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神探李昌鈺的傳奇故事與愛情

神探李昌鈺的傳奇故事與愛情

提起「神探」李昌鈺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這不僅是因為他在美國首席刑事鑒識專家的地位,更因為他連續擔任四屆央視《挑戰不可能》這一中國收視率最高的綜藝節目評委,而且在中國有他自己的「李昌鈺博物館」,裡面記載著他一生的傳奇和殊榮。

李昌鈺回贈他破案用的放大鏡給巴格。僑報記者高睿攝

一路打拚,破天花板

但李博士的這些殊榮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他用一生的努力換來的。李昌鈺祖籍中國江蘇如皋市,1949年隨父母到台灣,考取台灣「中央警官學校」,獲得警察科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在台北市警察局工作,後晉陞為警長。1964年來美留學,在紐約市立大學約翰·傑伊學院刑事科學系獲得學士學位,接著又先後考取紐約大學生物化學及分子化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最後奮鬥到美國康涅狄格州警政廳廳長,打破了美國政壇的天花板。

洛縣縣政委員巴格(右)為李昌鈺頒獎。僑報記者高睿攝

李昌鈺的奮鬥之路留下了康州公共安全委員、康州法醫實驗室主任、美國首席犯罪學專家、康州科學諮詢中心榮譽主任、紐海文大學法醫學全職教授、康州警政廳廳長、中國央視《挑戰不可能》四屆評委等腳印,他還協助紐海文大學創立了「李昌鈺法醫學研究所」,為世界各國的警察大隊長培訓刑事鑒識技術,向他們講授如何尋找破案的蛛絲馬跡。

連破大案,成為神探

李昌鈺參與過多個重大案件的刑事鑒識,如JonBenét Ramsey命案、OJ?辛普森案、Laci Peterson謀殺案、美軍華裔士兵陳宇暉自殺案,甚至參與調查了美國司法上疑點重重的兩件命案,肯尼迪總統被刺案及其胞弟羅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被刺案。

李昌鈺與美國政治高層關係良好,與前總統柯林頓私交甚密,曾參與調查萊溫斯基事件以及911恐怖襲擊事件的刑事鑒識工作。李也曾多次回台灣協助幾個重大案件的偵辦,包括桃園縣縣長劉邦友血案、彭婉如命案、白曉燕命案、3.19槍擊案、蘇建和案等。2006年李昌鈺獲選為《美國探索》(Discovery)頻道的6位名人之一。李昌鈺還寫了很多書籍,其中包括《刑案現場搜證》和《神探李昌鈺破案實錄》系列專著等。

赤子情懷,回饋鄉梓

李昌鈺日益高漲的知名度讓他成為億萬中國人心中的偶像,他也因此連續4年受邀在中國央視《挑戰不可能》欄目擔任評委。幾天前他利用節目錄製的空檔時間返回洛杉磯,接受了洛縣縣政委員巴格為他頒發的榮譽證書。李博士表示,他會將這個證書保存在中國的《李昌鈺博物館》。

談到博物館,這背後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李昌鈺成為「華人之光」,讓他贏得了無數的榮譽與財富。事業愛情雙豐收的他不忘回饋鄉梓,要為家鄉做點事情。母親建議他為如皋捐獻一所學校。但如皋市政府表示當地不缺學校,缺的是一個體育場。於是李昌鈺又多拿出很多錢捐建了一座現代化體育場。如皋市政府為感謝李昌鈺對家鄉的巨大貢獻,特意為他興建了一個「李昌鈺博物館」,李博士把他一生用過的物品都展示在這裡,其中包括他的警服、警徽、大蓋帽、槍支、破案無證、著作和無數的獎章及榮譽證書。

天外有天,折服神探

現年81歲的李昌鈺稱自己已經5次退休,可是每次都退而不休,反而比以前更忙了。這次他利用《挑戰不可能》節目錄製的幾天空檔分別到香港演講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到南沙參加國際會議,到台灣做了7場演講,到邁阿密大學和學生分享如何做人做事,講授社交與領導藝術,以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之後又到馬薩諸塞州、紐約、華盛頓去演講,上課或接受頒獎,兩天後再飛回北京錄製《挑戰不可能》第四季第3集。

李昌鈺和妻子蔣霞萍一起合影。僑報記者高睿攝

李昌鈺表示,他年輕時家道中落,父親船難身亡,母親沒錢供他上大學,他只好申請免費的警察學校,成為一名警察。來美國後他也和大多數新移民一樣從餐館做起,生活經歷和《挑戰不可能》的一個小男孩相似,這名小男孩家中貧困,父母沒錢給他買玩具,他就玩跳繩,結果成了跳繩世界冠軍,上了《挑戰不可能》的節目。

李昌鈺博聞強記,能夠記住30多年前案件中一個和命案有關的電鋸7位數序列號,但他面對《挑戰不可能》中國選手心算5位數100組數據時自嘆弗如;雖然自己被譽為「神探」,但看到中國兩名普通的警察在《挑戰不可能》節目中用腳步和重影從雙胞胎女孩中準確判斷出其中一人時,也感到十分的驚嘆,稱在美國沒有那個「神探」能與之相比。「美國破案更多是依靠大數據、人工智慧、手機定位、監視器、DNA、手機記錄等分析破案,很少人能像《挑戰不可能》兩位警察那樣,用最原始的破案方式破掉高科技都無法破解的案件」。

著手冷案,昭雪冤情

李昌鈺表示,他的「李昌鈺研究中心」現已成為美國的「冷案」(Cold Case)中心和現場訓練中心。所謂「冷案」就是中國所說的「積案」,美國每年有1.6萬個兇殺案,其中36%都沒有破,也就是說每年大約有6000多個案子成為「冷案」,10年之後就有6萬多個「冷案」等待處理;而美國的性犯罪案每年大約有100萬個,破案率不到一半。這些案件就成為冷案中心著手的重點。

記者在採訪時與李昌鈺博士合影。僑報記者高睿攝

李昌鈺一方面為受害者家屬伸張正義,另一方面也為一些被冤獄的「犯人」討還公道,他親自經手的案件包括台灣的蘇建和案件,3個年輕人被冤獄多年,李昌鈺介入調查後發現證據不足,結果3個人最後全部無罪釋放。

事業成功,愛情傳奇

李昌鈺不僅事業輝煌,在愛情方面也有著一段傳奇。他結婚57年的妻子宋妙娟5年前和他去歐洲旅遊時發現自己罹患乳腺癌,但她沒有放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期間李昌鈺時刻陪在身邊,最後乳癌被治癒。但不久後又罹患了直腸癌,這次她又沒有放棄,配合醫生切除了直腸。但命運似乎在有意捉弄這位堅強的女子,宋妙娟不久後又罹患肺癌,這次妻子預感到自己可能挺不過去了。她囑託閨蜜蔣霞萍,如果自己走了,希望閨蜜能繼續照顧丈夫,現在閨蜜蔣霞萍成了李昌鈺的現任妻子,兩人相濡以沫,如影隨形,無論李昌鈺走到哪裡,蔣霞萍都陪在身邊。幾天前洛縣縣政委員巴格的頒獎活動,蔣霞萍依舊站在李博士的身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僑報網 的精彩文章: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仍在發酵,斯坦福大學對三名教授展開調查

TAG:美國僑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