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正月十五元宵節,關於「燈」的傳統習俗,現在已少有人知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關於「燈」的傳統習俗,現在已少有人知了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因此也有著很多傳統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是繼春節之後,第一個大型的節日宴會,也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在古時候叫做上元節,在古時候夜也叫作宵,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又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也就是元宵節這個叫法的來歷。

元宵節作為春節的最後一天,他的熱鬧程度那也是不同凡響。大家早早的掛起了紅燈籠,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元宵節這一天也是有很多習俗,放煙花、鬧花燈、舞獅子,晚上回到家裡吃湯圓,這些都是元宵節的一些習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元宵節有關燈的一些習俗,看看大家知道幾個?

1、放天燈。放天燈也是元宵節一大民間習俗,天燈又叫做孔明燈,據說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傳說放天燈能將自己的願望上傳給天神,就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所以放天燈的人都把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和自己的願望都寫在白紙燈上,然後放著鞭炮,來助長天燈升高的氣勢。

2、游燈。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就把城隍爺從廟裡請出來,用轎子抬著城隍爺四處查看民間的情況,城隍爺每到一處,都會放鞭炮歡迎他的到來,還要奉上肥雞,以此來祈求新的一年一切都順順利利的。

3、看花燈。正月十五晚上的重頭戲那就是看花燈,其實在早些年間,從正月初十人們就開始扎花燈,到了元宵節這天晚上,大家都提著自己的花燈,結伴在大家上玩耍,非常熱鬧,因此元宵節又有花燈節這一叫法。但是這幾年舉辦燈展的地方少了,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以前在這一天放煙花,看燈展,是元宵節這一天的高潮之處。

4、送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送花燈,就是在元宵節前夕,娘家人把做好的花燈,送到新嫁出去的女兒家裡,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和丁是諧音,希望剛結婚的夫婦能夠吉星高照、早生貴子的意思。第二種送燈是送給去世的親人,以此在元宵節這天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和祝福。

5、耍龍燈。耍龍燈也是我國民間重要的文化傳統之一,大家都知道,龍是我中華民族的圖騰,一直都受到廣大人民的愛戴和敬仰,龍被視為我國古代五大瑞獸之首,每到我國傳統的重大節日,都會耍龍燈,以祈求神龍的保佑,保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國家繁榮昌盛。

6、猜燈謎。又叫做打燈謎,也是元宵節的一項活動,它是由謎語發展而來,最早起源於戰國,它是一種文藝遊戲。就是把謎語放在燈籠之中,讓大家去猜,猜燈謎最開始起源於南宋時期。現在元宵節這天,很多地方都猜燈謎,希望新的一年能夠好運連連。

7、搶燈裘。在老人們眼裡,過完正月十五這個年才算過完。搶燈裘就是已經有孩子的人,高舉著自己扎的燈籠在村裡繞一圈之後,把它掛在村裡的公廟上,然後那些還沒有孕育孩子的夫婦就去搶燈籠,以此來祈求來年能夠有孩子的寓意。如果來年如願有了孩子,那麼也要扎燈籠掛到村裡的公廟上,一是還願,二是讓別的沒有生育孩子的夫婦搶。

這些都是各地正月十五元宵節一些關於燈的一些習俗,不知道大家還知道哪些有關燈的習俗?這些習俗都是我們的老一輩人為了在新的一年圖一個吉利,有一個好兆頭,在這裡祝願大家元宵節快樂,好運連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年初四「迎財神」,都迎那些財神呢?還有具體都怎麼迎財神?

TAG:老張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