48小時則更為安全。如果寶寶出現嗜睡、手腳無力、哭鬧或頭痛等異常情形,應該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急救措施
①情況危急時不要搖晃寶寶的身體。
②不要揉搓淤青處,反而會使皮下出血。
③頭部腫起大包,可用冰袋或濕毛巾冷敷。24~48小時後改為熱敷。
④觀察是否有局部的骨板凹陷。如果有,則可能是顱骨受外力衝撞導致破裂或下陷,需要及時送醫院進一步檢查。
皮膚擦傷出血:皮膚損傷可分為皮膚擦傷和皮膚破裂傷兩種。
①皮膚擦傷:皮膚擦傷後會出現局部紅腫、青紫、疼痛。可用溫開水清洗乾淨,在患處塗碘酒,幾天後會自行癒合。對於青紫、腫脹面積較大的擦傷,先用毛巾浸冷水濕敷,24~48小時後改用溫開水熱濕敷。
②皮膚破裂傷:皮膚破裂傷除疼痛、傷口破裂外,還有出血較多、較急的特點。出血顏色鮮紅而且不易停止,多為動脈出血,常見於嚴重的外傷,比較危險,須立即止血。出血持續、緩慢、顏色暗紅,多為靜脈出血,常見於撕裂傷或切割傷,一般比動脈出血容易控制。血一滴一滴向外滲,為毛細血管出血,一般會自行凝結停止。
急救措施
①止血方法
方法一:指壓法,用手指或者止血帶用力按壓傷口處5-10分鐘。
方法二:包紮法,用消毒紗布或者乾淨手帕直接壓在傷口處,再用繃帶或者毛巾包紮。
如果兩種方法還止不住出血,應緊扎傷口,抬高傷部,迅速送完醫院治療。
②小傷口如只傷及皮膚,用紅藥水塗抹,保持乾燥,避免沾水,幾天就會癒合。如果傷口較臟,立即用消毒生理鹽水或冷開水輕輕擦洗乾淨,否則會影響傷口癒合。
③大傷口內部用生理鹽水擦凈,注意不要塗藥,再用消毒紗布包紮。傷口周圍用75%酒精消毒,先由傷口邊緣開始,逐漸向外擴大消毒區。切忌不要用臟棉花、衛生紙、灰土等覆蓋傷口,以免感染。凡臟污的大傷口,都要迅速送往醫院處理。
骨折:如果骨頭刺穿了皮膚,不要移動,不要把骨頭放回原位,叫救護車。
流鼻血:用中指和拇指捏住鼻樑根部,持續一會。
被貓狗抓傷、咬傷了緊急處理:雖然寵物可以和寶寶和平共處,但是有時玩過頭了,寵物傷害寶寶的事件也屢見不鮮。那麼,當寶寶被動物咬傷時,應該怎麼處理呢?
①清洗傷口:先用清水、肥皂水徹底沖洗傷口至少20分鐘,然後塗2.5%碘酒,用紗布包紮,如果出血不多也可以不包紮。
注意不要像被毒蛇咬傷一樣對傷口進行擠壓,以防狂犬病毒以更快的速度進入神經系統。
②如果有出血現象,不要立即止血,流出的血可以衝掉傷口內的一些細菌和病毒。
③儘快到醫院進行治療。被狗咬傷後,應在2~3小時內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2~4天後再注射疫苗多數起不到預防狂犬病的效果。
被門夾了手指:指甲劈了,夾了口子,去醫院就診;眼看著腫起來,一碰就疼得跳起來,一直哭,懷疑是骨折,不要動,去醫院就診。
如稍略出血的話,冷敷,觀察情況。
溫馨小貼士:一旦發生不該發生的事故,寶寶疼在身上,爸爸媽媽會疼在心裡。為了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有這個年齡段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將家裡仔細檢查一下。另外,還有必要學習一下常見的意外傷害的處理方法,以備不時之需。
※小孩打鼾,真的是睡得香甜的表現嗎?
※我懷念小時候的年味,暖哭了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