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流浪地球》中的黑科技機械外骨骼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流浪地球》中的黑科技機械外骨骼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在最近熱映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除了天馬行空般想像力的行星發動機之外,另一個能震撼到觀眾的設定大概就是171-11救援隊裝備的軍用外骨骼防護服了。

這種能大幅增強士兵力量和負重能力的外骨骼早已經成為來科幻電影的寵兒,從《異形》到《黑客帝國》,從《明日邊緣》到《鋼鐵俠》,造型各異的腦洞外骨骼成為為影片增色的法寶。在科幻電影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托尼·史塔克無所不能的鋼鐵俠戰衣了,上天入海無所不能。

於是具有極強軍事應用潛力的外骨骼動力裝甲吸引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的注意,2013年5月時任司令威廉·麥克雷文上將宣布「戰術突擊輕量作戰服」(Tactical Assault Light Operator Suit)項目(縮寫TALOS,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青銅巨人塔羅斯,因此項目名稱也被翻譯成「青銅戰士」)。

「青銅戰士」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特戰司令部要求這套外骨骼除了能增強士兵力量外,還必須是防彈的、武器化的、並且能夠監測士兵生命體征並增強其態勢感知能力。項目先後有56家公司、16個政府機構、13所大學和10個國家實驗室參與,按照最初的計劃「青銅戰士」的無動力原型機服將在2014年夏季開始測試,首套系統將在2018年8月部署。

但麥克雷文顯然低估了外骨骼動力裝甲的研製難度,在經過諸多延誤之後,僅在陸軍展會上匆匆露過面的「青銅戰士」原型服完美錯過了2018年8月的交付日期。2月13日又有壞消息傳來,特戰司令部不採購部主管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表示「青銅戰士」將延期到今年年底交付,並且由於在性能達不到預期,這種外骨骼動力裝甲並不會裝備部隊。

「青銅戰士」在實用化方面遭遇的最大障礙是能源系統,由於鋰電池技術的停滯不前,顯然無法滿足外骨骼的長時間續航要求,因此使用了尚不成熟的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作為輔助。這種電池具有高效率、低排放和低成本的優點,不過800-1000攝氏度的工作溫度將使「青銅戰士」成為紅外感測器眼中的火熱目標。

雖然距離實用化還很遙遠,但「青銅戰士」項目仍有多項成果問世,其下肢外骨骼曾經在測試中創造了4分鐘跑完一英里的好成績。此外為「青銅戰士」開發的頭盔顯示器系統、通訊裝置和外部裝甲都能快速轉換為現役單兵裝備。

目前看來在能源系統取得突破之前,無論是哪種設計的動力外骨骼都不可能實用化,所以俄羅斯去年展示的K-2外骨骼採用了「土法上馬」無動力設計,至少能起到幫助分擔士兵負重的作用。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鼎盛軍事 的精彩文章:

馬來西亞輕型戰機招標大戰開鑼,「梟龍」迎來韓印勁敵挑戰

TAG:鼎盛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