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拔罐出現不適,這幾招應對!

拔罐出現不適,這幾招應對!

很多人身體不適會選擇拔罐,但上罐後,一些人會出現不適。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緊張,疼痛灼辣難忍,數分鐘即起水泡(也可能患濕氣證),或於施術局部的遠端感覺發涼、發麻、疼痛等,均屬異常反應。下面我們就來看拔罐會出現的常見反應和處理方法:



1、正常反應


無論用何種方法將罐吸於體表,由於罐子的負壓吸引作用,局部軟組織可隆起於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覺得局部有牽拉發脹感,或發熱、溫暖、涼氣外出、舒適感等,有的病證立即或漸漸減輕,甚至完全消除。

當然,上述感覺並非全部出現,依個體反應的不同,出現的多寡顯隱有別。留罐到一定時間(數分鐘至十多分鐘),或閃罐、走罐多次後,局部的軟組織呈現潮紅、紫紅色(瘀斑色),或出現丹痧(小點狀,紫紅色疹子),起罐後皮膚的這些變化可能維持一至數天。這些,都屬於拔罐療法的治療效應。

中醫和西醫可根據局部的反應情況來診斷和輔助診斷疾病。

中醫認為,拔罐區出現水泡、水腫、水氣過多者,揭示患濕氣證。出現深紅、紫黑或丹痧,或觸之微痛,兼見身體發熱者,提示患熱毒證;身體不發熱者,提示患瘀血證;皮色不變,觸之不溫者,提示患虛寒證;微癢,或出現皮紋,提示患風證。有關刺絡拔罐吸出的液體,可表現不同的病情。

一般認為:鮮血顯示病情較輕,黑血或瘀塊顯示瘀阻較重,黃水顯示濕熱證,清水顯示寒濕,血水往往出現在治療的開始階段或疾病即將痊癒階段。至於出血量多少,亦可提示病情的輕重及轉歸。

有些患者開始治療時,出血量少甚至不出血,這是瘀血阻塞嚴重或風氣盛的表現,隨著治療次數的增加,瘀血逐漸被吸出,出血量才漸漸增多,但隨著病情的好轉,出血量又會漸漸減少,直至吸不出血。

西醫認為,拔罐區若出現微細出血,可作為診斷髮疹性疾病(如麻疹、風疹、猩紅熱、斑疹傷寒等)的依據之一,因為這些疾病的發疹前期都發生毛細血管的損害。若出現印痕黑暈,其中有出血之紫斑,而且相互重疊,則為斑疹傷寒的陽性反應,這種反應較變形菌微生物凝集反應或立克次體凝集反應平均可提早2天出現,且陽性率高;出現很多大水泡,提示有水液瀦留,肢體有不明顯的肉眼難以觀察出現的水腫症;呈現粉紅色或無色斑,提示患有神經痛或高血壓症;呈現深紫色斑,並且在紫紅色的印痕中間常出現黑褐色斑紋者,提示患有肌肉風濕症和類風濕性關節炎。若治療過程中這些印痕或斑紋逐漸減少,則提示病情減輕、好轉或痊癒。



2、異常反應



上罐後,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緊張,疼痛灼辣難忍,數分鐘即起水泡(也可能患濕氣證),或於施術局部的遠端感覺發涼、發麻、疼痛等,均屬異常反應。引起異常反應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1)病人心理反應過度。

(2)罐子吸力過大。

(3)施術時失誤、灼傷皮膚,或皮膚本來就有傷口。

(4)所塗藥物的刺激過強。

(5)罐口邊緣過薄(指代用罐),或不平滑,有砂粒狀樣凸起或凹縫、凸痕,或病人皮膚乾枯鬆弛(如老年人),加上醫者上罐時可能旋轉了手腕(旋罐),使皮膚出現皺褶。

(6)吸罐時間過長,局部瘀血形成過多,隆起明顯。

(7)拔罐的局部有淺在的較大動脈分布(如腹肌溝動脈、足背動脈搏動處),由於吸力的作用,局部軟組織緊張,動脈受壓而使血運受到影響,於是遠端的組織出現缺血,故出現發麻、發冷、疼痛等反應,甚至還會出現組織壞死。

暈罐,是指在拔罐的過程中,病人出現頭暈、心慌、噁心、嘔吐、冒冷汗甚至暈厥等癥狀。引起暈罐的原因為虛弱、飢餓、疲勞、精神緊張,或置罐于禁忌部位等。一般而言,單純拔罐引起暈罐者極為罕見,只有在施行針罐法和刺罐法時偶有發生。


3、異常反應的預防及處理



(1)要仔細檢查罐子,不符合要求的棄之不用;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雖然拔罐的刺激不像針刺那樣強烈,但畢竟是穴位刺激。由於存在著個體差異,各人對刺激的反應程度強弱不一,故對於飢餓、疲勞、精神緊張、酒後的患者最好不要施術,尤其不要在反應強烈的穴位,如合谷、太沖等穴施術。環境氣溫不要太低,盡量不讓患者有寒冷感出現。

(3)上罐後要多詢問患者的感覺,多觀察罐內的皮膚變化情況。如果病人訴說吸拔太緊,有疼痛或燒灼感覺(塗藥罐、敷藥罐出現輕度灼痛感屬正常現象),可一手持罐,另一手的食指或拇指指尖輕輕壓一下罐口緣的軟組織,使軟組織與罐口邊緣間形成一個極小的縫隙,若是用氣嘴罐者,可稍旋鬆氣栓螺帽,讓少許空氣進入,以減小罐內負壓。

如果是施行密排罐者,應檢查是否罐距太近,是否需調整。如果經上述處理後仍有不適,應脫罐檢查。假若局部皮膚起泡,也應起罐。起罐後,塗以甲紫藥水,並加以包紮,以預防感染。

(4)在施行針罐法時,如針口過於脹痛,或酸脹痛感向他處感測,難以忍受,應起罐調整針的深度或刺向,待反應減輕後再進行拔罐。

(5)在施術過程中,如果出現暈罐現象,切勿驚慌失措,應把病人的衣服紐扣解開,給熱開水喝(可加些糖),注意保暖。經上述處理後,仍未能緩解癥狀時,應立即起罐,讓病人去枕平卧。如果反應仍加重者(如昏厥、低血壓),應把枕頭墊於腳下,使成頭低腳高位,同時以指甲緣切按患者人中穴或十宣穴,或用指尖揉按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對出冷汗多或冷汗不止者,可用艾條溫灸湧泉穴或百會穴。經上述辦法處理後倘若昏厥、低血壓仍不能糾正者,可考慮應用中樞神經興奮劑或輸液。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桔梗(1368241828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的精彩文章:

生薑配它,血管幹凈不堵塞!抗癌降三高,50歲都不顯老!
簡單5招,幫助擁有好睡眠!

TAG: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