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吉林銀行再領監管罰單,上市步伐緩慢

吉林銀行再領監管罰單,上市步伐緩慢

貸前調查不到位、高管被查、不良貸款率上升、撥備覆蓋率直逼監管紅線......吉林銀行近年來似乎問題不斷。

2月14日,時隔2個月,吉林銀行白城分行再次收到監管的罰單。實際上,該行「吃」罰單的頻率並不低。據藍鯨財經統計,僅銀監系統,近兩年來該行已收到罰單超23張。

另一方面,該行的資產質量也令人堪憂,直逼監管紅線的撥被覆蓋率集齊「刺眼」。此外,該行的增資擴股計劃也遲遲未有結果,早有上市打算的吉林銀行,未來或許要面臨著不同的變數。

近兩年屢次受罰

時隔兩個月,吉林銀行白城分行再次收到監管的罰單。實際上,近兩年來,吉林銀行可謂是「處罰不斷」。

2月14日,白山銀保監分局指出,該分行因貸前調查不到位;貸款審查未盡職;受託支付

管理流於形式、貸後管理不到位,導致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規定,對其處以20萬元罰款。

而就在兩個月前,該分行就已經收到監管的兩張罰單。去年12月14日,吉林銀行白城分行收到兩張來自銀保監會的罰單,因「未按規定進行貸款資金支付管理控制」,被罰30萬元,上述行為的負責人被處以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同天該行副行長王安華還遭查。2018年12月14日,吉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稱吉林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王安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不僅如此,近兩年吉林銀行屢次受監管處罰,據藍鯨財經統計,該行2017年至今已收到超23張罰單。

比如,去年7月10日,吉林銀行白山分行因客戶經理貸前調查未盡職、貸款發放審查不盡職、貸後檢查不到位及內控制度執行不到位行為等事由被警告。7月18日,吉林銀行及其長春分行均因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分別被處以50萬元和20萬元的罰款。7月21日,吉林銀行白城分行因存在信貸業務違規,被白城銀監分局罰款20萬元。而當月,吉林銀行總行更是因虛假轉讓信貸資產被監管處罰100萬元。

8月7日,吉林銀行新華支行因對吉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輝南支行貸款五級分類不準負領導責任,被給予警告,並處罰款5萬元。8月28日,吉林銀行通化分行因信貸業務違規,被通化銀監分局處以25萬元的罰款,兩名高管被警告並罰款。

資產質量承壓

除了因管理不嚴等屢次遭監管處罰以外,資產質量問題或許更令吉林銀行「頭疼」。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吉林銀行由長春市商業銀行更名而來,並先後吸收合併了吉林市商業銀行、遼源市城市信用社、白山市城市信用社、通化市城市信用社、四平市城市信用社、松原市城市信用社。

該行日前公布的2019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該行總資產為3406.64億元,總負債3152.66億元。在盈利方面,2018年前9個月,該行營收、凈利潤分別為123.48億元、19.06億元,為2017年全年的68.7%、65.9%。

值得注意的是,在資產質量方面,該行資本充足率較2017年微升0.2個百分點至10.74%。

不良貸款率為2.75%,較2017年攀升1.02個百分點;而撥備覆蓋率由2017年的190.75%下跌至120.68%,直逼最低120%的監管紅線。

另外,大公評級在去年末發布的吉林銀行2018年度跟蹤評級報告中指出該行主要存在的四方面的風險與挑戰:一是公司貸款行業及客戶集中度均較高,不利於分散風險;二是公司投資類資產增速較快,存在一定投資風險;三是公司關注類貸款規模和不良貸款偏離度均較高,資產質量仍存在一定下行壓力;四是公司資本充足水平仍較低,存在一定的資本補充壓力。

其中,在客戶集中度方面,大公評級指出,吉林銀行客戶集中度有所上升,且仍然處于吉林銀行2018年度跟蹤評級報告較高水平,不利於風險的分散。

截至2017年末,該行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為9.04%,同比上升3.00個百分點;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例為60.09%,同比上升5.45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3月末,公司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為8.63%,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例為60.70%。

上市腳步緩慢

事實上,早已突破2000億元資產規模的吉林銀行在成立之初就透露出有上市的打算,不過,該行的上市道路並不平坦。除了上述屢次被罰及資產質量承壓之外,近年來該行還有增資擴股的計劃,但並未順利進行。而就在今年1月,該行的前十大股東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1月11日,銀保監會吉林監管局網站顯示,1月4日已批複同意吉林金控受讓中國東方持有的吉林銀行股份5億股,受讓後持有改行股份7.87億股,占該行總股本的11.14%。也即是說,中國東方此次一次性將所持有的全部全部股權進行轉讓,而吉林金控成為該行第三大股東。

此外,在增資擴股方面,此前的計劃實行得也不順暢。2017年12月,吉林銀行股東亞泰集團發布公告稱,決定以3元/股的價格認購吉林銀行增資擴股的5億股,投資金額15億元,持有股份將增至12.26%並成為第二大股東,而該行的註冊資本將從70.67億元增至98.17億元。

不過,此次增資擴股並沒有順利進行。亞泰集團稱,吉林銀行因個別股東原因擬對增資擴股方案進行調整,暫停相關工作。

早在2014年該行就曾在年報中提到,爭取三年左右時間上市;隨後,在2015年年報中,該行稱將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壯大資本實力,全面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早日實現上市發展,又將上市時間延遲至未來5年。

如此看來,吉林銀行的上市之路或許還是步履維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公告19年重點舉報事項,涉及7項違法違規行為
因銀行卡收單業務違規,付臨門、杉德、匯付等再遭央行處罰

TAG:界面新聞 |