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鐘探微之紋飾、造型多樣的原因
唐代古鐘的造型和紋飾日趨變化,較南北朝時期呈現出多樣類型。究其原因,史書上並未有詳細記載,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視覺的變化
寶室寺銅鐘(複製品)
「荷葉口」造型銅鐘的出現與鈴有著一定的關係。當佛教在印度興起後,即開始在佛塔上懸掛銅鈴(也被稱之為「風鈴」)。《妙法蓮花經·寶塔品》:「無數幢幡,以為嚴飾,垂瓔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中國早期佛塔上懸掛的銅鈴多為平口正圓體造型,與原始陶鈴非正圓體造型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與印度佛塔上的銅鈴造型卻很相似。
局部 蔓草紋及夔龍紋
組成的寬頻條紋(複製品)
佛教產生於印度,最遲於東漢明帝時期傳入內地。到了唐朝,佛教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已於此時走向興盛。唐朝皇權對佛教持尊崇態度,支持修造佛教建築,鼓勵民眾出家,廣交僧侶,奉迎佛骨,給予高僧大德很高的禮遇。佛教已成為唐代高宗與武皇時期事實上的國教。上至朝廷官員,下至文人雅士、以及普通百姓都對佛教的信仰達到了高潮。佛教信仰深入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各個細節之中。
局部 飛天(複製品)
中原仿照西域文化,在佛塔之上懸掛圓形銅鈴。鈴繩位於鈴腔內,但鈴舌卻微露於鈴體之外,與鈴口混合形成一條波狀曲線。從遠處觀望,好似海水波浪般,給人們帶來了一種新的視覺感受。也許是因為受到銅鈴鈴舌外露形成波浪線條的影響,部分唐鐘的形制打破了南北朝時期梵鍾平口的造型,開始逐漸出現類似波浪的「荷葉口」造型銅鐘,並延用至今。
聲學的影響
我國現存唐鍾,呈現出鐘口逐漸加厚,撞鐘鍾月下移至鐘口的趨勢。唐鍾「荷葉口」處,壁的厚度與「直筒」造型相比較有所增加,壁厚差變化規律會對鐘聲的延音產生影響。唐鍾能達到鐘聲好聽、延時音長、響度感覺明顯等要求,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掌握了壁厚差變化規律。
局部 乳釘幾何紋飾(複製品)
以陝西碑林現存唐景雲鍾為例,該鐘通高244.5、口徑165厘米,重量約6噸。其壁最厚處位於鐘體口沿,厚約13.25厘米;最薄處位於鐘口向上鐘體高度的八分之七處,厚約5.2厘米,兩者壁厚差在一倍以上。而「直筒」造型銅鐘,鐘壁自上而下較為垂直,壁厚變化不大,鐘口外張不明顯,壁厚差比例較大,相對頻率較低,降低了鐘聲的基頻音,衰減了鐘聲的延續性。
局部 鳳鳥(複製品)
另外,撞鐘位置的不同,也直接影響到鐘的發聲。經過敲擊對比,發現撞鐘月位於鐘腰時,鐘體發聲振動較小。但當鍾月位於鐘口位置時,鐘口振幅最大,鐘聲的響度明顯提高。
文化的兼容與包容
唐朝的文化採取的是「對外開放」的政策。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兼容中外文化,把外來文化與中國文化相結合,豐富唐文化,形成獨有的中國唐代本土風格。
唐龍興寺銅鐘(複製品)
現收藏於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唐朝佛教與道教的興盛,促進了梵鐘被廣泛地應用於宗教活動與社會生活之中,寺觀鐘的鑄造隨之亦進入繁盛時期。由於冶鑄業的發展,唐鍾呈現出體量大、用料考究、范鑄精美、數量徒增等特點。
局部 青龍(複製品)
從現存實物看,唐代寺觀鍾均為銅質,質地精良,造型敦厚古樸。唐鐘不僅在造型上呈現出多元的發展,其紋飾也呈現出多樣化。唐代古鐘的紋飾不僅保留了南北朝時期以粗細不同的線條組成的「袈裟」紋飾,還出現了圓潤飽滿的蓮花、纏枝花、卷草等植物紋;靈動飄逸的飛天、天王等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的青龍、白虎、神鳥等動物造型。這與南北朝時期古鐘單調的線條紋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鐘體上豐富的紋飾內容反映出唐代實施開放、兼容的文化政策促進了我國鍾鈴文化的發展。把古鐘文化從單一的漢文化或者中原文化,轉化成為多民族融合的多元文化,形成唐鍾獨有的特點,也為古鐘文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局部 白虎紋飾(複製品)
唐朝璀璨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繁榮分割不開。唐代因強盛而開放,因開放而變得更為強大。正是這種強大的文化生命力,為我國的古鐘文化留下了絢麗的一筆,也為世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原文作者:曹靜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9年1月刊《唐代古鐘探微——以寶室寺銅鐘為例》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頭條號
百家號
※從柏林寺銅鐘看清代宦官鑄鐘的衰落
※對話李翔:「水墨」概念越來越熱,是流行還是必然?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